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議題三:鐵道文化資源與觀眾經營

By 欣建築2019/08/29
article cover

「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議題三:鐵道文化資源與觀眾經營;圖片提供/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國定古蹟臺北機廠轉型為「國家鐵道博物館」備受各界期待。本次「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邀請各鐵道資源經營者共聚交流。上午的議程從「建構國家鐵道文化資源網絡」至下午「鐵道文化資源與活化策略」第二項議題,由阿里山林鐵與糖鐵的各家代表分享經驗與共勉,當面臨不同的鐵道文資誕生時的處境與應對策略。

最後,進行本次論壇的壓軸,第三項議題「鐵道文化資源與觀眾經營」,邀請吳漢中總監(社計事務所)擔任主持人,周琍敏執行長(合方創意/前松山文創園區執行總監)、李永生副總經理(臺鐵局附業營運中心)、吳易翰高級專員(台灣高鐵公司公共事務室)、葉晉嘉教授(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系主任)共同參與。


本次論壇記錄將分為三篇,本篇紀錄第三項「鐵道文化資源與觀眾經營」議題:周琍敏李永生吳易翰三組發表、座談、Q&A與綜合討論。

周琍敏「越在地,越國際」/透過創意聚落與在地社群對話
周琍敏執行長(合方創意/前松山文創園區執行總監)分享創意園區經營案例到社群養成,預見觀眾經營能量的方法策略。作?一個空間營運者對於「觀眾」定義,「創意聚落」中的使用者與觀眾開始講述,從分析觀眾是誰、為何需要聚集觀眾、如何聚集、聚集之後衍生運用,與觀眾經營目的性。同時,周琍敏執行長提供創意聚落的國外案例,包含:日本3331 Arts Chiyoda(廢校校舍轉型藝術設計聚落)、日本黃金町(藝術能量翻轉老舊城區),與泰國Bangkok Design Week 2019(推動社區參與導入行銷),分享泰國設計週如何將策展與空間、環境緊密結合,展出與在地職人的共同創作。


周琍敏執行長;攝影/邱佩儀

緊接著周琍敏執行長分享建於1937松山菸廠轉型至松山文創園區(2011)的歷程與策略。作為一個開放式的園區,松山文創園區定位於原創基地,也是創意聚落,讓創作者們群聚、測試製作、排練演出的一個完整平台;成為創意樞紐與產生創意經濟效益場域。在觀眾經營的部分,不斷地考量商業模式、主動參與服務體驗等分析,替群眾創造享受的體驗。其透過類型、方法、內容、空間進行多項的活動策劃,讓場域可以為觀眾創造藝術的價值,計畫性的培養觀眾群,並擴大觀眾參與面向。

李永生「多元經營鐵道觀光」/在地鐵道新型態旅遊
台鐵局132 年的鐵道文化,蘊藏豐富的鐵道資源。邀請李永生副總經理(臺鐵局附業營運中心)發表簡報,台鐵如何在既有的體制下管理78%資產中心與進行28%附業中心服務。本次演講從台鐵的的飲食文化、創意文化、觀光旅遊文化為主軸,分享台鐵局在這三個面向的發展以及與群眾互動的方式。首先介紹附業中心四大核心業務:鐵路便當、文創商品、鐵道旅遊與車勤服務。「以人為本串連鐵道生活,創造軌道經濟新紀元。」李永生副總經理說道。

並且,依據台灣不同地方特色所衍生的鐵道飲食不同的文化發展,例如:宜蘭的櫻桃鴨便當、阿里山特色便當、臺鐵圓形懷舊便當與臺鐵八角形排骨便當等。李永生副總經理分享在台灣的不同區域一天總共可以提供28,500份的便當。同時,透過Line貼圖、社群經營與會員行銷,進行互動開拓多元與創新的鐵路文創商品開發與銷售效益。最後,他分享環島觀光列車、郵輪列車、彩繪列車與藍皮列車的服務,發揮臺鐵旅遊的魅力及促進鐵道文化資產活化。

李永生副總經理;圖片提供/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李永生副總經理;攝影/邱佩儀

吳易翰「持續深化高鐵品牌形象,整飭典藏文物」
台灣高鐵速鐵路於2000 年3 月動工,2007 年1 月5 日 正式通車,帶動了台灣的第三次空間革命,為近90%民眾居住的台灣西部,提供了優質便捷的鐵道運輸,實現了一日生活圈的願景。邀請吳易翰高級專員(台灣高鐵公司公共事務室)發表台鐵高鐵文史庫房創生與搬遷,從草創期(2003-2004)、大園時期(2004-2007)、燕巢時期(2007-2016)至高鐵探索館述說起。分享如何透過文物調查與蒐集,整飭台灣高鐵文物保存。

吳易翰高級專員;攝影/邱佩儀

在2003年10月16日,奉殷琪前董事長指示,在草創期時開始針對高鐵沿線路段有關歷史標的「人」與「物」等資料搜集,奠定日後高鐵文物保存基石。在大園時期大量納集之興建期文物,並委任專業整飭團隊以符合西方文物保存原理的整飭技術,讓高鐵文化可以永續發展。

燕巢時期基於文物整飭與環境之需,將4000餘件文物搬遷至桃園厚生庫房的高鐵探索館(2017),並舉辦行動探索館以台中以南各展示點,與北部的新竹展進行分工,增加民眾對高鐵的正面印象,進行更深度更廣泛的接觸。並展望未來,仍持續每年辦理文物徵集與整飭作業,紀錄高鐵與台灣社會與經濟共同成長的點滴,留給未來的世代共享。

Q&A 3第三場「台灣鐵道文化資源座談交流」活動現場;攝影/邱佩儀

主持人吳漢中;攝影/邱佩儀

與談人葉晉嘉教授(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系主任):
「一個有系統的鐵道文化資產,對於文物的保存是重要的。」葉晉嘉教授說道。第一個提問請教周琍敏執行長,針對南北部「群眾經營」的特性,是否存在著差異性?第二個提問請教李永生副總經理文創商品的部分,臺鐵有沒有可能針對文創商品,透過故事性去行銷包裝的計畫。第三點提問請教高鐵的館藏空間與品質管理,有沒有考慮跨界與鐵道迷及民間收藏家做橫向的連結。

葉晉嘉教授(圖中);攝影/邱佩儀

觀眾綜合提問:
「請問臺鐵的文創商品是否可以建立專門網路平台,提供報廢的物件讓鐵道迷收藏?台灣的鐵道便當是否可以做到像日本鐵道便當盒一樣,擁有多元與多樣性的便當外觀設計嗎?」

觀眾提問;攝影/邱佩儀

吳易翰高級專員(台灣高鐵公司公共事務室):
「高鐵以探索館作為集合資源的重要平台,以及透過導覽簡介傳遞給訊息至大眾,並教育鐵道熱愛者對於收藏文物的基礎知識等。」

周琍敏執行長(合方創意/前松山文創園區執行總監):
「針對南北部觀眾的特性,南部展覽的多元性相對於台北較少一點,但並非南部的觀眾不需要,需要逐漸養成各地區文化能量。期待臺鐵將來有材料室,對於創作者是一個很好的資源,依據材料與故事內容,透過重置、再製的設計創意,產生新的生命。」

李永生副總經理(臺鐵局附業營運中心):
「臺鐵在包裝商品時,都會思考其商品背後的文化歷史故事,傳遞有溫度的文創商品。針對鐵道廢棄的文物,進行回收再利用與開發,這是很好的建議,會將此項建議帶回單位做報告。臺鐵因屬公營事業單位,關於台鐵的便當,除了米之外,便當一律採用在地食材,並且一直不斷地考量減少碳足跡。」

文化部陳登欽主任秘書總結:
謝謝各位與會講者與出席單位,參與本次活動,創造很重要的社會溝通及對話的平台。同時,也是另一種策展模式,透過議題的設定、講者的安排、論壇的流程等。最後,「博物館是一個當代性的博物館」陳登欽主秘說道。如果博物館沒有累積過去的內容,回應當代性。然而,這樣博物館其實就是一個過氣的博物館。

本次交流論壇,傳遞大眾對於博物館經營的愉快想像。在時代變遷下,「鐵道」承載著激勵人心、療癒、鄉愁、愉快、悲傷等回憶。這些對於博物館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文化資產。透過博物館場域、社會溝通及對話、文物收藏、講故事、展覽與觀眾的互動,進而凝聚人民的記憶跟感情。

陳登欽主任秘書提及,最近香港反送中的事情,看見特別的訊息。在香港捷運站進出口處,擺放現金與八達通卡或者乾淨的衣物,讓反送中晚歸的孩子,可以避免被紀錄身份。這些非常感人的故事,都是息息相關的,然而過一段時間後,這些都會凝聚成國民記憶。

最後,陳登欽主任秘書表示,在台灣的鐵道文化裡頭,也承載著許多動人的故事,需要全民一起協助,建立凝聚當代台灣回憶共識,邁向未來的載體。

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總結;攝影/邱佩儀

「台灣鐵道文化資源座談交流」活動現場大合照;圖片提供/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國家鐵道博物館「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活動側記】
> 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議題一:建構國家鐵道文化資源網絡

> 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議題二:鐵道文化資源與活化策略

> 臺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議題三:鐵道文化資源與觀眾經營

【延伸閱讀】
> 臺北機廠「北廠.北敞-鐵博公民星期日」共好共享,喚起社會關注

> 「拼火車:臺北機廠職工生活展」科技藝術混合實境,呈現「拼」生活的時代意義

> 打開臺灣鐵路的黑盒子/臺北機廠露天吊車臺概念設計展覽「機械時代的失物招領」

【延伸資訊】
> 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園區(籌備中)官方網站

==========
圖片提供/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撰文、編輯/邱佩儀
攝 影/邱佩儀、吳宜晏
更多作品及活動訊息,請上【欣建築-建築再利用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台灣鐵道文化資源交流論壇國家鐵道博物館鐵道文化資源觀眾經營吳漢中周琍敏李永生吳易翰葉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