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旅行

豈止.一曲作家:英國代表艾爾加

By 欣音樂2014/11/26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英國作曲家艾爾加。(Muzik古典月刊提供)在流行音樂中,有所謂的「一曲歌王」或是「一片歌后」,也就是說這些歌手都會有一首膾炙人口的金曲,熱門程度可以達到蟬聯KTV點播榜冠軍幾十週不歇,但往往是「歌比人紅」,雖然大家都會唱,卻不知道該位歌手還有什麼其他曲子,甚至是連原唱的名字都未必叫得出來。古典音樂也有這樣的現象,尤其在當代影視媒體如此發達的年代,音樂史上很多作品,或許是因為很適合表達某些情境,或許是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旋律,或許是能夠在短短時間內適當地演奏,造成了他們也出現了「曲紅人不紅」的現象,以普羅大眾的角度而言,或許對這些旋律的熟悉度,比莫札特、貝多芬、巴赫等人的作品都還要來得

圖片說明:英國作曲家艾爾加。(Muzik古典月刊提供)


在流行音樂中,有所謂的「一曲歌王」或是「一片歌后」,也就是說這些歌手都會有一首膾炙人口的金曲,熱門程度可以達到蟬聯KTV點播榜冠軍幾十週不歇,但往往是「歌比人紅」,雖然大家都會唱,卻不知道該位歌手還有什麼其他曲子,甚至是連原唱的名字都未必叫得出來。古典音樂也有這樣的現象,尤其在當代影視媒體如此發達的年代,音樂史上很多作品,或許是因為很適合表達某些情境,或許是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旋律,或許是能夠在短短時間內適當地演奏,造成了他們也出現了「曲紅人不紅」的現象,以普羅大眾的角度而言,或許對這些旋律的熟悉度,比莫札特、貝多芬、巴赫等人的作品都還要來得高,但作者的名字、甚至是曲名,都很容易被忽視了。

當然,「一曲作家」一詞,會造成很多樂迷的不滿,認為這些作曲家明明也是寫出相當程度的重要作品,並且在音樂史上仍是擁有一席之地,稱呼他們「一曲作家」,是否過於輕視?本期「當月音樂家」單元主題,正是要為他們做出平反,不論您在這些耳熟能詳的曲目之外,熟不熟悉他們的生平事蹟,就隨著「豈止.一曲作家」主題,配合本月「一曲之外」的CD,一起發現這些偉大音樂家的實際面貌!

久違的凜凜威風

今年不久前的九月十三日晚間,倫敦皇家艾伯特廳裡擠滿了觀眾,這些來參加音樂會的人非但沒有規規矩矩地正襟危坐,還或坐或站,手裡拿著一面面小旗,看上去好像是要參加一場嘉年華遊行一般。

在這逍遙音樂節的閉幕之夜,歐拉默(Sakari Oramo)指揮BBC交響樂團,依循傳統奏起了《威風凜凜進行曲》(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第一號,隨著樂曲進行到著名的三重奏主題(亦被用為動畫《我們這一家》之片尾曲),只見全場小旗連成一片翰海,合唱團歌頌出《希望與榮耀的土地》(Land of Hope and Glory):

「希望與光榮之土,自由之母,我等眾人為你所出,該如何將你傳頌? 你的疆域被開拓,寬而益廣;上帝成就你偉業,使你堅而益強。」 (Land of Hope and Glory, Mother of the Free, How shall we extol thee, who are born of thee? Wider still and wider shall thy bounds be set; God, who made thee mighty, make thee mightier yet.)

普賽爾身後的第一補白

按一百多年來的慣例, 今年音樂節同樣在兩次《希望與榮耀的土地》歌聲中歡欣鼓舞地結束了,該曲一九○一年第一次在逍遙音樂節上出現時,甚至破例被要求安可了兩次。現代的觀眾也許藉著這個儀式遙想起帝國當年,但更重要的是,想起「英國從此有了足以登上國際樂壇的知名要角」——畢竟《威風凜凜》這個標題,乃是出自莎士比亞《奧賽羅》放棄美化戰爭的臺詞,所謂旌旗飄揚、軍容壯盛(Pomp),都比不過戰場實際的空虛與恐怖(Circumstance),這一切很快就在一九一四年開打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得到證明——而這位因《威風凜凜》被歸類為「帝國氣派代言人」的譜曲者,便是英國近代首位重要的古典音樂作曲家艾爾加(Edward William Elgar)。

今日我們熟知的古典音樂世界,似乎自巴洛克時代以降,就是由歐陸上的奧、德、義、法等地的音樂家所建構,一百多年前,十九世紀的人們也是這樣認為的,舒曼曾說過:「英國作曲家就是沒有作曲家。」從普賽爾(Henry Purcell)一六九五年去世後,此地兩百多年間都沒有一個堪與歐陸作曲家比擬的人物,直到一八五七年六月二日,艾爾加生於伍斯特(Worcester)一個有音樂氣息的商人之家,才終於打破這片沉默。他的父親是皇室指定鋼琴調音師、與弟弟共同經營樂譜店,也是聖喬治天主教堂的管風琴師,母親則是文學愛好者。不過除了幼年在學校學鋼琴、後隨伍斯特管弦樂團首席學小提琴,艾爾加並沒有受過正式的音樂教育,他十五歲便離開學校,像當時英國中下階層家庭的孩子一樣,開始自力謀生,先是到律師事務所當了一年學徒,雖不喜歡法律工作,但他在此學會簿記,後返家協助管理店鋪,得到鑽研許多音樂書籍和樂譜的機會,除了像父親一樣在教堂演奏,也是當地樂團的團員和指揮。

(本文版權僅限於欣傳媒,請勿轉載。欲見完整圖文,請至2014《MUZIK‧古典樂刊》11月號)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