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李承寬與台灣的追隨者(上)

By 欣建築2014/11/24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李承寬先生1989年攝於斯圖加特近郊;圖/臺灣現代建築學會提供


在佛教裡經常講因緣;李承寬先生在33年前,曾經來到台灣東海大學教書,算是一種極為特殊的緣分。李先生16歲離開中國上海,到德國的柏林求學,在德國居住了整整50年;以67歲高齡的建築師身分,來到過去跟他毫無相干的東海大學教書。前後整整待了14年,又以84歲的高齡,不得不離開台灣,回到他發跡的柏林。這是什麼樣的因緣?今日面對李承寬先生百歲冥誕,值得我們回顧與探討。

李承寬先生於1930年抵達柏林,從1931年起,在柏林工業大學學習建築,從1934年起,跟隨當時德國表現主義領袖級建築師Hans Poelzig門下學習二年。直到1937年完成學業後,找事務所工作,輾轉到了 夏龍(Scharoun)的事務所,又和夏龍結下了一生走向有機建築的因緣。

若講起建築上的表現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建築師面對各種政治、社會、科技上的進步與轉變,而追求一個新建築、新時代形式的建築運動。當時屬於柏林環社(Ring Group)成員的葛羅庇斯、黑林、夏龍等人,早期皆曾受到表現主義追求直覺、感性及追求形式等之影響。

20年代推動現代建築運動的重要人物,包括密斯及格羅庇斯、Taut兄弟、Mendelsohn等人,皆曾是環社的成員;而黑林是環社的秘書長。由此可知,李承寬正好從30年代初起,接觸及目睹了歐洲現代建築的發展經過。尤其當時受教於Poelzig、夏龍、黑林等大師的經歷來看,足夠和後來在美國受教於格羅庇斯的,另二位華裔建築師貝律銘與王大閎相提並論。而李承寬的經歷及建築上的成就,絕不比前二者遜色。戰後王大閎離開Gropius回到台灣,發展他的現代中國建築,而成為戰後台灣第一代建築界的領航者。李承寬在戰前和戰後,跟隨夏龍參與許多重要設計案;不僅成為夏隆的後繼者,也於60年代成為德國頗負盛名的建築師。但由於戰後和夏龍一起留在戰敗的德國,一直被西方建築史家所忽略。直到1970年,斯圖加特大學的Jürgen Joedicke所寫的《1945年以後的建築》(Architecture Since 1945)出版以前,在國際上以及台灣,無人知曉李承寬這個名字。至於約迪克(Joedicke)教授為何在他的書中推舉李承寬,也不是偶然的;這也可以算是一種特殊的因緣。

1953年李承寬接到他生涯第一個委託設計住宅案”House Scharf”,而離開了他從1937年起工作的夏龍事務所,自己獨立開業。由於Scharf 住宅及其他住宅皆位於德國南部,因而李承寬將事務所遷至斯圖加特城,使斯圖加特成為李承寬於60及70年代發展他業務的主要據點。尤其在1961-62年,在斯圖加特中心區不遠的山坡地上所設計的公寓式住宅(Flat at Eduard-Pfeiffer-Str),更使他在德國建築界名聲大噪,被當時德國最具權威性建築雜誌(Bauwelt)選為1963年德國最傑出的住宅建築;而此棟住宅剛好位於離斯圖加特大學建築學院,不到十分鐘車程。李承寬又因而受邀參與當時柏林最有名的社會住宅社區(Märkisches Viertel)的設計。在當時被邀請的其他名建築師當中,李承寬獨得了設計五棟、共1,240戶單元的設計機會。因此,對這一位住在斯圖加特的傑出華裔建築師,自然受到斯圖加特大學名建築評論家約迪克教授的重視。

圖片說明:公寓,Eduard-Pfeiffer-Str;圖/孫全文提供

圖片說明:公寓,Eduard-Pfeiffer-Str;圖/孫全文提供


1969年,約迪克接續他的近代建築史(A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寫了《Architecture Since1945》,可算是戰後第一位德籍建築評論家,將德國的有機建築與夏龍的成就,總算向國際作了一個較客觀的交代;並附圖介紹李承寬二棟住宅。李承寬這才有被國際建築界及台灣建築界認識的機會。約迪克教授在其他著作中,介紹黑林及夏龍的有機建築時,不忘記介紹李承寬建築師的作品,是還有其他原因的。 約迪克曾於1963年出版Hugo Häring專集,以及研究黑林( Häring)的建築思想與理論時,發現到黑林(Häring)與李承寬的重要對話錄中,揭櫫中國建築的本質與西方古典建築本質上的差異。也發現黑林的有機思想中,頗多與東亞哲學的探討與比較內容。因而引起約迪克教授及助手們對東亞文化的興趣。約迪克的助手中,一位叫Manfred Speidel教授,曾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對東方的文化及中國文化頗多認識。

圖片說明:黑林引用李承寬的對話比較東西建築的差異;圖/孫全文提供

圖片說明:黑林引用李承寬的對話比較東西建築的差異;圖/孫全文提供


1975年,約迪克教授帶領研究室成員一行共30人,曾到日本作建築之旅,參訪九州及本島有名的歷史城市,也做了詳細深入的調查。因而多少了解日本與中國文化的關聯。更有趣的緣分在於: 從1973年起,我在東海建築系,開始以講師身分授課時,曾因王錦堂先生的付託,翻譯了約迪克教授所寫的近代建築史(A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由於此因緣,我才有機會來到斯圖加特大學約迪克教授的研究室。否則,不太有可能和李承寬先生相遇。

圖片說明:IGMA研究室訪日建築報告;圖/孫全文提供

圖片說明:IGMA研究室訪日建築報告;圖/孫全文提供


約迪克教授研究室IGMA(Institut für Grundlagen der Modernen Architektur)成員於1975年參訪日本,並作完報告書不久,我剛好來到研究室,約迪克教授及助手們,對我這從東亞來的研究員,頗為友善及禮遇。1978年春,研究室又辦了一次柏林集合住宅參訪之旅,剛好也去參觀了有名的Märkisches社區。當時我常聽到助手們不斷提起”Lee”建築師。當時我尚不知那位叫Lee的建築師就是李承寬先生。

1979年暑期,我向約迪克教授請假回台灣。回東海授課三個月。當時剛好遇到我的恩師賀陳詞教授提起李承寬先生。他吩咐我無論如何一定要去找李承寬先生。賀陳詞教授的看法是,李承寬先生的作品,既然刊載於約迪克教授《1945年以後的建築》國際性專書中,並和其他大師及國際名建築師並列在一起;可見李承寬一定是不可忽視的傑出建築師。賀教授並強調,李承寬先生可能住在斯圖加特城附近。由於賀教授的付託,我才開始認真去打聽。後來透過斯圖加特的友人打聽出李承寬先生的電話及所住的地點,而不久聯絡上李承寬先生。原來李先生就住在斯圖加特不到一小時車程的Stetten小鎮。

圖片說明:Stetten 連棟式住宅;圖/孫全文提供

圖片說明:Stetten 連棟式住宅;圖/孫全文提供


李先生的住宅兼事務所,是由他設計的一排三層連棟式住宅的最外一棟。從外部看來,簡單樸素;但一踏進室內,就會讓人感到一股舒適而振奮的空間連續。一樓是客廳與書房兼他的事務所,由此可通往室外庭院;二樓為廚房與餐廳;三樓為臥室。室內最引人注意的是木製樓梯及輕巧的細部形式。而每當踏樓梯走上走下,予人輕飄飄的感覺。這種體驗是我以前從未有過的。和我過去爬樓梯時的經驗是截然不同。室內各細部由自然的木材和白色牆面為主,給人舒適自然的感受。從此之後,約一年的時間當中,我共去了五、六次李先生的家中,和他討論現代建築發展過程與中國文化的關聯。由於李先生不僅是夏龍之後繼者,也是德國有機建築理論的共同發展者,我希望從他過去和歐洲現代建築大師的接觸與來往的經驗中,獲得一些珍貴的建築史上的事實。李先生有一次很得意地說:德國阿亨(Aachen)大學建築系教授Manfred Speidel(曾是約迪克教授的助手)曾經想約訪談李先生,而被他拒絕。李先生的理由是:「如果不懂中國文化,就無法了解我的建築。」不過李先生並不知Speidel教授曾留學日本,並在早稻田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並對中國文化與歷史有深入了解。

李承寬每當談起他的建築,尤其對他60年代所設計的Schmidt House非常得意。他曾說:「該住宅是戰後德國最先進的現代建築。這一棟已過二十年,現在仍然看起來那麼地新穎,且有現代感」。

雖然和李先生談了很多,但當時我尚未想到建議李先生到東海教書的念頭。直到有一次,李先生帶我去參訪他在附近設計的Schoeffel Haus,我立即拿定了主意。此棟住宅坐落於一處山坡地上,沿著馬路設置了車庫。從外形看來,也只是一棟並不起眼的簡單量體與牆面,牆面並不是全白,部分牆上噴上有顏色的灰泥。一旦進入門廳,立即感受到與眾不同的空間處理。透過大片窗,可望到戶外庭院,與較暗的門廳,洽與庭院之大片綠色形成對比。主要樓層位於門廳高半層。因而動線立刻轉向,引導至上層主要空間。李承寬在Schoeffel住宅中,將生活空間配置成,如同走在中國園林般,令人驚喜。而這種強烈的內部空間感,源自於空間連續與視點的轉移而得。李先生試圖創造內外空間的交融,並將自然引進室內。同時也將人的視點,沿動線不斷從水平各方向的轉折,引入到垂直方向。讓住宅內部空間使人在生活中的移動時,永遠感受到鼓舞與變化。尤其在他的住宅中,樓梯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輕巧而舒適的木製樓梯和沿樓梯的綠色植物,在Schoeffel住宅中,不僅成為視覺上的焦點,也成為每日生活上必經的愉悅場所。尤其從三樓臥室樓層,沿樓梯往下俯視時,同時可看到一樓及二樓的書房兼客廳。這種個角度的視覺穿透性與多樣性,是在比起柯比意的La Roche及Villa Savoye住宅中的穿透性,更富動感且自然舒適。其他內部空間的尺度與細部,皆和整體建築融為一體,令人感到舒適且現代。

圖片說明:Schoeffel 住宅內部;圖/孫全文提供

圖片說明:Schoeffel 住宅內部;圖/孫全文提供


Schoeffel 住宅,給我的印象極為深刻,也令我感動及佩服。當時立即想到:讓這位大建築師在Stetten小鎮中,過著半退休式的生活,甚為可惜。因而我開始建議且慫恿李承寬到東海建築系教書,且在台灣繼續發展他的設計工作。意料之外,李先生欣然同意。因而透過東海建築系詹耀文主任之聯繫,順利安排李承寬先生到東海建築系。本來我是計畫與李先生一起回東海的。但由於我的論文拖延,只好先安排李先生於1981年到東海大學建築系任教。李先生做了一年的客座教授,未想到第二年就回德國。直到1985年又回東海任專任教授二年,接著以兼任身分輾轉在東海、中原,及朝陽兼課,直到1997年完全回到德國為止。


撰文、圖片提供 / 孫全文
編輯 / 吳宜晏
====================

>延伸閱讀

李承寬與台灣的追隨者(上)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5678-CKLEE

李承寬與台灣的追隨者(中)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5681-CKLEE

李承寬與台灣的追隨者(下)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5682-CKLEE

「建築與交叉文化」國際研討會:李承寬百歲冥誕紀念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3919-live

>延伸資訊

博克來|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17789

【本文授權範圍僅限於欣傳媒 請勿轉載】
李承寬台灣現代建築汪文琦有機建築孫全文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