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

小規模,大改變。從建築展到社會轉型/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By 欣建築2019/05/24
article cover

「2019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國際論壇」國際會議廳入口;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本次「2019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國際論壇」第一場專題演講,主持人孫全文老師分享這幾年來的建築界演變,人們慢慢淡忘建築與社會的彼此之間連結性,然而當我們面對環境污染以及氣候轉變的殘酷當下,居民社會關懷更顯得越來越迫切,並且環保意識的抬頭與社群集體共同營造。
孫全文說:「當代建築的趨向可以分成兩種型態,第一種是把建築看成個人藝術創作的表現,追求英雄式的個人風格,第二種是把建築視為人類集體合作參與營建的過程,為了鄰里社區創造安居的環境,以社會關懷為主要議題。」

孫全文替這場《 小規模,大改變。從建築展到社會轉型 Small scale, Big Change.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for social》專題演講敘述觀點;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特別邀請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Andres Lepik教授,同時也是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築博物館的館長,從建築與設計方面的策展經驗與長期對於建築歷史的研究觀點,與大家談談怎麼從在地居民的關懷透過建築展促進社會轉型的演變。
Andres Lepik談論「建築的社會關懷」;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Andres Lepik說:「我們這次專題演講主題從小規模到大改變,以下分成三個方向從建築在地的重要性、建築師在地的案例到如何把這樣一個知識傳達出去。建築對於當今的社會具有何意義呢?」

首先Andres Lepik分享華麗的高樓大廈的視覺圖像,在這些建築物的背後或許象徵著經濟雄厚的意識形態,當翻開建築的期刊時,發現建築往往是用一種建築設計作品呈現,Andres Lepik問現場的觀眾從這些建築專刊的封面,大家可以猜猜少了些什麼?答案是少了人。

我們發現觀看建築或者建築期刊,都只是現實生活中的冰山一角,然而存在於貧民窟的房子,也是另外一種非正式的住宅,但這也是現實的一部分,生存在貧民窟的居民他們或許不需要建築師也可以蓋房子,Andres Lepik並不覺得這是一個很人性的環境。

Andres Lepik此專題演講演說分成三大重點;攝影/邱佩儀

建築期刊封面;攝影/邱佩儀

Andres Lepik表示建築師應該推動經濟的改變,並且減少貧富之間的社會衝突。接下來的專題講座,他將提出三至四個建築社會關懷的範例呈現我們從未發現的問題。

「2019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國際論壇」活動現場;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首先從Francis這位建築師,在慕尼黑完成學業回到非洲的家鄉Gando村莊,用自己賺的第一筆錢回到村莊蓋第一棟房子,用泥土跟磚來蓋建而不是用鋼鐵與玻璃,並且不用電力。因這一座建築Francis贏得全世界最優秀建築獎之一,他利用這獎金繼續幫非洲Gando村莊裡的這座學校擴建了老師宿舍、圖書館、老師宿舍與女性專區,透過慢慢地募集足夠資金讓它變成校園。

Francis建築師以人性化與社會性的建築作品贏得全球的認同,甚至在德國柏林設立建築事務所。Andres Lepik說:「我在許多的策劃的展覽裡面呈現Francis的作品。有一次觀看展覽的民眾因了解Francis建築師為社會所做的貢獻及努力,民眾主動捐款給Francis建築師,讓他得以在非洲繼續蓋另一所學校。」

Andres Lepik分享具有社會關懷意識的建築實踐;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Francis建築師回非洲家鄉蓋的小學;攝影/邱佩儀

Andres Lepik舉了其他在非洲的例子,位於非洲肯亞Nairbi地區,在這一區裡面住了60萬的人,都沒有乾淨用水環境與排水系統。有一群來自哈佛建築系的學生特地去非洲肯亞Nairbi地區,學生問社區領袖我們身為建築身該如何改變?學生們與社區志工們先清理小河,之後學生們決定蓋社區中心,其中花費2萬美金的錢,學生回到美國後覺得非常欣慰,但是故事還沒結束,他們在紐約收到一些訊息,開啟他們建立與非洲在地建築師合作,幫忙協助蓋建了公廁以及屋頂收集雨水。

這些建築系學生們主動帶來的社會貢獻,不但在當時促進了建築界的國際交流和對於建築使命的展望,我們可以反思其它建築系的大學老師,是否也可以推動這樣的一個專案。慕尼黑工業大學推動談論「建築的社會關懷」專案已十餘年時間,讓學生有機會與社會產生互動,並且學得一技之長。

非洲肯亞Nairbi地區生活環境現況;攝影/邱佩儀

哈佛建築系的學生協助非洲當地居民蓋的活動中心;攝影/邱佩儀

從小規模使用空間改造居住環境;攝影/邱佩儀

Andres Lepik分享在智利Iquique地區透過專業與非專業者「參與式的方式」蓋房子,房子只需要500美元,其中最重要的是需要靠自己能力蓋完。其實在歐洲也存在不好的生活條件,在巴黎的社會住宅,因狀況很糟糕,建築師研究建築結構體,覺得拆掉不夠社會性,因此把建築主體結構保留,建築師在周圍用預鑄工法創建新的立面皮層時,住戶還是可以留在裡面,而且租金也沒有因此提高,這個案例創造了良好的社會連結。

智利Iquique地區的單元組構住宅案例分享;攝影/邱佩儀

智利Iquique地區的單元組構住宅案例分享;攝影/邱佩儀

Andres Lepik說:「我自己不是建築師,我是歷史學者,作為一位策展人與館長,該如何推動社會改變呢?利用展覽作為連結建築與大眾的溝通平台。我選擇專案的標準有12項原則,對我來說專案必需是建築師或者社區共同來推動,而且這些專案需應對當地生活條件,與存在設計及美學的卓越特質。」最後Andres Lepik教授抱持著正面的態度,建築可以改變世界;建築展也可以讓「社會轉型」。

策展人Andres Lepik在MOMA的展覽;攝影/邱佩儀

Andres Lepik《小規模,大改變。從建築展到社會轉型 Small scale, Big Change.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for social》專題演講;攝影/邱佩儀

欣建築前往「2019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國際論壇」活動現場;攝影/邱佩儀

>促進地方思維的人道主義建築師/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謝英俊談「以居民參與為主體的重建」/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台灣建築師的社會探索/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
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編輯、攝影/邱佩儀

更多建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現場直擊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國際論壇建築的社會關懷AndresLepik社會轉型建築策展論壇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