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

潮藝術-看見博物館城 Part 2

By 欣建築2018/08/03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來自海洋的代言人;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圖片說明:來自海洋的代言人;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Spokesmen for the Ocean 來自海洋的代言人
Sue Bamford/英國

圖片說明:來自海洋的代言人;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圖片說明:來自海洋的代言人;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初見Sue的人,一定都會注意到她的桃紅色頭髮,她保持這鮮豔的髮色已經20年,大約每2個禮拜就得補染一次。她整個人光芒四射,親切活潑的鮮明性格就像她的髮色一樣。Sue來自英格蘭西南角康瓦爾郡(Cornwall),如臺灣一樣也是個與海親近的地方,有溫暖的陽光和美麗的海洋,也是遊客度假的觀光勝地,但臺灣海岸的豐富植物生態是她的家鄉沒有的,這是她發現臺灣海邊最大的不同之處。問她喜歡夏天還是冬天?她叫我看看她的樣子,她的顏色,她喜歡陽光,喜歡海洋,當然喜歡夏天,不喜歡穿厚重的衣著,喜歡輕鬆自在。但她卻不討厭基隆多雨,因為英國也是一年到頭都在下雨,她說,「我們又不是糖粉做的,淋雨又不會怎樣,出去玩吧!」她給我看她在八斗子海邊拍到的寄居蟹,影片裡寄居蟹在她的手掌上爬,她興奮地說「這小生命多麼可愛,好想帶回英國」,眼前的她就是個還保有赤子之心的大人。

圖片說明:來自海洋的代言人;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圖片說明:來自海洋的代言人;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圖片說明:來自海洋的代言人;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Sue在八斗子撿拾海洋廢棄物,漁網、浮球、繩索、魚餌皿等,還有其他被當成垃圾丟掉的日常用品,牙刷、玩具、塑膠盒等等,她特別喜歡撿顏色鮮豔的東西,她說那些顏色發出快樂的呼喚,要Sue趕快帶走它們。Sue用這些海洋廢棄物做成了近百個各具特色的小人物,除了自己做,還開了工作坊邀請社區居民一同加入。Sue觀察不同的材料特性,再根據自己內心小劇場的聯想,做出形象性格各異的小人物,有拳擊手、愛哭鬼、法國人和小美人魚,就像真實的村民一樣,每個都具有角色與故事。Sue說雖然這些小人物有快樂顏色和可愛的樣子,但它們其實有點哀傷,因為它們都是被丟掉的垃圾做成的。Sue到世界各地創作,每個地方的廢棄物呈現每個地方的個性,當然也就做出不同故事的小人物們。這些小人物們用的材料雖然並非來自自然,但這些就是人類所生產的廢棄物,真實生活的一部分。Sue在海邊撿拾廢棄物時,和一旁採集海草的婦人變成了朋友,每天打招呼、分享小點心、作伴,即使語言不通,也讀懂了彼此的微笑。她說「這位婦人就是一個真實又充滿故事的小人物啊!」小人物們散佈八斗子各處等待遊客,Sue想邀請各位一起前來看見這海洋的每個小故事,然後更愛海洋。

圖片說明:來自海洋的代言人;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圖片說明:來自海洋的代言人;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圖片說明:來自海洋的代言人;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攝影/Timothy S. Allen)館ㄒ








圖片說明:流亡的珊瑚礁;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圖片說明:流亡的珊瑚礁;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Exiled Reef 流亡的珊瑚礁
Kuei-chih (Chris) Lee 李蕢至/臺灣

圖片說明:流亡的珊瑚礁;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Chris雲林出生、臺北長大,是這次參展的三位臺灣藝術家之一,一直以來從事藝術創作,也常在各地駐村,他認為駐村是藝術創作的養分來源,既可認識各方人馬,也是親近不同土地的機會。Chris的創作多從自然出發,不僅材料來自自然,探討議題也常關注於自然環境。他說,每個人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與專長關心環境,有的上街頭參與社會運動、有的寫書、有的演講,而他就是透過藝術創作,或許藝術不能直接讓實際環境變好,但那是一個被看見的機會,能點出問題所在,成為一座溝通的橋樑。

圖片說明:流亡的珊瑚礁;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此次來到八斗子駐村,這片土地對Chris來說並不陌生,之前他曾在基隆住過1年多,那時的海科館還只是廢棄的電廠,也因為對基隆周邊海洋的熟悉,身為臺灣藝術家的他,還帶領大家到龍洞浮潛,看看臺灣美麗的海洋生態,只可惜的是看到許多珊瑚礁都已經死亡,而珊瑚礁的死亡是環境遭受破壞的徵兆,生態萬物彼此牽連,所引發環境改變的將不只如此。

圖片說明:流亡的珊瑚礁;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擬人化的作品命名「流亡的珊瑚礁」聽來既悲情而批判,就如主要使用的材料漂流木般,充滿故事性。Chris說,很多人對漂流木充滿浪漫想像,但其實漂流木也是颱風過後的災害來源,甚至能淤塞港口奪走人命,對當地人來說可是惡魔。

圖片說明:流亡的珊瑚礁;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漂流木是親近海的材料,Chris認為創作材料也應該呼應環境,於是在海邊的創作,他選擇漂流木而非竹子。一簇簇帶狀的飄浮珊瑚礁面朝大海,是對已逝珊瑚礁的悼念,也是對人類的提醒,在經濟發展建設之餘,不停地用水泥鋼筋入侵海洋,有些自然景觀消失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不只基隆八斗子,這是全臺灣海洋都面臨的困境。作品所在的環保復育公園,便是由垃圾填海造地而來,就像珊瑚礁如今以另一種形式和材料再現。豔陽高照海風徐徐,遊客開心地拍照打卡,象徵流亡珊瑚的漂流木構造在海岸伸展著美麗姿態,卻暗中無聲地替自然請命。

圖片說明:光之洗禮;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Gift of Light 光之洗禮
Yi-chun Lo 羅懿君/臺灣

圖片說明:光之洗禮;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羅懿君是新北市土城人,高中時就曾跟男友騎機車到基隆來約會,印象裡燈火閃爍的漁船和港口,讓她留下難忘的美麗記憶。身為臺灣藝術家,對海的存在早習以為常,她反而注意到漁船在夜間吸引魚群的燈光,成為她這次創作的靈感來源。她說,燈光是她對基隆最深刻的印象,除了吸引漁群,也是燈塔上指引漁船回港的重要訊號,充滿濃濃的人味。羅懿君對海洋的觀察與再詮釋,是從自然延伸出的細膩人文情感,有別於外來藝術家的新鮮直觀。她認為藝術是一種不分國籍的共通語言,所以她並不刻意急著呈現所謂的「臺灣特色」,她相信自身的養成教育與文化背景,自然會將臺灣風格注入作品之中。而在生活上,她就認為該負起地主的責任,招待其他國家的藝術家到處體驗生活。

羅懿君向來喜愛參與社區介入型的藝術創作,這次是她第二次與策展人Jane 合作,來到八斗子進駐海科館創作後,發現其實這裡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海蝕槽、海蝕平臺等美麗地形,臺灣人應該好好的珍惜與保護。

圖片說明:光之洗禮;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竹材是羅懿君熟悉的材料,但這次是第一次將竹材與其他人造物結合,她切下玻璃酒瓶底部安裝在竹材與漁網上,在區域探索館的 2 樓平臺構造出一道名為「光之洗禮」的長廊,白天天氣好時陽光透過彩色玻璃投射出多彩光影,夜裡則結合臺灣擅長技術的太陽能 LED燈具,營造出一個以光線為創作主軸的空間裝置。由於竹材具有彈性,質輕的材料安裝在高處,質重的材料安裝在低處,透過漁網與竹編的彈性構築,裝置隨風輕輕晃動,光影也彷彿閃爍搖曳。在平臺上不僅能感受到「光之洗禮」,也能真實看見進出八斗子港的漁船燈火,不同的光能量呼應傳遞,人與自然之間也許就是如此共生共存。

圖片說明:光之洗禮;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聊起創作時的工作夥伴,羅懿君直說大家都非常熱心,尤其海科館的同仁給她很多的幫助。起先她利用棉繩與酒精燃燒後熱漲冷縮的原理切割酒瓶,但成功率太低、速度太慢,同仁們看這樣下去不行,找來了鑽石切割片加上圓鋸機,並為了要加水冷卻在一旁綁了水管,下方找來水盆接住掉落的瓶底,一組臨時組成的拼裝切割機,就在臺灣人的機智下誕生了,讓她直呼「這就是臺灣特色啊!」

圖片說明:光之洗禮;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圖片說明:頭足家族捉迷藏;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邱依婷)

圖片說明:頭足家族捉迷藏;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杜世寬)



Octopus Gathering 頭足家族捉迷藏
Hung-wei Lin 林宏維/臺灣

林宏維來自靠海的宜蘭,海洋的味道對他來說早已是植入身體的一部分,臺灣東岸面臨太平洋,不同於西岸的臺灣海峽,眼裡所見的、心之嚮往的又更遼闊無邊了。大學時期來到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的臺灣藝術大學求學,接受學院派的專業藝術教育,即使手上拿的是畫筆,專長的創作是西畫,嚴肅探究起內心的創作哲學,仍關注著人與環境的議題。

圖片說明:頭足家族捉迷藏;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圖片說明:頭足家族捉迷藏;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他提到:「現今時代下的人類社群,被機械工業所隔閡和冷化,被忽略的慣性惡習不為自知,形成一股快速、變化、移動、陌生、際遇、瞬間、重複、擁擠、吵雜、不確定性的特質,延伸形成冷漠、陌生、疏離、自私的自我冷質場域。」過於現代都市化的人際疏離,讓他反思起環境對人的影響。後來除了藝術創作,他到了基隆女中擔任教職,重回到與海洋息息相關的城市工作生活,面對青春無敵的孩子們,深奧的藝術創作轉化為多元的教育方式,一切彷彿沾染了海洋的奔放氣息,課堂上充滿互動與令人驚喜的生命力。

圖片說明:頭足家族捉迷藏;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林宏維將此次參與潮藝術的創作融入課堂,採取學生共同參與的工作坊方式,將前期的創作場域拉進校園,與學生共同創作。從收集廢棄寶特瓶、光碟片、浮球等,接著進行清洗、分類、設計、製作到安裝,讓生活廢棄物變身平易近人的環境藝術創作。對於廢棄物創作,林宏維的學生們並不陌生,她們早就習慣老師多變的教學點子,彷彿每次都有不同的遊戲可邊玩邊學。

圖片說明:頭足家族捉迷藏;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邱依婷)

圖片說明:頭足家族捉迷藏;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圖片說明:頭足家族捉迷藏;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林宏維)



將塑膠瓶拆解後分色重組,一隻隻章魚、鎖管及軟絲等頭足類動物,就生動地攀爬在北寧路的人行天橋上,暗喻著海洋生物應與人類共生共遊於海洋,也點出了許多海洋生物棲地因受到破壞,正面臨著生存不易的危機。塑膠瓶透明的光澤與頭足類動物閃閃發亮的質感特別契合,透過陽光的照射後顯得格外生動多彩,但走近一看才發現,這些美麗的生物是由各廠牌的飲料罐所組裝,上頭的標籤都還清晰可見,雖然是回收廢棄物的環保創作,卻著實令製 造出這麼多垃圾的人類感到汗顏呢!



[活動資訊]
>作品展期:2015年6月5日?2015年8月30日
>活動網站:
http://artproject2015.nmmst.gov.tw


>活動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01671636680160/


[延伸閱讀]
>從「越後妻有」到Artist Talk 為海科館「潮藝術」揭開序幕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21745-NMMST


>海科館「潮藝術」 在地創作看見「博物館城」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21582-NMMST


>海科館「潮藝術」國際環境藝術季 徵求藝術推手共創山海之美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20787-NMMST


>遊海科觀海又見嶼 遇見八斗子之美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7002-NMMST


>欣建築|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相關報導
http://goo.gl/fA0prT


[延伸書訊]
>海科館《潮境》季刊 免費下載
http://www.nmmst.gov.tw/chhtml/download1/110/1
>邊境.路徑.潮境-海岸生態體驗園區導覽手冊
http://www.govbooks.com.tw/viewitem.aspx?prodno=54666
====================
撰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提供(船橋彰撰文)
圖片/Timothy S. Allen 提供

編輯/何?融(何熊貝)

船橋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