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旅行

[建築] 東京聖瑪麗亞大教堂/丹下健三、1964

By 欣日本2013/10/02
article cover

位於東京都文京區關口的天主教堂,又稱「關口教會」,為羅馬天主教在東京的主教座堂。明治32年(1899)建立之初為東京聖母法語學校「玫瑰塾」的附屬教堂,翌年成為關口小教區的教堂,到了大正9年(1920),設為東京的主教座教堂,為歌德式木造建築,但在二次大戰期間完全焚燬。

因為希望在1964年慶祝日本承認天主教一百週年時能夠有一座全新的教堂,1961年便舉辦設計競圖案,由名建築師丹下健三獲得首獎,在德國科隆大教堂建築師威廉.施洛姆、瑞士蘇黎世建築師馬克思.雷西納、日本建築師坪井善勝的協助下,於1964年12月完工,為戰後最重要的教堂設計,更成為丹下早期經典代表作之一。2005年3月25日,丹下健三的追悼儀式在此隆重舉行,由磯崎新代表所有門生朗讀悼辭,告別一代建築巨人。

圖片說明:直角交叉的雙曲拋物面薄殼屋頂有如大鵬展翅氣勢不凡


圖片說明:正面入口可以看出十字交叉的平面及天窗



1930年代開始蘊釀的RC薄殼構造,到1950年代後期逐漸開花結果,例如約恩.烏松 (Jørn Utzon) 於1956年澳洲雪梨歌劇院 (Sydney Opera House) 的競圖案中,就提出大膽創新的帆船型態曲面屋頂,而由世界著名結構工程師托羅哈 (Eduardo Torroja) 於1959年9月在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舉辦的國際薄殼與空間結構學會 (IASS) 第一次國際會議發表,更讓這股薄殼風潮席捲全球。那個年代的台灣自然也吸收國際新知,學習運用大跨距的薄殼技術建造出許多大型公共建築,其中由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與台灣建築師陳其寬共同設計的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於1963年11月落成,是國人最為悉也是最具歷史價值的建築。

圖片說明:兩片相依的薄殼曲面之間夾著帶狀玻璃把光線引導至室內


設計是建築、結構、空間一體思維的完整呈現,在感染到中世紀歌德式大教堂神聖莊嚴氣氛的同時,丹下探索著如何應用當代技術重現崇高的宗教空間。深諳構造技術與國際潮流的丹下健三,從力學角度及空間意匠整體思考,以相連結合的概念,將牆由地面延伸成屋頂,而屋頂再延續成牆,產生連續性的結構空間,營造高聳仰望的懾人氣勢及沒有柱梁干擾的大跨距教堂空間,唯有薄殼構造是當時鋼筋混凝土技術當中最為適合的方式。

於是丹下健三找來日本研究薄殼構造第一人——也是他在東京大學建築系的學長——、坪井善勝建築師負責結構設計,幾乎在同一時間兩人還攜手合作打造了當時的夢幻建築,1964年東京奧運場館「代代木競技場」,讓建築與結構的密切融合立下完美的典範。丹下憑藉對空間、光線、形體的敏銳度,手繪設計出令人讚嘆的空間意象;坪井善勝則提供適合建築造型的結構形式,並追求從建築設計整體的視野出發。由於兩人背景相似,建築師與結構技師的角色常有互換的狀況,丹下對於應力的移動或是結構方面的提案也常有自己的看法,彼此之間的關係並無支配也非隸屬,而是達成最佳平衡的合作關係。

圖片說明:洞穴般的室內空間連想到中古世紀天主教堂氛圍


圖片說明:祭壇兩側輔助空間依舊延續著神聖莊嚴


大教堂建築面積3649平方公尺,最高點為39.41公尺,長55.5公尺,由8片RC的HP (Hyperbolic Paraboloid) 薄殼面組成。十字形直角交叉的雙曲拋物面薄殼結構,造型有如準備展翅高飛的鳥兒,兩片相依的薄殼曲面之間夾著帶狀玻璃,教堂的各向立面及頂面都可以把光線引導至室內,形成洞穴般的空間,巧妙回想起中世紀天主教堂氛圍,卻又充滿現代主義風格,前川國男將柯比意對於混凝土的操作傳承到丹下的影子,似乎隱隱浮現,將廊香教堂的粗獷以一種更嚴謹理性方式呈現。閃閃發光的不?鋼屋面,象徵基督的光輝能夠照拂到社會和人類心靈的黑暗處,與室內樸素暗灰的清水混凝土材質形成強烈對比,讓人在心境上由昂揚轉換為謙卑,靜心虔誠禮拜上帝。在連續而開放的空間中設有洗禮室、祭壇、聖母瑪麗亞像、米開朗基羅的《聖母憐子》雕塑及奠定基督教在日本基礎的西班牙傳教士Francisco Xavier的雕像等,試圖在現代洗湅的空間形式中注入宗教傳承的重要元素。


撰文 / 攝影:陳益民


陳益民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安那堡分校(Ann Arbor)建築碩士、民國八十年建築師高考榜首,現為陳益民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台北市建築師公會攝影俱樂部召集人及國外建築考察團召集人。
丹下健三坪井善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