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

李清志/美術館的天堂—東京

By 欣建築2019/04/25
article cover

柯比意學生前川國男設計的東京文化會館;攝影/李清志

美術館是一座城市文化成就的指標,擁有優質的美術館,不僅是城市的榮耀與驕傲,同時也成為吸引觀光客的重要資源。東京可以說是美術館、博物館的天堂,大大小小的美術館林立,如果要看完全部,恐怕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而且,因為美術館的類型眾多,幾乎所有不同喜好的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喜歡的美術館。許多建築大師都在東京遺留下美術館建築,包括柯比意、谷口吉生、黑川紀章、妹島和世、隈研吾等人,為這座城市增添許多美好的角落。

建築大師柯比意的遺作
位於上野公園內的國立西洋美術館,是現代建築大師柯比意遺留在東京的珍貴作品,目前也成為東京的世界文化遺產。當年請柯比意來設計興建國立西洋美術館,也有一段特別的故事。二戰期間法國政府沒收了日本僑民的財產,包括他們所收藏的印象派畫作等藝術品,因此戰後日本政府要求法國歸還,法國政府答應日本的請求,不過卻是有條件的答應,條件之一就是要興建西洋美術館,宣傳法國文化藝術,並且請柯比意去設計美術館。雖然當年是法國政府的要求,但是現在卻也成為日本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這是當年所意想不到的。

國立西洋美術館交通;攝影/李清志

國立西洋美術館由柯比意設計,他的三位學生前川國男、?倉準三、吉阪隆正則負責細部設計與監督施工,這三位建築師後來也成為日本第一代的現代主義建築師,帶領整個日本進入現代建築的時代。有趣的是一九六一年前川國男在國立西洋美術館正對面,設計建造了東京文化會館,這棟建築非常具有柯比意建築的特色,基本上就是在向他的老師致敬。

對於建築迷而言,東京的國立西洋美術館可說是離台灣最近的柯比意作品,建築迷不用遠赴法國巴黎,也可以看見大師的建築,十分方便。

極簡主義的傑作
事實上,上野公園內博物館很多,除了柯比意的西洋美術館之外,谷口吉生所設計的法隆寺寶物館也是我的最愛。谷口吉生的建築風格偏向極簡主義,因為父親建築師谷口吉郎的影響,從小就浸淫在建築的世界裡,因此從事建築工作之後,一出手就令人驚豔!他在日本各地設計建造了許多美術館,包括京都國立博物館平成知新館、豐田市美術館、土門拳紀念館、豬熊弦一郎紀念館等等,二○○五年他更為紐約設計建造了MOMA新館,成為世界級的優秀建築師。

一九九九年谷口吉生在上野公園內設計的法隆寺寶物館,基本上是一座帶著德國冷靜、簡潔風格的建築物,垂直水平俐落的線條,沒有多餘的裝飾與累贅,讓人心靈安靜下來。博物館前的反射水池,倒映著建築物的影像,偶而有櫻花花瓣飄落,增添了建築物的淒美禪意。在法隆寺寶物館裡,你才可以真正體會到極簡主義的精義,在這座建築裡,所有的細節都十分妥善地被照顧到;原來所謂的「極簡主義」其實並不簡單,必須將設計意志貫徹到每個小細節,只要有一個小地方沒做好,整個極簡風格就此破功。

上野公園博物館很多,若是只能選擇看一座,我會選擇法隆寺寶物館。

法隆寺寶物館;攝影/李清志

美學經濟的烏托邦
二十一世紀的東京市區,出現了許多大規模的更新案,而且這些更新案裡都有設置美術館,因此媒體就大做文章,說這是美學經濟的思維等等,甚至把這三處都市更新案的美術館連結成為所謂的「美學金三角」。其實我很厭惡這種說法,好像是說藝術設施其實是為了經濟而存在的。美的存在不應該只是為了經濟而已,否則這樣的美學也太膚淺了!

我很喜歡民藝大師柳宗悅在《工藝之道》書中的一段文字:「有人認為拯救生活比拯救美重要,也有人認為美一點也不重要,但是缺少美的生活稱得上生活嗎?無法保障美的文化,稱得上文化嗎?」很多人都振振有詞地說:「沒有經濟,就沒有美學!」事實上,美學並非一定要很有錢,雖然逃難時期無法講究美學,但是承平時期沒有理由不講究美感。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歐美城鎮,經濟水平不見得比我們好,卻可以有品味與尊嚴;反觀我們台灣人的生活,即便收入不錯,台灣錢淹腳目,我們的生活空間環境依然醜陋雜亂到令人無法忍受。當生活的一切,只為了經濟來服務時,其結果是可怕又可悲的!

過去在經濟發展的年代,台灣政府甚至喊出「家庭即工廠」的口號,以致於台灣人的家居美學淪落至工廠的等級,人們在生活工作中,連一處休息安靜的避難所都沒有,實在是很悲哀!雖經歷了經濟起飛,但台灣人的美感並沒有因此提升,所以美學與經濟並非有直接的關係。

不論如何,日本東京的大型城市更新案中,不單單只是建商財團賺錢而已,也會為東京市民帶來更美好的城市環境與開放空間,甚至提供了許多藝術文化設施,對市民生活品質帶來正面的影響,我想這才是值得鼓勵的都市更新。

人們希望美術館的設置有助於經濟的發展,事實上,美的存在不應該只為了經濟。圖為安藤忠雄設計的21-21美術館;攝影/李清志

六本木之丘高樓頂上的森美術館、Midtown的21-21美術館,以及國立新美術館,都為附近區域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也成為二十一世紀東京最受歡迎的幾個更新地區。其中安藤忠雄所設計的21-21美術館,獨立存在於庭園之中,尖銳造型有如雕塑一般,建築物內呈現安藤先生一貫的光影變幻手法。這座美術館中,多年來舉辦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展覽,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檔稱為「雜貨展」的展覽,對很多人而言,一定會想說,雜貨就是雜貨,有什麼好展覽的,日本人就是厲害,很會小題大做!「雜貨展」內容十分精彩,展覽也大受歡迎!

21-21美術館;攝影/李清志

森美術館則是東京最高的美術館,大家到此參觀展覽,也不忘記到頂樓的展望台,觀看東京的城市景觀。六本木之丘最有趣的藝術品,其實是位於人行街道上的公共藝術與街道傢俱,這裡有許多名師設計的街道椅子,其中包括伊東豊雄所設計的「Ripple」,以及街口牆面上,由藝術家宮島達男設計的「Counter Void」,變換的數字不斷催促著東京人珍惜生命的存在。這個作品在二○一一年三一一大地震後,為了節電的理由而熄燈,一直到五年後才重新點亮作品。

森美術館;攝影/李清志

國立新美術館也在附近不遠處,不規則波浪狀造型,是建築師黑川紀章的遺作,也是他職業生涯最用力的作品之一。綠色的玻璃讓整座美術館猶如大型的仙人掌,不規則的表面想必清潔十分困難,不過不用擔心!因為日本人為此設計了擦玻璃的機器人,晚上會有蜘蛛機器人出現,爬上立面,努力擦拭著玻璃。整座美術館以沙龍的方式經營,大廳就是整座城市的客廳,所有人都可以來此逗留、歇息,名牌設計桌椅四處擺放,人們可以隨時進入美術館,在明亮的大廳裡坐臥歇息,仰望外面庭園,以及整片東京市區少見的綠意,那片綠意其實是「青山靈園」,也就是東京市區有名的古老墓園。

國立新美術館外型呈現綠色波浪狀,後方的綠色森林即青山靈園;攝影/李清志

東京的高山博物館
搭乘東京中央線電車一路往西,終點站就是高尾山,這座標高只有599公尺的山,因為離東京市區最近,成為東京市民最喜歡、也最常去登山健走的一座山。高尾山雖然不高,但是自然景觀卻保存十分良好。這座山從一千多年前就被視為聖山而加以保護,江戶時代德川家族也特別保護這座山林,甚至有規定濫墾濫伐、破壞高尾山的人,要被處以極刑。

東京人喜歡在夏天夜晚到高尾山上欣賞東京市區的夜景,春天市區櫻花凋謝之際,高尾山上還是可以看到滿開的櫻花;秋天則可以享受滿山的紅葉;因為山上有許多禪寺,有些人也將登山健走當作是修行的方式;學生老師也常到山上觀察自然生態,學習自然知識。基本上整個高尾山像是一座豐富的寶庫,所有人都可以在這座山裡,找到需要的資源。

599博物館位於東京近郊高尾山登山口處,簡潔明亮的博物館,由設計師大黑大悟所設計,用簡單清楚的平面設計方式,去介紹高尾山的動植物、歷史,以及高尾山的登山路徑等等,更重要的是讓所有登山客在登山之前,可以先了解這座山,並且知道如何愛惜保護這座山林。設計師大黑大悟以黑白的圖案,設計出高尾山的主角人物,那是以一隻飛鼠為主題的圖案,充分呈現了高尾山的生態特色,也讓一般民眾對這些山林知識與規定產生興趣,並且輕易地就接受吸收。

599博物館簡潔明確的設計,讓登山客在登上高尾山之前,就先具備有愛山護山的概念;攝影/李清志

這座博物館的展示設計規劃非常出色,所有去過599博物館的人都對這座博物館的設計印象深刻,因為即使沒有去攀登高尾山,只要到這座博物館參觀,就幾乎可以對這座山有概括的了解。白色的陳列櫃裡,擺放成堆的種子,各式各樣,美不勝收,原來都是從高尾山山林間蒐集來的:一面白牆上懸掛著高尾山的各種動物標本,分類呈現清楚明晰,配合投影多媒體,讓人深刻感受到自然保育的重要性。

博物館中還有Play Mountain區,設置模擬高尾山山巒起伏的模型,讓有些無法跟父母去爬山的小小孩,可以在此攀爬玩耍體驗。博物館也有599咖啡館和以599高尾山為主題的紀念品商店,其中販賣的《599 Book》是一本設計周全的博物館書,可以說是整座博物館的濃縮版本,非常值得收藏。

台灣的高山眾多,許多山都比高尾山不知道豐富多少倍,可是我們卻連一座像樣的「高山博物館」都沒有?!其實台北市近郊的陽明山,也是台北市民喜愛親近的一座山,非常適合設置類似599博物館這樣的建築,來教育民眾更認識我們的山林。

登山者愛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曾說:「我們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讓我們的國民更親近高山、更認識高山,他們會更謙卑,更懂得尊重高山,懂得愛惜我們的山林與土地。

攝影/李清志

超現實的HOKI美術館
每次提及這座美術館,台灣人都會開心地會心一笑!因為HOKI美術館聽起來就像是台語的「福氣啦!」一座福氣美術館怎麼不叫人開心呢!因此這座近幾年才開幕的美術館,雖然位於千葉縣的新開發社區內,但是人氣卻越來越高!吸引許多台灣人前去參觀。

有趣的是,這座美術館並非由大師級的建築師所設計,反而是由一般認為是工程較強的建設公司「日建設計」所建造。日建設計這幾年設計了澀谷HIKARIE大樓、東京晴空塔等大型工程,結構工程能力是公認優異的廠商,但是HOKI美術館可以說是日建設計多年來,最富藝術性的建築作品了。

這座美術館在平面上呈現出解構主義建築般的糾纏線條,幾條長方體有如漂浮的彩帶般,糾結纏繞,形成了怪異流動的內部空間,參觀者入內之後就在這些糾纏不斷的長方體展示廳內穿梭,雖然有如迷宮一般,但是若乖乖跟著指示前進,終究會走出美術館。

美術館內大部分的展示是館主HOKI先生的超寫實主義畫作收藏,這是近年來其他美術館所少見的。不過在如此令人驚異的建築內,欣賞超寫實主義畫作,的確令人有另一種奇特的感受!或許因為建築中的狹長展示廊,因為距離不夠,只能近距離欣賞,因此更適合超寫實主義的畫作。

最特別的是,其中一條長方體彎折延伸,拉出懸空的結構體,呈現出一種超現實的驚異感覺!走在懸空的結構體上,卻是十分堅固穩當,絲毫沒有晃動的感覺;結構體的頂端則是玻璃牆面,讓整個視線可以延伸至戶外的景觀。那條結構體懸挑近乎三十公尺以上,結實地展現出日建設計的結構設計實力。站在美術館旁,凝望著這巨大的結構體有如懸空橫跨於社區小住宅上,總是叫我們瞠目結舌!

這座剛開發的低密度新社區,標榜著附近有森林公園,可以讓社區居民運動休閒,並且設立美術館,增加了社區的價值感與文化氣息;對於只會開發土地、蓋房子牟利的國內建商而言,應該是可以學習思考的方向。一座環境優雅的社區,竟然還有一座HOKI美術館,我只能說:這樣的開發作法,對社區居民而言,真的是福氣啦!

HOKI美術館懸空延長的造型,有如建築奇蹟一般,吸引許多遊客前往一窺究竟!攝影/李清志

低調神秘的松濤美術館
陰冷的天氣,來看建築師白井晟一(一九○五?一九八三)的作品「松濤美術館」。白井晟一是東京最神秘低調的建築師,他的作品也充滿神秘氣息,好像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裡,很難讓外人進入與了解。白井晟一曾經留學歐洲,在德國柏林大學哲學系深造,師從著名的存在主義代表人物|卡爾.西奧多.雅斯培(Karl Theodor Jaspers),因此他的作品強調精神性的空間,有著一種奇特的哲學氛圍,象徵性與故事性都很強烈。

在戰後的年代裡,日本主流建築師都一股腦地西化,走現代主義的路線,唯獨白井晟一依然做他自己的建築,特立獨行,也不被主流建築圈所接納,有人甚至稱他是被那個時代「拋棄」的建築師。

位於高級住宅區的松濤美術館,非常低調沉靜,立面內凹,表面裝飾著自然的石材,如果參照建築平面圖,會發現整個平面規劃非常詭異神秘,好像是婦科診所裡掛在牆上的子宮頸剖面圖,參觀者從入口進入後,就有如被吸入洞穴中一般,進入一個奇特的世界。

神秘建築師白井晟一設計的松濤美術館,有如子宮頸剖面一般,將人吸入暗黑的幽玄宇宙;攝影/李清志

在白井晟一的建築中,感覺有一種奇特的氛圍,不太像一般主流建築所呈現的世界,反而比較像外星異形的美學形式,怪不得許多媒體將他稱為「鬼才建築師」。松濤美術館是一個包被性、內聚性十分強烈的建築,中心往地下一層,有一座水池,水池上方有天橋橫越,因為中心天井的設置,讓封閉性的美術館內,每個空間都有很好的採光。待在美術館中,猶如窩在母親的子宮中一般,完全忘卻外面的種種喧囂煩擾,很容易讓心境安靜下來;所以白井晟一的建築或許看似很詭異神秘,其實卻帶著日本傳統靜謐的禪意,是比較京都,而不是東京的感覺。

白井晟一過世之後,大家對於他的內心世界依舊有許多不解,還好他在東京有遺留下一些作品,等待後世繼續來研究探討。

(摘自《東京未來派1》〈Museum美術館〉,時報文化出版)
購書連結>http://bit.ly/2KJUT7D

【新書座談】
《東京未來派》新書座談
東京城市美感&生活美學
對談者:杜祖業(《GQ》國際中文版總編輯)

時間:4/26(五)19:00-21: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拱廳(台北市八德路一段一號)
活動訊息 https://goo.gl/migPhz
報名網址 https://pse.is/tokyo0426

《東京未來派》新書分享會
時間:4/27(六)15:30-17:30

地點:真書軒(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59號2號)
活動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40165796803839/
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g6ymz

《東京未來派》新書分享會
時間:5/5(日)15:00-17:00

地點: 青田藝集(台北市青田街4-1號)
活動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09797876043812/
報名網址 https://s.yam.com/rTTQW


【延伸閱讀】
>《東京未來派》從A到Z 都市偵探李清志給你最全面的東京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64703-AtoZ
>李清志談富士山建築—看山不是山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64706-AtoZ
>李清志 - 京都的平行宇宙 重新發現千年古都的美感

https://solomo.xinmedia.com/travel/127285-kyoto
>李清志 - 向北歐建築學習在大自然獨處

https://solomo.xinmedia.com/travel/78538-Nordic
=====================

圖面、文字提供: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整理:王彤


更多建築書籍相關訊息,請上【建築書訊】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0161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

日本建築東京建築李清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建築走讀旅行東京美術館MUSEUM東京未來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