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

以「輕」向「重」對話•詩意回應「自由空間」-201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線上導覽

By 欣建築2018/09/13
article cover


以「輕」向「重」對話•詩意回應「自由空間」-201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線上導覽;圖片提供/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馬萱人

我們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已經9屆,好一陣未以單一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參展了。今年,終於以「田中央工作群+黃聲遠」為代表,推出了「活在宜蘭:連結山海水土」特展。

本屆雙年展邀請了愛爾蘭建築師Yvonne Farrell與Shelly McNamara任策展人。她們提出的主題是Freespace,強調建築的價值在於創造人與場所之間綿密的對話,要能與環境中的光、風、水、植物等等自然元素產生總體關係。熟悉田中央的讀者應會同意,這定義對他們來說從來不是命題,而是,黃聲遠與夥伴早如此力行20多年了。田中央因緣際會來到本屆建築雙年展,順其自然。

如果展場也打造成自由空間,就更能多重符合策展論述。這回展場設計為「嶼山工坊」,來到了本館所在、完全不給動的古蹟「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他們決定改造台灣常見的輕鋼構(編按:此為通稱,實為鋁製)棚子,在宮中再創一套獨立展架。由於構築通透、視覺輕盈,展品也懂得捨,只放了三組模型,以及結合宜蘭、田中央人工作與生活的紀錄片,觀者行走其中不會磕磕碰碰,也能開放選擇該怎麼看,果然自由空間。筆者敢說,這一屆台灣館從內容到展示法,皆是非常到位的建築核心價值實踐,沒輸人。有點意外的則是,一位台灣觀眾告訴我:在這一屆的台灣館中欣賞田中央作品,比在宜蘭現場欣賞他們的建築,更容易沉靜,沉思。

自己說不夠算數,在此僅提供美國建築師、「普立茲克獎」執行總監Martha Thorne的觀後感:「恭喜!非常詩意、切題。極好的氣氛與訊息,激勵人心!我非常高興能來(台灣館)看展。」

以下,即是本次台灣館的線上導覽:

台灣館所在──普里奇歐尼宮•威尼斯核心區中的核心



台灣館前即有威尼斯水上巴士站,是通往聖馬可廣場的大站,且普宮正是總督宮一部分,嘆息橋也在一旁。但如何吸引人潮往二樓展場停留,就得靠札實內容了。


本次展覽大約分為三區:類劇場展區、模型展區,以及縮時影片、書籍閱讀區。不過並未標示參觀路線,觀眾完全可以隨機欣賞,這讓展場也成為「自由空間」。

一、類劇場展區


開展前兩個月,布展團隊代表曾專程至現場勘景、親身理解這座義大利古典建築,以免受抽象平面圖限制。不過整組設備與人馬全到齊時,仍遇眾多變因……。


負責本次展場設計之「嶼山工坊」創辦人林聖峰與夥伴,方案調整了很多次,但是以非常輕的構築來與石牆厚重、穹頂高聳的古典建築對話,是不變的大方向。


已有400年歷史的普宮,石板地面並不平整。之前的展覽多半另做地板將其覆蓋。田中央與林聖峰卻不這麼認為,「我們說要與普宮對話,就要接受它所有的事。」


我們常用的輕鋼構臨時棚架,成為「嶼山」打造輕構築展架的原型。不過他們已再創了這套系統,甚至自己改良零件設計,例如這個固定鋼管的類彈簧夾構件。


這一個線性調整腳架也是小巧思,「嶼山」在柱底留了20公分的調整彈性,以在「普宮」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校正高低差。不過,這一調就調了三天……。


多虧了那組調整腳,這讓整圈展架構築看似離開地面,輕盈感更明確。所有的展示圖面、影像,結果是很輕飄飄的呈現在大家眼前,宛如一浮在空中的空間。


策展團隊不只注意材料的輕重,還得照顧空間的秩序。這座義大利巴洛克式建築,充滿了橢圓形與方形的幾何對話,台灣館因此做了個橢圓形展架來呼應這語彙。


例如大廳的吊燈,即使它只是垂掛在那兒且燈不開,都是一種環境因素。布展團隊乾脆以它為中心來做設計,結果也剛好為這兒的類劇場空間創造了戲劇效果。


話說這橢圓形的劇場,「嶼山」刻意讓投影的布幕斷開來以維持穿透感,並希望無論展板的正面或背面皆能閱讀。這可讓負責影像的小組得做更多細緻的動作。


本展能閱讀的還不只影像與文字,包括展板結構、背後的設備、管線系統等等,也都是展示主題。可以說這展架已是準建築,實質支持、襯托起田中央的作品。


由於布展團隊想盡量把展場空間讓開來、空出來,所以管線都是露出的。但是這些電源線、信號線等,也同時負責空間的串連與指引。所有的線皆統一為黑色。


這一次台灣館的「光環境」由照明設計師林靖祐擔任主控的工作。林靖祐認為光在展示空間不只是滿足機能的需求, 視覺的層次與良好「光環境」的營造亦是重點。「眩光控制」正是優化整體「光環境」的要素之一,觀眾只會見到幽微但已足夠的光線,而非直射刺眼的燈光。


展板的重點文字,其實暗暗有光集中。觀眾閱讀文字時,則不會看到自己的影子。這些燈光設計看似基本,但是有些展覽就是做不到,越要讀字越會被影子遮到。


優質的燈光像刷腮紅,不宜塗成明顯一圈而是得有漸層。尤其這類長展板,看不出燈光的接縫處,更高明。部分燈照在地面上,開幕式時貴賓也剛好站在聚光燈下。(由右至左:前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蕭宗煌、駐義大利代表侯清山、前文化部次長楊子葆、本屆台灣館策展人──「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長王俊雄。)


這一回的台灣館除了靜態展覽,動態與國際建築界交流、舉行論壇等,亦是重點。圖為台灣團隊與田中央工作群長期交往的國際友人、本屆的熱心贊助者如「建築世代會」代表,歡聚本館開幕式。〈前排左四為本屆策展顧問──芬蘭建築評論家尤哈尼•帕拉斯瑪(Juhani Pallasmaa)。〉


導演江國梁跟拍田中央10年,播放他同時記錄宜蘭風土與田中央建築的影片,應更能比單純的模型,讓首度接觸田中央的觀眾理解其地域性(圖:江國梁)。


>展覽主影片「Making Places in Yila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pAbtt2mV4&t=96s



由於必須播放影片螢光幕又有大有小,燈光分區控制非常重要,否則燈太亮就看不見影片。限於古蹟規定,有些窗簾與窗戶還不能動,人工照明更要與日光協調。


負責影像系統與設計的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助理教授葉俊慶說,由於投影布幕想呈現絲綢畫感,因此不能拉的太直,布都是略彎的,且布幅之間也有間隔。他因此透過特別的軟體,一格一格將畫面的垂直水平拉回來,相當費工。(「台達」旗下品牌「Vivitek」為本屆台灣館指定投影機,提供了11台超短焦投影機。)


以數位螢光幕播放影片看似比投影簡單,但視訊團隊也做了非常細心的程式設計,好讓顧展的義大利工讀生只要做到開、關機這兩個動作,其他都讓電腦自動執行。(本屆台灣館的顯示器,由「華碩」提供10台ASUS ZenPad平板與2台MX系列無邊框顯示器,等於是一場以本國科技工藝、輔助創作者展現作品的跨界合作。)

佈展縮時影片「Time lapse Docu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32KBhePFP8&t=76s


說明:
雖然此一展架通稱為輕鋼構,實為鋁製以求運送、組立較有效率。不過,因為材質較軟,結構控制上則得多花費心思。此影片即為展架平地高樓起的縮時影片。

二、模型展區


展場設計者林聖峰說,「我們說要跟它(普宮)對話,就要接受它所有的事。」這包括這座古蹟中一點都不能移的吊燈、老畫等,與極強烈的南向日光(圖中)。


日光很美但也百變。加上模型展區決定不關窗只拉上窗簾,因此現場人造光源必須考慮日光強弱可能的影響,才能營造整體上比較均等的光之環境與展場氣氛。


燈具的選用與設置相應於展架的細緻,一起對話厚重的石材空間。但看似一致的燈具外觀,實際上內部仍有各式的光學投光角度設定,以提供不同需求的照明精準度與鮮明的光層次。


宜蘭縣社會福利館及其周邊是本展三組模型之一。其光照設計得有明有暗,就像真的建築空間在自然光下的明暗層次,空間的美在光與其對話中自然顯現。


田中央愛用各可種可調整的模型、而非電腦繪圖,來直接溝通建築理念,黃聲遠認為,如此才能讓每一位夥伴──從CEO到實習生,都能直接、平等參與設計。


模型上方的螢幕,播映著呼應這座建築的環境與人文活動,能令尚未造訪宜蘭的觀眾理解其涵構。本次展覽展品也懂得捨,現場解說、觀眾走動欣賞時才有餘裕。


為了讓展場穿透、開放,模型擺放時皆盡量讓開寬度與高度(上圖與下圖),但走道有些寬敞有些緊張,林聖峰是覺得這都是某種很好的空間關係,無需拘泥。


燈光除了照明也有安全功能。例如在展台靠近參觀動線的邊角,給與較強而聚焦的投射光,可以提醒觀眾注意以免撞上。雙年展安檢非常嚴格,巧妙運用燈光則可避免到處纏繞警示膠帶。


羅東文化工場是本展三組模型之一。這些模型本來就是田中央真正使用的工作工具,搬來搬去髒來髒去,記錄著這大一群將青春鑄在宜蘭的建築人之生命痕跡。


從這個角度看宜蘭櫻花陵園的模型(現場三組模型之一),感覺它像要穿越展場,也更能體會其遊客中心(左)與入口橋(右)一體兩面、虛實交替的對應關係。


有些管線布展者並不會讓它緊貼構件,希望大家看不到。「因為這一定會看到嘛。」林聖峰說,他希望設計中所有的物質相處是自由的,「沒有要勉強為材料做什麼。」


三、縮時影片、書籍閱讀區


田中央想在此邀請觀眾看看他們工作與生活在一起的影片,以及相關的書籍。但這一展間規定不准拉上窗簾,因為不能遮住消防設備,人工照明得更配合日光。


小桌上繪製了田中央事務所的平面圖,以及關於田中央作品與故事的中文(《在田中央》)、英日對照文(《Living in Place》)書籍,大家圍坐時可有個討論的引子。


田中央在各種工作與休憩場合使用、五花八門的椅子,也飄洋過海成展品。例如這被描述為「台灣製造,不再以神的角度看模型」之矮凳,也非常容易攜至工地。


人客一來椅子也實際可用。圖右為英國建築評論家William Curtis,中為協助本館國際交流的AECOM公司戰略規畫高級副總裁林芳慧,左為協同策展人裘振宇。



開幕之前,這兒則是策展團隊的臨時辦公室。上圖右至左為協同策展人裘振宇、田中央主持建築師黃聲遠、策展人王俊雄、專案執行者張文睿、陳佑中(坐窗前者)。眾多建築界前輩與學者,也在開幕前間專程飛來威尼斯,代表台灣館與國際建築界舊雨新知深度交流,讓台灣館的內容更向場外延伸(下圖右一為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教黃俊銘,右三為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曾成德。)

其實,還有非常多協助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開展的夥伴,未現身在最後一張照片中。他們正在一旁的展區爬上爬下,做最後細部的確認,自我要求相當之高。除了專業的燈光設計、多媒體行家等等,包括製作鋁製展架的「工法鐵件製作所」負責人陳振鴻都到了現場。他是不必當場再製作物件,但是,一旦需要立刻修改設計、或是安檢之後必須調整展架,陳振鴻就能當下上場,令人安心。

負責展場設計的「嶼山工坊」創辦人林聖峰說,之所以不惜成本讓整組執行人員一起飛到威尼斯,是因為,「我們要做最完美的想像,但是也要預留突發狀況。這是他與夥伴之前參與『田中央歐洲巡迴展』五站下來,累積的寶貴經驗。」

擔任本展平面設計的聶永真是前製作業的參與者,同時也是單純的觀眾。他是在五月下旬雙年展開幕期間,才在現場第一次見到完整的展場,之前只能憑圖面領會。結果,聶永真真正感受到「各種專業先分工,最後再集合一起、發揮至淋漓盡致的精神。」

例如,他做設計時都是先在電腦上跑,無法完全預期接下來會如何,但就是放心的交給下一棒專業者組合、執行,團隊成員之間彼此信任。親至「普宮」之後,聶永真除了仔細詢問、欣賞展架、燈光、多媒體之間的細膩融會方式,也讀出了展場設計與構築上隱藏的意圖。

常參訪田中央建築現場、擔任《在田中央》一書設計的他,頗熟悉他們處理細節的方式──或是故意不處理細節的方式。「他們往往留下一些看來很自然、很粗糙的地方。」然而,在大家見了那麼多精美的、甚至匠氣的空間之後再回過頭,有時候就會覺得,「田中央如做建築此反而剛剛好,沒有太過火、over done。」

這一屆建築雙年展台灣館以田中央建築代表參展,展架構築精巧但也容許偶爾隨性,聶永真則覺得,這在許多面向都呼應了田中央建築的脈絡。「看起來如此不留痕跡,或是有時也可以有些痕跡。」

【活動資訊】
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
主題:活在宜蘭──連結山海水土
地點: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聖馬可廣場旁)
時間:即日起?2018年11月25日(10:00?18:00,周一休館)
指導單位:中華民國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美術館
承辦單位:台灣現代建築學會
策展顧問:芬蘭建築評論家尤哈尼•帕拉斯瑪(Juhani Pallasmaa)
策展人:實踐大學建築與設計學系副教授王俊雄

【延伸閱讀】
>認識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一展覽主軸篇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45299-Fieldoffice

> 201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深度交流國際同行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51082-Fieldoffice
==========
撰文/馬萱人(台灣館隨團記者)
圖片提供/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馬萱人
編輯/吳宜晏


更多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資訊,請上【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0862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
台灣建築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黃聲遠嶼山工房田中央工作群臺灣館臺灣現代建築學會國立臺灣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