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建築不該只是這樣,探索屬於台灣的價值/專訪廖偉立建築師

By 欣建築2019/09/18
article cover

廖偉立建築師行走於開幕前的《雜木林進路》展中;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攝影:魏惟)

日期:2019.8.31
地點:上海和平飯店
受訪:廖偉立/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始人
訪談:王進坤/欣建築主編

1955年出生於苗栗通霄的廖偉立建築師,成長於資源匱乏的年代,經歷台灣戒嚴時期(1949-1987)的壓抑及解嚴後的開放,及九零年代台??淹?目的黃金?期,為追求心中理想近40歲時毅然遠渡美國再深造,1999年返台卻遇上台灣經濟衰退,而無處展長才,沉潛期間大量閱讀台灣土地的歷史資料,而提出「雜木林」概念。2003年完成的東眼山公廁雖然體積小、造價低,卻顛覆專業界的認知,而一戰成名。回頭觀察其近二十年的建築實踐,「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可說是其人生寫照,今日已成台灣獨樹一格的重要建築師。

2018年初廖偉立於台北科技大學,舉辦個人建築展《造化:廖偉立的建築》(後簡稱造化),策展人王增榮認為廖偉立的特質是「能將不同層次的事情混雜在一起融合處理」,在策展團隊不變之下,經過一年的籌備跟密集討論,2019年秋季移師台中舉辦《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後簡稱雜木林進路),試圖更廣且深入的探討廖偉立的建築核心。在開展前,欣建築邀請廖偉立建築師現身說法,從第一人視角談自己的建築實踐之路。

自然環境是老師
苗栗通霄位於台灣西北部,氣候溫和多雨,靠海屬於丘陵地形,並有被作家七等生稱為沙河的通霄溪及多為石頭的南勢溪流過。幼時廖偉立喜歡赤腳踏在颱風後的河床上,鬆軟泥土的觸感,是他對台灣土地熱愛的起點。他回想幼時家境不好,住在用竹籬笆夾泥牆建造的房子中,剝落的泥牆能看到內部竹子的結構,而明白建築的結構關係,手巧的母親會用隨手可得的材料修補竹牆、窗戶,使他瞭解只要會觀察環境並動手做,靠自己也能完成房子,故年僅十歲時他即在自家旁的尤加利樹就蓋了個小屋。

除對環境的感知及動手做建築之外,廖偉立自小喜歡畫圖及讀唐詩,養成繪圖跟寫詩的能力,被問及為何喜歡?他表示詩雖簡短卻能傳達意境,言簡意賅將對人生、環境的感受清楚表達,繪圖則是能直觀的將當下的想法快速呈現,來跟人溝通。而這兩個自小熟悉的工具,對廖偉立後來思考跟呈現建築有很大的影響。

苗栗通霄一景;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應與土地緊密扣合
國中畢業後,為學習一技之長賺取家用,他選擇北市高工(今大安高工)建築科,砌磚、木工、敲混凝土等技術訓練,不但對建築及材料有了初步的認識,也玩出了興趣,而立志要當建築師。高工畢業後考上台北工專(今台北科技大學),當時台北工專已不只訓練技術也重視設計,邀請多位優秀建築師擔任老師,其中就包括戰後第一代建築師王大閎,但該時期廖偉立對設計仍很懵懂,不清楚建築深層的意義是什麼。

工專畢業後廖偉立先當兵,退伍後因工專學分不足以考建築師,因而插大考上淡江大學(後簡稱淡江)建築系。淡江的學風自由,加上淡水地理環境獨特,有山、有海、有河、有人味,課餘時間他跑遍整個淡水周邊,用速寫將市場、廟宇、渡船頭等風景一一記錄下來。除環境外,淡江的王淳隆及李俊仁兩位老師是重要推手,讓他知道該如何做設計。因對淡水土地的熟悉跟理解,在畢業設計中他以淡江渡船頭為題,呈現建築與基地環境的關係,拿到全年級第一名,也讓他確立建築應與土地緊密扣合的設計核心。當時客座評委郭中端老師(中冶環境造形顧問主持人),更稱讚他的設計能力已與日本早稻田大學最優秀學生不相伯仲,也埋下他出國念書的遠因。
淡江畢業設計第一名作品模型照;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不該只是這樣
淡江畢業時廖偉立已經28歲,雖有繼續深造的目標,但現實面讓他決定先進入實務界工作,在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工作九個月後,再進入潘冀建築師事務所工作,這一待就是八年。忙碌的工作並未減低他對建築的求知欲,他指出「在李先生那學習到思考建築的格局,而在潘先生那則是受到紮實的實務訓練,包括施工圖跟工地等,雖然充實但我覺得建築不該只是這樣。」因此決定深造考取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後考取建築師證照,仍回到潘冀事務所工作並在東海兼課,而認識同在東海教學的徐純一及季鐵男兩位老師,時常討論建築的可能。

當時他在國內設計的都是私人建案,無法給予成就感使內心徬徨,加上看到海歸派如黃聲遠、邱文傑等建築師的實踐,給他很多刺激。在一個契機中,徐純一介紹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建築與規劃學院的老師Dougalus Darden給他認識,「Darden當時抓著我的手描繪了一張圖,並直視我要我脫掉外殼,我覺得他看到我內心的渴望,就下定決心要去美國跟他學建築。」廖偉立說道。可惜兩年後Darden因血癌過世而無法達成,但出國念書的慾望已在心中燃起,不過他並未前往丹佛分校,而是將目光轉向學風更加自由的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

那時廖偉立已近40歲,但仍決定挑戰自己,破除身上的框架,在國外求學期間最衝擊的是突然發現自己不會設計了,台灣求學期間都是排名前列的他,卻被Eric Owen Moss(美國結構主義建築師)給考倒,當時題目是設計以色列博物館,但他不認識以色列這塊土地而無法下手,書面資訊也無法給予設計的養分,因而省思土地跟建築的關係,並決定畢業後要回到台灣,將所學貢獻給這塊土地。

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時期作品;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時期作品;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只要第一次出手對,其他只是枝微末節
1999年畢業返回台灣的他,碰上經濟衰退找不到工作,先在台中虛耗一年,到台北開業兩年也未能有穩定收入反而負債,只好再將事務所遷回台中,當時邱文傑、黃聲遠等建築師已開業近十年,在業界、學界皆有一定知名度,而他卻是從零開始,心中難免不安。在這段低潮期,廖偉立大量閱讀台灣的文史資料,從中建立了自己的觀點「雜木林」,也奠定之後的創作路線。

台灣身處亞熱帶緯度,具有雜木林多元共存的林向,也反映台灣土地所面臨的各種事件,政治經歷多次片斷的變遷、交替,並融合了多樣族群,展現出類似連續/不連續、生存/競爭、融合/分裂、主流/非主流、合作/對抗、相依/分離的多元複雜面貌。因而醞釀出獨特的生命力,那是多變而不安、草莽而不確定的、充滿著強烈衝撞既有體制的力道,活潑的生機隱含著未完成的未來。
雜木林/廖偉立

廖偉立的設計論述;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雜木林」成為廖偉立建築思考的核心,並賦予在建築實踐之上,當時他參與新竹觀霧遊客中心的競圖未獲評審青睞,卻因努力的態度被承辦看見,主動問他:「有個小案子雖然造價及設計費低,你要不要試試?」他欣喜接受並認真的思考跟設計,結果該案成為他重要的作品,也就是東眼山公廁(2003),完工後更獲得日本SD設計獎,開始受邀展覽,並被國外期刊報導,才逐漸打開業務。

公廁後廖偉立雖漸有知名度,但能接觸的項目量體仍不大,其中「橋」設計是關鍵的一條路線,包括王功橋、交大景觀橋(未興建)、苗栗銅鑼橋、板橋人行陸橋、北港女兒橋等,他藉由這些項目不斷磨練自己的設計心法。廖偉立表示早期作品因剛回國,尚未沉澱因此常用本能出拳,形式比較直接,但若細讀「橋系列」雖看似直接造型強烈,都是經過仔細思考後的出手。廖偉立設計的第一步,是回到該類型的根本去重新思索可能性,再將該類型重新定義,因此「橋」不會只是橋,同時是景觀、是雕刻、也是裝置,再將其整合在一起發想,其他類型包括遊客中心、美術館、教堂等都是從這一步開始。

雲林北港女兒橋;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雲林北港女兒橋;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必須有自明性
「雜木林」作為設計核心,除重新定義類型外,還有幾個重要的元素,包括「路徑」的建立,「地景」的回應等。建築佇立在土地之上,必然需要跟環境對話。廖偉立指出:「基地環境同時是助手也是對手,設計者必須要去定義基地。且都市樣貌複雜且限制多,但不一定是壞事,反而能激發新的想法。建築不需要壓過周遭環境,而是必須有自明性(identity),在城市或曠野這個大舞台中有個角色。」

其中代表作品即是位於台中繁雜市區的「救恩堂」,身為有神論者的廖偉立,自小就常去天主堂玩耍,因此宗教的圖像早已深埋心中。在重新思索教堂定義跟其機能後,他得出教堂不該只是教堂,也該是社區的活動中心,更是人們心靈的7-11,必須回應現實來與城市對話,因此將教堂的低樓層設計為連接城市的中介空間,對都市開放來連結周邊巷弄。再透過教堂內的路徑安排,使來訪者脫去世俗紛擾的外在,在緩步往上的行走中使心靈沉澱,最後抵達主堂。雖然聽來感性,但其實符合理性,因主堂為容納眾多禮拜教徒,需要大跨距結構,放屋頂層不但符合結構系統,並如聖經所說「上帝的殿是建在高處」。

而即將完工的「礁溪長老教會」則是另一種不同的基地樣貌,處於既非城市,也不是郊區的位置,自然環境多強風及大雨。而現實條件裡,基地前後有兩米多的高差,旁邊為黃聲遠建築師的經典作品「礁溪戶政事務所」(2005),其建築外型是實體不規則的折線。面對如此複雜的基地環境,廖偉立透過重新定義基地、建築類型,將建築往另一邊靠,用體塊構成的虛折線來與礁溪戶政所的實體折線對話,為解決前後高差,將一層樓高提高一米二,並透過方盒子的圍塑創造類洞穴的半開放中介空間,不但聯通礁溪路(前)與礁溪街(後),也成為遮風躲雨的舒適空間,來作為周邊鄰里的活動場所。

宜蘭礁溪長老教會模型;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宜蘭礁溪長老教會;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宜蘭礁溪長老教會;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宜蘭礁溪長老教會草圖;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宜蘭礁溪長老教會;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宜蘭礁溪長老教會;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走自己的路
2018年由評論家王增榮策展的《造化》,將廖偉立的作品進行整理,拆分成三條主要軸線「教會空間」、「橋」、「美術館/展覽館」。當被問到三條路線時,廖偉立表示自己不會刻意整理路線,因不小心就會框限自己,而是保持開放的態度,進行不同的嘗試來深化自己,認為展覽的意義是「反省」,藉由策展人的目光重新審視自己,並指出與策展人針對展覽的來回討論過程,更為重要。

廖偉立更點出曾合作過的兩位評論家、策展人阮慶岳、王增榮的不同(註1)。阮慶岳曾為執業建築師,瞭解建築業界生態,其敏感度夠高並博學,加上文學造詣佳,讓其不只從建築的角度去審視建築,提供的觀點更廣也更具意象。王增榮則具有建築史背景,有完整的建築史觀,加上長期關注國際建築發展,並前往實地考察,能從建築史的角度給予建議。整體來說阮慶岳較為感性,王增榮雖相對理性,但也有屬於自己的感性,也因兩人有各有所長,在交流時挑戰非常全面。「他們讓我時時警惕跟反省,要走自己的路,不去模仿學習他人。」廖偉立說道。

而此次《雜木林進路》是在《造化》的基礎上往前,王增榮將他對廖偉立設計風格的轉變,以2009年完成的台中救恩堂為分水嶺,分為「前救恩堂」跟「後救恩堂」時期,並將未完成的紙上建築,也一併納入展覽討論。透過王增榮的目光跟歸納,廖偉立也自承確實有趨向內斂的傾向,但也指出影響的因子非常多,業主的喜好有時就是不可抗的原因,加上早期作品功能較單一,能較具實驗性,後期包括遊客中心、教堂、美術館,功能需求複雜,因此當設計的概念轉化到建築體時,必須在結構、構造、材料等的關係統合上找到平衡點,雖然內斂但也回應「雜木」近看野性十足,但拉遠卻又彼此共融的樣貌。

《雜木林進路》展;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雜木林進路》展;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比業主看到更多,而非只是滿足需求
被問到如何跟業主溝通建築時,他舉位於台灣板橋台灣藝術大學(後簡稱台藝大)內,正在進行的台藝大藝博館(原有章藝術博物館)為例,因校內原本藝博館建築已老舊不符合需求而舉辦競圖,廖偉立在國內眾多設計好手同場競技下脫穎而出。他表示審查評委將近三十位,都是校內的教授,每個人的意見都不同,但評委們共同想把建築做好,期待藝博館不只是校內的展覽空間,更要成為該地區的文化核心,因此他從這個角度著手,經檢視校園環境及基地後,他大膽的將舊建築拆除重新設計,將原本一分為二的廣場重新串聯,來回應周邊擁擠凌亂的環境。為達到地區的文化核心,以「大樹」的意象出發,並延伸到皮層設計,不但處理造型同時也解決通風、採光等問題,雖然舊建築被拆除,但刻意保留重要物件,來運用在新建築之上。業主原本要求新建物需比既有半圓形建築矮,但他認為博館若要扮演校園及地區的文化核心,應該是被彰顯,而提出相反意見與評委討論後也獲得同意。

「我不期待能跟業主氣味相投,但只要是有誠意的業主,不論提出怎樣的需求都是好事,只要他想把案子做好,那都是很好的挑戰跟對話,就怕沒心、不誠懇。」廖偉立說道。

台藝大藝博館模擬圖;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藝大藝博館模型;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藝大藝博館草圖;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藝大藝博館草圖;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藝大藝博館模型;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藝大藝博館模擬圖;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傳承不在形式,挖掘自己的主體性
綜觀台灣建築史,每位建築師都像野武士般各自在戰場上努力,專注自己的建築實踐,而少打團體戰及傳承建築理念給年輕工作者,但近年已逐漸改變。其中黃聲遠建築師主持的田中央團隊可說是最為積極,並已看到成效。當談到這個議題時,廖偉立表示傳承確實重要,也期待年輕工作者能夠受到他的啟發,但傳承不在形式跟表現,而是願意去理解台灣的土地、人文、文化,從中挖掘出自己對建築的觀點。為此《雜木林進路》以關注台灣的土地人文,以及設計具有獨特性兩大方向,邀請多位年輕建築師及學者與其對談,包括曾在廖偉立事務所工作十年的陳俊言+陳瑞笛(原典建築)夫婦,以及漆志剛、朱弘楠、謝宗哲、羅曜辰及王?等年輕工作者。

而追問怎麼看待每位年輕建築師時,他表示羅曜辰具有很好的敏感度,正在建立屬於自己的美學,但是否已經找到,還需捫心自問。王?的室內作品精彩,但明顯受到日本建築師的影響,雖然搶眼但需要小心。朱弘楠的敏感度跟美學很好,期待他做公共建築。最後追問陳俊言+陳瑞笛夫妻時,他想了一下,表示看到他們的企圖,但明顯還處於摸索階段,祝福他們找到自己的路。

接著他話鋒一轉,指出台灣新生代建築師,受國際建築風格的影響太大,普遍未找到屬於自己的路,期待他們從台灣土地的特質出發找到自己的主體性。也感嘆年輕人相較過去浮動許多,願意下決心學習的人越來越少,常常馬步還沒蹲穩就想獨當一面,並強調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紮實的把事情做好,再來是靠個人的修行累積,並維持對建築的熱情,若刻意的用商業手法操作是本末倒置,就算紅了也只是一時虛名,站得穩才能走得遠。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進路後的下一步
不少人鼓勵廖偉立邁出台灣,將源自台灣的設計價值帶到國際,他直言關鍵在作品夠不夠好,是否準備充足,若作品夠好一切水到渠成,不然汲汲營營也只是一場空。強調要在國際上立足,必須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性,越在地才越國際,也才能與國際對話。並表示今日受到資訊傳播技術發達的影響,改變了建築行業,有建築師如同遊牧民族,同時在世界各地進行設計跟建造,也有建築師長期深耕家鄉,如格倫?馬庫特(Glenn Murcut)、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等。廖偉立認為不論游牧型或是深耕型,其實最好的作品還是在自己國內,即是因為熟悉自己生長的土地。最後他指出沒有哪一型比較好,還是要看每個人自己的造化,有沒有找到自己。

當被問到還想設計哪種類型建築時,他笑說全都想嘗試,但若真要說的話,人生最後一站的「墓園」,以及「修行空間」是他最想嘗試的。因「墓園」是生者跟逝者對話的空間,「修行空間」則是藉場所讓人的心靈安定尋找自我。兩個類型都在思考並處理環境氛圍,非常具挑戰。

大師不是偶像而是對手,要PK較勝負
廖偉立非常欣賞跟敬佩建築師路易斯?康(Louis Kahn),因為他不從形式、符號去思考建築,每次出手都能準確塑造出令人感動的空間場域。而彼得?卒姆托則是當代最佩服的建築師,節制不亂接案子,因此作品重複性不高,專注每個項目,雖然作品的結構、構造、材料都不一樣,但卒姆托態度皆是一致,很能掌握到不同項目的本質,做浴場就是浴場,做教堂就是教堂。但大師不該是偶像,而該是對手,創作者要有這個態度才能讓自己不斷往前。


最後被問到,打算做到幾歲退休時,他不假思索:「做到死為止」。

《雜木林進路》展;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雜木林進路》展;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雜木林進路》展;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註1.廖偉立曾受阮慶岳邀請作為展覽藝術家,參加位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黏菌城市:台灣現代建築的本體性》(2002)、《城市謠言:華人建築 2004》(2004)。王增榮則是擔任其兩次個展的策展人,分別是《造化:廖偉立的建築》(2018)及《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2019)


建築師簡介
廖偉立/立.建築師事務所(AMBi studio)主持建築師
廖偉立建築師;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出生於台灣苗栗縣通霄鎮,東海大學研究所建築碩士、美國?SCI-ARC 建築碩士。為台灣註冊建築師、大陸一級註冊建築師(2009)。

曾獲日本SD Review年度獎多次、中國WA建築佳作獎、評委會特別獎、台灣建築獎首獎等。並獲邀參加日本東京、大阪SD Review年度獎展覽、2004當代華人建築展(台北)、2005深圳建築雙聯展(深圳)、2006北京建築雙聯展(北京)、2007年亞洲建築真實論壇參展(新加坡)、2008香港深圳雙城雙聯展(香港)、2009 Sketch up建築師手稿展(台北)、2012第十三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地理啟蒙》、2016 IFRAA宗教建築獎展覽(美國賓州)。建築個展包括2018《造化:廖偉立的建築》、2019《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展覽資訊】
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日 期:108 年09 月14 日-11 月06 日
> 地 點: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雅堂館AB
> 策 展 人:王增榮(比格達工作室主持人)


【系列活動】
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延伸閱讀】
>《雜木林進路 :廖偉立的建築》展現「艱澀」的建築美感

>廖偉立/用對世界的理解做建築,而非為創造而創造

>藉《造化》談廖偉立建築中的各種可能/王增榮

==========
撰  文/王進坤
資料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校  閱/鄭?倢


更多作品相關訊息,請上【欣建築-人物專訪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AMBi studio廖偉立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雜木林進路造化基地台灣建築台中救恩堂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