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東海創藝院-WE'RE GOING TO FIX THE WORLD / 我們修理世界

By 欣建築2014/12/05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攝影/何?融(何熊貝)



東海創藝院課程以「設計思考」Studio型態針對空間性社會議題Issue組織解決方案Solution,協同跨領域運作、結合社會資源、建立行動方案與策劃,最後實踐于社會。社會影響力為其關鍵。

本學期台灣最大規模舊城區為關鍵目標;從城市書寫、空間譜記、城市學院、空間文本與「城市自造實驗I」共同推動社會組織與創業過程。第一學程由捕捉當下最熱門且關鍵議題、以泛用APP建立群眾工作、描繪議題與思考、可持續性解決方案策劃、城市空間性整合方案等各階段操作。

圖片說明:攝影/何?融(何熊貝)

圖片說明:在期中評圖時,透過線上視訊的分享,與世界同步接軌;攝影/何?融(何熊貝)



由東海創藝院展開實驗性準創業課程,由談論發展各自操作與實驗;擁有獨立商業模式或是行動計畫,然而再藉由發佈地點 (Location) 集結為一個對社會宣言的策展計畫,因此這是學生發展命題;從第一階段(Issue/思考與研究的議題)從而決定針對生活置入社會反思議題、提出主張的第二階段(Proposition/提出的主張)進而彙整:這是與剩餘機制有關的社會設計。如何藉由設計思考與自造者實驗推動改善社會的循環機制;創作者思考:用回程的飢餓感改變城市儲糧率、開發無法讓城市歷史倒流但是筆可以、學生就是未來的老師、為什麼土地拿來種植比蓋大樓更好、大人科學的縮小碎料機、舊城區可以是老人的退場機制;最後有 10 個挑戰宣言。

在社會、城市剩餘資源的觀點下:1.如同 Kiva 透過微型借款連結群眾解決貧窮;課程試圖讓舊區以學習轉運站讓學生就是未來的老師,以知識體可以在貧窮線上下之間藉由知識反饋使教育成為一種公平機會。2.稻田裡的餐桌計劃是否同樣啟示面對未來面對土地的下一步,如何藉由人與土地的行動演繹一場與混凝土大樓的比較。3.面對開發能量趨緩的城市;用文化劇本的影響力呈現資本開發無法讓城市歷史倒流,但是筆可以。4.我們思考衰退等待退場的舊城區如何同時也是老人人生的退場機制。5.城市榮華的背後逐漸應被重視的街友,以 Unseen Tours 讓街友成為城市觀光資源為例,如何討論讓街友藉由設計啟動解決垃圾回收同時解決食物公益分配。6.城市食物可以用市民通勤與回程之間的飢餓感改變城市儲糧率。

圖片說明: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攝影/何?融(何熊貝)



勤美璞真藝術文化基會執行長何承育說:「其實每位同學發現的問題其實都很實際且可行性很高,且這些問題都很大,先姑且不談這些問題是否會被實踐,但在目前這個階段中,我們可以看見有人注意到這些問題,當這樣的課程持續被執行下去,發現的問題越多,可以被實踐的方案也會越來越多。如此一來,累積的正向能量也能夠將許多好的事情與方案向前推到對的位置。」

圖片說明:范特喜?微創?文化總經理鍾俊彥;攝影/何?融(何熊貝)



范特喜總經理鐘俊彥認為這樣的課程,能為目前的新一代學子們另一股能量,並說:「其實同學們可以直接思考找企業界的業主做合作,尋覓出能夠讓這些計畫自主營運的商業模式,或是找閒置空間將這些課程延長至一年,讓學生們可以在一年的時間內找到更準確的問題與操作方式。當然,他們也要想一想自己要做的方向,因為這些方向會跟他們經營的方法有關,目前大家所發現的都是小議題,當他們開始擁有商業模式時,就會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增進。」

圖片說明:東海大學創意學院院長羅時偉;攝影/何?融(何熊貝)



東海大學創意學院院長羅時瑋則說:「同學們藉由自己的簡報重新認識自己的設計案,且開始知道似乎還有些事情可以再多做思考與界定,今天大家更為自己正在執行的核心問題,且開始找到方向與數位工具逐漸項目標前進。」

對於讓學生自主性長時間觀察自己的生活環境,並對環境議題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的準創業課程,除了建築系的學生之外,還有不同科系的學生,甚至是社會人士也一同參與。以《遊民垃圾桶》欲透過讓遊民自主性丟垃圾解決環境議題的李建億,謝睿滄說:「參加這樣的課程,一開始很不習慣,因為最大的衝擊是我們不斷地在思考,且這堂課讓我們發現,找對問題比找到答案更重要。」

另外,以人為出發,觀察中區在地居民的柯宜妏,陳盈盈,陳楚蕓三位女同學則說:「這一堂課讓我們能有機會實際地走進環境與認識區域,並以實作的方式去呈現自己的想法,如此與以往不同的教學方式,讓我們學得很開心。我們希望利用不一樣的觀點去認識“老人”,並讓大家可能已經覺得無聊的議題,再度被掀起成為另一個有趣的話題,並希望這個環境能開始有些改變。」

寫作中區:
朱書漢觀察到中區沒落的原因除了環境以外就是缺乏行銷,他希望透過電影、小說來宣傳增加中區的軟實力,並且帶動在地觀光,且透過一連串的行為激起他們在中區舉辦以利中區在一連串的活動開啟另一波不同屬性的發展。

圖片說明:攝影/何?融(何熊貝)



藝術祭在中區:
陶瑋、張凱鈞、小葉三位同學認為,中區現況比起其他區域較為衰敗,藝術季則透過一連串的事件將人流帶入,他們希望透過企圖透過置入藝術事件,讓年輕人與勤美璞真藝術文化基金會合作,將整個中區塑造成台中的“藝術集散地”。

Biggether Motion
群眾聯合策展實做:
王鈞儀、張凱鈞觀察到群眾各自的資源有所不同,希望能夠推動資訊共享資源合作、策展、各種合作可能,讓合作者得以有更多機會能夠互相取得資源、得到夥伴、擴大知名度、協力完成專案,並逐漸擴張嶄新的創業實力與自我挑戰。

圖片說明:攝影/何?融(何熊貝)



好望角城市論壇:
姜雅芬認為政黨於媒體言論的掩飾之下,造成許多社會事件的消極與世代溝通不良,她希望引進多元化媒體資訊,凝聚全民參與社會議題的共識。透過在各地舉辦數位化的城市論壇,並因應主題邀請國內外不同領域學者與談,提供一實體討論平台,讓臺灣與世界接軌。

圖片說明:攝影/何?融(何熊貝)



食物不浪費:
陳彥伶認為現代的食物過度浪費,希望能夠透過“即時即期食物地圖網站”使食物的需要性能夠即時顯現,藉此增加食物的流動性,及再被利用的可能。

圖片說明:攝影/何?融(何熊貝)



公共傳播x交通:
王思晴注意到台灣的交通堵塞,其原因在於運輸載體並沒有被充分使用,希望能夠透過於交通轉運定點設置媒介,引發人們關注互動的議題討論平台。讓社會大眾社會對於此事重複反思後,提升與其他協商共識性討論產生,並尋求正確的解決方式。

圖片說明:攝影/何?融(何熊貝)



3D迷你碎料機:
曾雲龍、joe wang、劉醇韓三位,於3D列印機盛行的今天,觀察到3D印表機長時間的運作會產生許多廢品及資安媒介物的後續處理問題,他們希望設計一台能放在辦公室的碎料機,並對3D列印機的膠條作回收動作。

圖片說明:攝影/何?融(何熊貝)

圖片說明:街友垃圾桶組的李建億、謝瑞倉;圖片提供/李建億、謝瑞倉



街友垃圾桶:
李建億,謝睿滄於街道的觀察發現,街友的居住環境髒亂且隱藏詬病,希望透過設置街友垃圾桶,並與食物銀行合作,設立誘因讓街友丟垃圾到垃圾桶並投夠確實累積點數,並讓街友利用點數可以到食物銀行換取食物,一則解決環境問題,二則解決街友的溫飽。

綠川x社群:
許怡雯、 Ethan認為綠川因長期的不當使用而被汙染,每每經過綠川都可嗅到一股臭味,所以他們希望設計一個可淨水與偵測水質的抽水機器,進而使污水活化,並拉提社區對河川的重視。

圖片說明:攝影/何?融(何熊貝)



都市農場:
白淞任,劉醇韓,簡菱瑤,鄭博仁四位同學,種蔬菜卻已像是另一個領域的專業,人與人之間總隔著一層科技之牆,希望透過尋覓大型閒置空地並將其土地規劃為菜園,並舉辦各種活動進行食育,拉近附近居民的距離。

圖片說明:攝影/何?融(何熊貝)



舊城區的老人:
柯宜妏,陳盈盈,陳楚蕓三位同學認為,台中中區的老化人口增加,且生活圈逐漸縮小,希望透過重新建立老人們的信心,透過老人的技藝專長或故事做為媒介,與他人連結形成社群。

圖片說明:攝影/何?融(何熊貝)



城市觀光互動地圖:
翁茂原、郭荔荔、高禕騏、施懿媛四位同學認為在探索城市時,經常性需求查詢許多資訊,她們希望將這些資訊,提供國內外遊客多元管道旅遊資訊,利用APP隨點即查的特性,導入LBS(Location Bass Service)適地性服務概念,整合多方面觀光資訊,藉由電子數位化平台向國際行銷推廣,注入文化創意與觀光結合,提升觀光品質與資訊,創造屬於台中舊城地區的觀光品牌與形象。

ART行動串聯:
徐子涵、林冠言、翁國凱、黃楨哲四位美術背景的同學,打造了一台機械人,希望能夠透過它穿梭於想調查的環境之中,藉由它的可遠端移動來克服四人害羞的個性,以達到收集情報、材料、居民所關心的議題,並使用互動視訊裝置與居民們溝通,了解其需求後,想辦法克服或是形塑某種裝置、空間改造等動作。

圖片說明:ART行動串聯組的林冠言、徐子涵、翁國凱、黃楨哲;圖片提供/林冠言、徐子涵、翁國凱、黃楨哲

圖片說明:ART行動串聯;攝影/何?融(何熊貝)

圖片說明:ART行動串聯;攝影/何?融(何熊貝)




冰箱庫存管理平台:
曾雲龍、劉恭甫觀察到現代人對食物的浪費與飲食的安全觀,他們希望能夠創造一個多功能的智慧管理平台,以現有手機或平板輕鬆達到食物不浪費,且管理食品的安全品嘗期限。

學習轉運站:
陳毅、吳欣磊、許欽玄、梁景俐、劉醇韓五位同學對大家年輕時每次都是要擠補習班的議題感到有興趣,他們認為學習不應該是痛苦,他們希望在中區的交通樞紐空間,設置學生會經過的書架,並安置招集大專或大學生成為類似家教的人力可以解決這些學生,在學習上的問題,除溫習、複習以及做作業等,讓這些學生喜愛上這樣的學習方式,影響他們能夠以相同的方式回到這裡教受後輩的學生。


撰文/CxCITY媒體公關 張凱鈞;編輯加撰,攝影/何?融(何熊貝);部分圖片提供/李建億、謝瑞倉、林冠言、徐子涵、翁國凱、黃楨哲



【本文授權範圍僅限於欣傳媒 請勿轉載】
現場直擊CxCity何熊貝東海大學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范特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