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

[張景堯]築跡

By 欣建築2014/03/12
article cover



撰文/張景堯、圖文提供/張景堯建築師事務所、編輯/吳宜晏

第二個十年
在美國工作近13年,在不惑之年決定回台開業,投入建築師這一行,回想起來,也算是人生中一個滿關鍵的決定。

那是2000年的冬天,在沒有什麼準備的情形下,舉家搬回臺灣。那時候朋友們的疑問幾乎都是「為什麼要回來?」。後來我才漸漸了解原來我錯過了房地產的蓬勃發展(或說泡沫化)期,也沒搭上921災後重建的所謂新校園運動,而我的回答也總是很唯心的:「直覺告訴我,回來是對的!」

台南的工作開啟了一扇回台執業的重要窗口。除了為數不多的建設公司業主外,私人業主也是工作的主要對象。在2001年至2010年的十年間落成的作品,除了兩個學校的項目外,其餘幾乎都是住宅,這和我在美國所擅長的建築類型—都市綜合商業開發—大異其趣,但它反而比較是我所期待的「觸摸的到」的執業方式。如果在美工作的段落是我「做建築」的第一個十年,那麼第二個十年就是以台南為核心的住宅設計了。





築跡
建築人的成長以十年一週期來看,也許能看到一些變化,而記載這些變化,集結成冊的傳統方式可能還是保存與溝通的最佳方案。文字與圖像也許只能傳達建築作為過程的一小部份,就像老相本一樣,雖是片段的紀錄,卻能喚起每個人的不同記憶。

每蓋一棟房子,就是對土地的一次干擾與破壞。如何將這個破壞轉變成對土地的承諾,一直是我們事務所的建築核心理念。回台的十年間,在南台灣的土地上,我們刻劃下了一些「築跡」,它們是最真摯的導引,隨時提醒我們如何對土地許下下一個承諾。

這個在大地上,以人為本,用建築來刻劃生活的作為,也許會持續另一個、兩個十年,而2010年似乎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隨著事務所移到台中,我們工作的範圍與對象就更能關照到南部以外的地區。雖然業主與委託項目比前十年較為多元與多變,但我們秉持的中心理念將會伴隨著我們一路走下去。



張景堯
2010年 春末

築夢,指的是築巢的夢想,原本是生物的最基本需求,然而在消費社會裡,尤其在都會環境中,能有自己的土地,蓋自己的房子,卻常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夢想。

第一類築夢者是社會經濟階層接近「雲端」的人,他們有經濟能力購買所想要的土地,也有寬裕的預算,剩下的問題就是要去理出自己的需求或想望,以及如何與建築師溝通。通常如果彼此理念相近,不難造就一個令人心羨的家。

第二類築夢者也許經濟上不若第一類,但有祖宗傳下來的土地,雖然土地坐落何處無從挑剔,倒也有某種精神上的意義而值得在上面大興土木。造一棟可以「傳家」的房子則更能說服自己投入這個「起厝」的大業。

第三類築夢者可能沒有對某塊土地的強烈情感,往往在買商品房或蓋自己的家之間擺盪。或是原來住房產開發的房子,在換屋的機緣下,決定自己找地蓋房子,同時也換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接近田園遠離都市,或是將工作與居家結合在一起等。這一類的築夢者通常自我意識較高,有自主品味,同時也伴隨著有限的預算。

第四類築夢者無法或無心力自己買地造屋,因而買了或已住了一陣子建設公司的房子,但希望將它改造或更新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之家。這時候設計者就必須遷就現況同時照顧到業主的需求。雖然這一類的工作被定位為室內設計,但是如果能偏重空間設計而淡化室內裝潢擺飾,仍不失為一種建築的作為。

這本集子所收錄的作品在某個層面上涵蓋了以上的所有類型。我們的設計方法很簡單:假定自己就是將來的屋主。將自己也放入築夢者的行列,不斷反問自己對生活環境的意見,尋求生活場域的空間原型,體認私人住宅築夢的一種終始關係—設計的完成是生活的開始,而生活與空間的互動與消長又是另一環設計的開始。








集合住宅原是日本用詞,是將許多住宅單元設計在同一結構體中,共享公共設施與設備,進而形成住戶間一個共同的生活社群關係。

本書所收錄的作品中,除了平均律是上述所稱的集合住宅外,其餘的都屬於社區型的規劃,俗稱「透天厝」的開發項目。雖然在規劃架構上與高層的集合住宅有許多的差異,但在形塑一個社區共同生活經驗上,其內涵則有許多共通處。小從雙拼建築,一條街,到一個社區,「共生」的概念一直是我們設計集居環境的主導思想。「共生」可以從淺顯的「共同生活」到具有文化內涵的「相互依存」甚至到一個較堅固的「公共意識」的成形來思考。

和私人住宅不同的是我們設計的集居環境都是建設公司的項目,也就是俗稱的「商品房」。既然有商品的成分,開發商同時必須扮演住宅業主(使用者)的角色,才能在商品與住家這兩種有時會相互衝突的性質差異上找到平衡點。建築師也必須抱持對共同生活環境的一定程度的期許,才有機會擺脫房地產的諸多慣性。有幸的是,我們合作的業主對生活環境本來就有許多想望,對建築也有高度熱忱,理念相近,合作起來就比較順利。對市場的評估,基本上先排除投資客的需求,而以自住者為考量對象,再來是以都市環境為客體,以提升週遭環境品質作為該項目的價值判準,然後是建築本體的設計與技術的深化。許多人以房產開發的角度認為台灣的住宅已經沒有什麼設計新意值得探究,而我們反而認為住宅在以人為本的反思範疇裡,可以翱翔的天空還是廣闊無邊。

德國哲學家哈伯瑪斯認為公領域的誕生,是因為私領域與親密領域的完善與促成。集合住宅的設計也是在各個單元都能滿足「家」的需求之後,公共空間才能為促成公共意識成長有所助力。公共空間不是社區的門面而是整個集居環境的生活重心,我們對妝點門面沒有太多用心,對共享的生活空間則會盡所能去發掘出屬於該空間的場所精神。






雖然住宅設計是JYCA的核心工作,我們仍然有機會接受住宅之外的委託設計。設計做為與環境對話的一種方式,它是無所不在的。從門把、燈具、家具、建築的到大區域的都市設計,都是我們的工作範圍。JYCA的多元項目有學生宿舍、旅館規劃、便利商店、寵物店、壽司店、接待中心以及診所設計等。如果將設計的核心價值放在人本的關懷,那麼許多約定成俗的類型概念就不會成為設計上的障礙了。也許醫療設施與握壽司專賣店是完全不同的類型,也有各自的規範與要求,但因為它們都是人的活動的容器,以人為本,許多癥結都可以打開。即便是寵物店,它的運行還是處理人(員工與飼主)所衍生的空間關係,只是我們要不時提醒自己還有一個寵物的向度(貓狗的視角高度、習性等)。

完全投入同一類型的設計也許是有效經營事務所的方式之一。許多設計相關事務可以被化約入事務所的標準作業模式,成果也都可以預期。那麼設計工作就成了勞務工作,隨著效率的提高,創新的能量會遞減。創造力是驅動我們工作的原動力。我們喜歡也擅長住宅設計,但我們更珍惜多元的設計機會。

從服務大眾的角度來看,公共工程理應是我們需努力投入的範疇,但礙於目前公部門對待建築師的種種不友善的「前科」,使我們裹足不前。如果建築師必須耗上大部分時間與精力在非關設計的事物上,完工後又必須背負莫名的各種責任的話,我們只能選擇先當「觀察員」了。

JYCA喜歡在家的感覺(住宅設計),但更喜歡不在家時那種悸動與不安,那種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挑釁,它總是會啟動我們的創作慾念。







這是我們與府都建設走過的一段特別的路,一個值得書寫的章節。

2003年5月底,府都建設開始了一個漫長的「建村」計劃。在台南安平的鹽水溪出海口邊的一塊約9000坪的土地上,一個可以看到白鷺鷥嬉遊於紅樹林與河濱沙洲、可以迎著安平夕照、可以觀海的土地上,我們開始了一個期待,一個台南人難以想像的願景。

我們勾勒了一個單純的以獨棟獨院住宅為主的社區,低矮的圍牆、白牆紅瓦、大樹、大院、水塘,一個能體現慢活的社區。在府都陳董的心目中有著對安平風土的一種想望,也有對現代社區功能以及建築美學的期許,而在反覆討論與摸索中,標準戶(T系列,Typical之義)的雛形慢慢誕生。伴隨著分期分區的規劃,先期工程以圍繞入口區的三個標準戶以及一棟接待會館啟動了延續近六年的工程。

會館位於社區入口,以純清水混凝土的淳厚樸質表情迎接到訪的客人。三層樓的建築主體以內部的高挑空間與大玻璃牆面框住社區景象。會館在社區的一側與入口服務站圍聚出一個生態魚池,入口意象便以跨過水池的橋來界定社區內外。生態池連結各戶筏基的雨水回收池,將雨水回收,再將「養分」頗高的魚池水打回去澆灌社區的植栽,因而使得白鷺灣的一草一木都生氣盎然。

白鷺灣的街道系統呈「曰」的格局,三條南北向,兩條東西向。建築物主要是三層樓高的獨院獨戶住宅。中央街道配置有六戶大院落住宅(G系列,Grand之義),而這六戶住宅有一個景觀水系統的安排,讓街道兩側有小水道流過,且水道與各戶牆內圍繞客廳的魚池串成一個有趣的活水配置,使中央街道有了不太一樣的景緻。南北向街道也同時是社區的景觀廊道(view corridor),視線可以朝北穿越二期的高樓間,一覽鹽水溪河濱公園的綠意。

帶有地中海風的法國天成瓦斜頂鋪陳了白鷺灣的基調,在協調的新聚落風貌中,在西南角(入口)另一端的東北角,我們因應梯形的角地設計了兩戶純清水混凝土的特別戶(J系列,Jewelry之義),除了與同材質的入口會館相呼應之外,平頂箱體構造也使聚落的街角有了一絲的驚喜。

整個白鷺灣的格局在二期完工以後,多年來工作團隊心中對於安平這個新聚落的藍圖終於成了真實。二期的完工也讓白鷺灣更能體現一個現代住宅社區的靈活面貌。二期指的是北側街道的北邊則是三棟6層樓,一棟11層樓,一棟13層樓的集合住宅群。中到高層的配置計畫巧妙地搭配低層的社區建築量體,將聚落天際線的高潮帶往西北角,13層樓高的屋頂公共觀景平台。在此,鹽水溪出海口的海景與台江國家公園盡收眼裡。台灣八景之一的安平夕照更是每天的期待。

二期的集合住宅規劃將白鷺灣聚落朝向河濱公園打開。西北角棟地面層的美術館更是實質的為民眾開放。除了讓安平多增加一處公共藝文去處之外,由美術館直達屋頂觀景平台的透明電梯,提供民眾面對大自然景觀嶄新的空間體驗,進一步將公共空間提升至一個高點,不只是實質賞景的高點,而是私人開發兼顧公益的一個高點。

在白鷺灣,似乎時間會隨著整個聚落的氛圍而慢了下來。石板路、咾咕石、白水木、雨豆樹還有許多許多生活裡熟悉的事物,都很自然的回到這裡了。她提醒我們,生活與環境可以是簡單、單純的發生在一起的。





















都市設計在事務所雖然沒有佔據太多的工作量,但都市設計一直是我們關心的課題。都市,做為建築的載體,它的現況與發展願景會牽動每一棟建築與其週遭環境的互動關係。

相對於都市計劃工作程序的制式化,都市設計則可依個案的性質與研究目的而有不同內容的呈現,其目的在於對公部門和民眾對計畫範圍的未來發展提供一個可行的但又充滿憧憬的未來藍圖。這個藍圖不同於都市計畫圖的量化與規約,而是都市空間品質與意象的傳達。它們不會是最後執行完成之後的面貌,而是計畫前的指標與願景。它們嘗試著去述說一個未發生的故事。

台中高鐵門戶地區的都市設計作為都市計劃的前導,期待對高鐵站周邊的都市發展能有一個先期的概念與方向。水湳機場原址的都市設計是台中發展的重大事件,其規模與企圖就不是私人開發所能比擬。台中水湳南側乙種工業區的都市設計則為不執行的純願景規劃,目的在於提供市政府對該地區潛力的綜合評估,也同時做為與該區民眾溝通的一個文本。

都市如果可以被視為一個複雜的有機體,它就會有成長與衰敗,有興旺的時候,也會有生病的日子。都市同時卻又可被視為政治、社會、商業、法規、風俗習慣等力量競逐消長的舞台,這使得許多都市空間的決策與都市生活沒有必然的關係。都市設計師必須能傾聽各個不同立場的聲音,但在下筆時,仍要以市民的生活場域為念,去做最後的價值取捨。

都市不是現象學的空間剪輯拼貼,也不是交通專家的交通流量與荷載的作業,更不是政客口中的城市國際行銷。都市是人的聚居地,是大多數平凡人每天的生活空間。我們相信以人為本的都市設計才是一個能夠永續的都市信念。對舊有紋理與老建築的關懷,對都市綠環境與微生態的重視,對維持與強化步行環境的堅持等等,都是嚴苛的課題與挑戰。










>購書資訊
JYCArchitect Vol.1「築跡」5月問世,蒐錄事務所2001到2010的作品,共分五大章節,從小住宅到都市設計皆有涵蓋。除了在坊間書局可以看到,也可直接向事務所購買。定價620元。

郵政劃撥戶名:大埕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郵政劃撥帳號:22737621
洽詢電話:04-2371-7790

[經典走讀]
張景堯 建築作品經典走讀:十年。築跡

>時間:103/05/10(六)
>報名及走讀資訊:http://goo.gl/mWN30v
>專線電話:02-8793-2119

[延伸閱讀]
人物專訪|張景堯|生活的序列,環境的關懷
http://goo.gl/If8lDL

建築書訊|張景堯|築跡
http://goo.gl/hrynpO

作品導讀|張景堯|五所為
http://goo.gl/yx0pqW

作品導讀|張景堯|原見築
http://goo.gl/53k53l

作品導讀|張景堯|白鷺灣
http://goo.gl/35JXfn

作品導讀|張景堯|All in One
http://goo.gl/Cu59zV


====================
profile
張景堯
http://jyca.com.tw/

張景堯建築師事務所(JYCArchitect)主持建築師,2013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系畢業,1987年取得建築碩士,賓大時期獲得紐約哈林區社會住宅的學生競圖,1992年取得美國紐約州註冊建築師。先後任職於巴爾的摩RTKL事務所,並於DDG工作時期累積許多商業綜合開發經驗。

張景堯築跡大埕設計傑出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