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

陳右昇談馬可.卡薩格蘭-向廢墟學習,以針灸手法建造第三代城市

By 欣建築2019/04/03
article cover


欣建築與忠泰美術館合作的《零城─馬可?卡薩格蘭:邁向第三代城市》終極廢墟建築走讀的第二場,也是最後一場走讀活動,邀請在淡江建築系求學時曾師事於馬可?卡薩格蘭的陳右昇擔任解說講師,請他從實際參與者的角度提出他對馬可?卡薩格蘭設計理念及建築關懷的觀察。

右昇表示跟馬可一起工作長達14年關係亦師亦友。並說明馬可是芬蘭籍建築師,在畢業後先跟朋友合夥開業(建築事務所),但並不適應為商業資本考量而須不斷的妥協,因此決定開始另一條實踐路線,今日將看到的作品,大多都是他離開事務所後的嘗試。本次展示多件馬可台灣的作品,而其來台的契機是受到身兼建築師、藝術家等多重身分的季鐵男老師邀請,參加「都市閃光工作坊」(Urban Flashes workshops)。那時他看到寶藏巖這個獨特的空間,其複雜而又具有生命力的樣貌,是馬可在芬蘭或著世界上從未看到過的,非常的吸引他,因此決定留在台灣對寶藏巖進行調查及改造,過程中受到淡江大學建築系的邀請,而進到學校教書,右昇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認識馬可,並跟著他學習。

接著右昇從忠泰美術館外的裝置「大力助手」開始說明,並接續到美術館大廳的作品「反相城市」,反相城市是馬可特別為本次展覽所創作,並延伸講述馬可第三代城市概念的由來,第一代城市是農業城市,第二代城市則是站在農業城市上,所發展出的今日工業城市,那第三代城市該是如何的樣貌呢?馬可認為應讓自然回到城市,並以自然為主體,人與自然共生並歸屬自然之下。馬可喜歡利用回收或自然的材料,本次展出的多件作品圖像,實際都是利用回收材料建造,CLT工法(多層次實木結構積材工法)則是馬可近期相當喜歡的建材,是一種新的木造材料技術,可蓋超高層的建築物,反相城市就是以CLT為材料發想的作品。




「生存」是馬可認為所有事情中最重要的,在設計中的第一考量就是在空間中活著,因此當他進入空間的第一步,會先找適合生火、適合睡覺的地方後才進行工作,而在規劃及製作本次忠泰美術館的展覽時,馬可就先在二樓夾層中找到休憩的空間後,才開始進行施作,並在此處睡了好幾天,讓自己置身於現場來掌握展覽的氛圍。主展間的地上鋪者許多不同的材料,右昇表示這些回收材料,其實是在呈現馬可對「廢墟建築」的思考。比如說回收玻璃的概念是來自他2006年參加由阮慶岳老師策的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時的概念。當時馬可看到生產精美玻璃物品的廢棄物「玻璃渣」,他覺得這麼美麗的物品,竟然要被廢棄非常可惜,因而決定利用玻璃渣反射的晶亮感,成為空間展示的一部分。展場沒有任何文字的說明,是因馬可認為應讓人直接用身體去感受,而不是藉由文字去告訴、限縮觀者的想像,因此放棄文字說明。而整個展間內除玻璃外,地上還鋪有木板、卵石及廢棄混凝土、紅磚等建材等,讓踩踏的聲響也成為觀展體驗的一部分。

今日人的居住權跟居住品質是大眾最為關注及討論的,但馬可從不認為都市缺乏居住空間,他認為只要能下定決心,把停車場空間拿掉或再利用,居住問題就能被解決,為此他設計了停車格大小的住宅,並在芬蘭實際蓋出來展示。芬蘭人非常喜歡桑拿,因此在芬蘭蓋房子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蓋桑拿房,因桑拿房能遮蔽,同時可生火取暖、洗澡,讓人可在安全的狀態下蓋房子,這跟馬可認為「生存」是最重要的事情是連接。馬克自己也非常喜歡桑拿,他認為桑拿就是人跟自然最親密的接觸,由於太喜歡桑拿,還設計過可移動攜帶的桑拿浴設備。


其獨特的創作觀點跟實踐受到國際注目,不斷受邀到世界各地參加展覽及製作作品,比如在威尼斯雙年展中的作品《60分鐘人》、是改造廢棄貨櫃駁船,並利用威尼斯居民一小時內產生之有機排泄物製造的壤土,於其上種橡樹使之成為綠化公園。馬可在台灣也留下許多作品,包括三芝住宅、廢墟建築學院、寶藏巖改造等,但這些空間因各種問題,在今日不是消失就是廢棄了。而為何會廢棄或消失,來自馬可對廢墟改造的態度,並非採用完全修繕將後來者都趕走抹去,而是在廢墟中針對自己生活需要的空間來進行改造,其他的部分則繼續保留。而改造也非完全揚棄廢墟,而是藉由現況進行微調到合適自己生存的,因此馬可反而會加大開口讓陽光、風、水進入空間內,而非採用封閉、裝飾性等,這也是他認為第三代城市應該有的樣貌,跟廢墟學習,找到跟自然共存的平衡。

馬可並曾與謝英俊建築師及阮慶岳老師組成「弱建築」團隊,提出跟昆蟲學習的概念,用自然的材料建造空間,而在2009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發表參展作品《繭》,右昇說明這件作品在完工兩年後,已看不到原本竹子的骨架,完全被植物給覆蓋,但室內空間依然可以進入並使用,真的達到團隊建造時的想法。而位在三芝的住宅作品,原本的設計圖面與實際完成樣貌完全不同,原因在於進入現場開始建造後,馬可與他在基地上休憩時,感受到基地獨特的風跟溫差特性,是與原本在台北畫圖設想的完全不同,為順應環境決定翻案調整,不用封閉的牆去對抗自然,而是順應環境,開縫讓風自然流動。


而2013年完工使用至今的「終極廢墟」,是作為招待所使用,採順應基地環境的手法設計及建造,將原有的磚造空間加以保留,再依照實際的需求加以增加改造。比如因需要聚會的空間,就在原三合院中間建造一個大棚子,來容納一張大長桌,使人可以坐下來一同聊天。在整個基地空間中散置許多火爐,每個火爐都是休憩空間,能讓人生火取暖談天。桑拿空間是「終極廢墟」的核心,位於三合院的右側,其空間外有一塔,讓人可以坐在裡面沉思感受空間。而「終極廢墟」的設計理念是與自然共存,因此在空間遊走的過程中,會發現為讓自然能繼續生長,建築會是往後退、往後讓來配合的。馬可認為應讓人能自由選擇,決定自己想要居住在怎樣的環境,跟怎樣的生活樣貌,因此他試圖在空間中,讓人有機會能回到一萬年前的生活狀態,而並非只有「現代」這個選項,而為何是一萬年,因馬可認為人在這萬年中其實並沒有太多改變。




在終極廢墟中人可藉由樓梯上到屋頂或下到庭院,用身體感受與天、與地、與自然的關係,右昇並建議大家可以嘗試坐下來去感受。而終極廢墟的新加建材料選擇,是依照使用特性來選擇,結構跟天花板是建築安全及永續使用最重要的部分,因此選用的是台灣檜木,因其堅硬且防蟲害,而其他部分損壞時容易替換,且較不會立即危害安全,採用的則是柳安。右昇表示在台灣木構造推行相當困難,核心原因並非是法規或造價,而是使用者的心理問題,是對木構造的不信任,這是因我們或老一輩者,都沒有在安全舒適木構造空間中居住使用的體驗,因此無法對木構造有信任感,故需要更努力的推廣,在未來才能慢慢實踐。

最後,他指出馬可的作品帶有很強的抽象聯想力,在觀看作品時,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想像,可能是對自然、對人、對社會或對政治的批判,這是馬可希望給大家的。










【展覽資訊】
展名:零城─馬可.卡薩格蘭:邁向第三代城市
展期:2018/4/21-8/5
地點:忠泰美術館(台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開館時間:週二-週日10:00-18:00 (週一休館)
主辦單位:忠泰美術館
官方網站: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1061



【延伸閱讀】
忠泰美術館《零城─馬可?卡薩格蘭:邁向第三代城市》.終極廢墟建築走讀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51511-JUT
最大的存在,談《馬可.卡薩格蘭:邁向第三代城市》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52029-TheThirdGenerationCity
>馬可.卡薩格蘭/開放形態:現在開放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52063-TheThirdGenerationCity
==========
文字、攝影/王進坤


更多建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現場直擊】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0146
更多國內外建築脈動及作品介紹請上【欣建築】
http://www.xinmedia.com/archi-channel
開放形態The Third Generation CityMarco Casagrande馬可?卡薩格蘭忠泰美術館邁向第三代城市陳右昇都市針灸術廢墟建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