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老屋創生25帖》玉山旅社:老屋協作修復運動

By 欣建築2019/05/07
article cover

玉山旅社為北門車站前六連棟街屋之一,見證阿里山林業曾有的繁華;圖片提供/莊坤儒

源起/
北門驛前老旅社,見證林業發展

一九七○年末,隨著公路交通興起,小火車人潮不再,旅社生意蕭條轉而經營可以應召小姐的特種行業,俗稱「貓仔間」,之後歇業,老屋便趨於沉寂了。對於這段只存在庶民記憶的歷史,現任員工楊淑真說,直到現在,還不時有歐吉桑前來探問:「還有沒有給人叫小姐?」當回覆「只有喝咖啡」時,對方還追問:「陪客人喝咖啡喔?」令她哭笑不得。到了二○○九年,由當時擔任洪雅文化協會理事長的余國信發起協力修屋運動,終於將頹敗的老屋修復與再利用,重新定位為平價的背包客旅宿,讓人得以想像當年小火車與北門站人潮絡繹的盛況。
整修規劃/新手鬥陣修屋,學習危機處理

為了實踐「協力修屋」的營造理念,余國信公開募集資金以修復旅社,也歡迎願意提供勞力、物力的志願者,以交工(原是農業社會換工輪收的形式)方式共同為老屋修復盡心力。其實,余國信最初也曾申請營建署「城鄉新風貌計畫」的補助,編列的補助需求為八十五萬元,他說:「玉山旅社很多條件都符合,但最後審查未過,回覆的理由是,玉山旅社規模太小,且是『私宅』、『個體戶』,欠缺公共性。促使我轉向民間募資,反而更加海闊天空。」

承租後的第二個月,余國信與志工們挽起袖子,準備大刀闊斧拆除歪斜隔間、腐朽的木結構,「當時我用電話隔空聽孫建築師的指示,他告訴我要拆哪些部位,我再傳達給協力志工。沒想到,不拆還好,這一大動作,反而破壞了老屋原本平衡,開始搖搖欲墜,再拆下去感覺都要倒了!」當他們拆到一根腐朽木頭時,還衝出漫天白蟻,搞得兵荒馬亂,余國信趕緊停工並向孫崇傑求救。最後是孫崇傑趕來現場穩定軍心,並協助找到願意支持老屋精神、只收材料費與象徵性工錢的鐵工,為老屋補強結構,才順利落幕。

玉山旅社修繕過程發現二樓木柱已腐朽,改以鋼架支撐,再漆上淡綠色,以融合老屋舊貌;圖片提供/莊坤儒

修繕過程重於結果,見識老屋重生

房子結構穩固後,修繕工作逐漸步入軌道,有半年多之久,余國信每天都應接不暇,忙著接收各方馳援物資與引導來來去去的志工,從掃地、釘釘子、修補屋頂、磨鋸木頭,樣樣從做中學。余國信對前來幫忙的志工,會先為對方導覽旅社身世與定位,並且透過實際觸摸,讓人認識舊建築的獨特工法。像是屋頂閣樓刻意留下外露的「編竹夾泥牆」,可以視為古早的環保綠建材,其製作方式是將沙與黏土揉成土團,加上稻稈、粗糠,再敷上黃麻綑綁固定的竹框,優點是質地輕,且竹編結構相對耐震有彈性,還能吸收輻射熱、調節溫度。

不過,玉山旅社的屋瓦最終並未修復,只做簡單防護。「因為暫時找不到同樣工法燒製的屋瓦,也因預算有限。未來不排除訂製同款屋瓦,修舊如舊。」余國信說。二○○九年八月玉山旅社重新開張,修繕費用總共七十四萬元,另餘下五萬元做為營運金,無形成本是過程中默默付出的熱血志工。

屋頂閣樓刻意留下外露的「編竹夾泥牆」,可以讓人看到古早環保綠建築的作法;圖片提供/莊坤儒

營運/串聯老屋社群,說在地的故事

從相中玉山旅社之初,余國信就堅持延續「旅社」機能,也開放自由參觀,在經營模式上,則摸索過幾種途徑。一開始,余國信擔任二房東的角色,由認識的夥伴團隊經營旅社,販賣公平貿易咖啡,每個月余國信以洪雅文化協會的名義,從經營團隊的營業額提取百分之十,做為往後推廣老屋保存的「公基金」。然而,自開幕以來,經營團隊更換了三回,每個團隊大約撐了一年半,就因不堪持續虧損而終止合作。

三年前,余國信決定自己跳下來經營,跟另兩位友人吳承穎、劉哲瑋輪流掌櫃,嘗試他所謂的「協力經營」模式:每個人既是工作人員也是老闆,共同承擔責任與分攤風險,「工資」是浮動的,即以每月營業額除以每人加總的工時,再以每人工時為乘數計算;掌櫃們共同決議經營上的大小事,例如是否調整關店時間、冬天加賣啤酒等,經營的心態比較像做志工。在未來路上,余國信說玉山旅社將持續發揮創意及社運精神,拓展老屋經營的新思維,讓更多人見識到老屋的重生。

玉山旅社外觀 ;圖片提供/莊坤儒

【購書資訊】
書名:老屋創生25帖
總策劃:陳國慈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

【延伸閱讀】
《老屋創生25帖》新書暨「老房子•新生命」活動開展!探索25棟老屋的場所精神!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65116
《老屋創生25帖》常民視角的老屋再利用/傅朝卿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65542-oldhouse
《老屋創生25帖》池上穀倉藝術館:建築生根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65549-oldhouse

==========================
文字/陳歆怡
攝影/莊坤儒
編輯/鄭?倢
更多老屋相關訊息,請上【建築再利用】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0158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
老屋新生地方創生建築書訊老屋改造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