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維多利亞大道」及「弗里德里希大廈」-十九世紀後的擴張與現代化建築

By 欣建築2019/12/30
article cover

雖然維多利亞大道的結構類似一個溫室,但是商店內部的裝潢十分豪華,為遊客提供了舒適的購物環境;圖片提供/典藏藝術家庭

維多利亞大道英國倫敦(約瑟夫.帕克斯頓,1855年)

超大規模玻璃天頂廊道與鐵路

十九世紀上半葉,倫敦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都市。身為廣袤帝國的首都、全球重要的港口,以及無數貿易、製造公司的根據地,倫敦的人口數在1851年時達到了250萬,此後每年逐年增長。通勤上下班的族群也越來越龐大。根據估計,光是以步行方式通勤的人數就有20萬人,這還不包括搭乘火車、公車的通勤人口。龐大的通勤族群造成了嚴重的交通問題,壅塞處處可見。據說,當時經由公路從帕丁頓(Paddington)前往滑鐵盧(Waterloo)所花費的時間等同於搭乘火車從滑鐵盧前往布萊頓(Brighton)的時間。另外,諸如1851年的萬國工業博覽會(Great Exhibition)等大型活動吸引了數百萬的遊客,又使得交通堵塞的情況雪上加霜。

萬國工業博覽會之所以獲得成功,部分的原因是舉辦的地點—水晶宮(Crystal Palace),水晶宮是一座由工程師約瑟夫.帕克斯頓所設計的玻璃暨鐵製新穎預鑄建築。帕克斯頓是位非常傑出的人物。在職業生涯初期,曾經擔任過園藝師,在這段期間,他開始對設計大型的溫室產生興趣,因為興趣所致,帕克斯頓最終變成了一位玻璃暨鐵製結構的專家。水晶宮便是有史以來最雄偉的玻璃暨鐵製建築。帕克斯頓在心中盤算,他可以設計一個類似的、甚至更大型的玻璃暨鐵製結構來解決倫敦的交通問題。

克斯頓廣獲好評的水晶宮展現了玻璃與鐵的潛力,他提議用來打造維多利亞大道的正是上述材料;圖片提供/典藏藝術家庭

帕克斯頓的想法是打造一條環形的廊道,結合街道、購物商場以及鐵路,從沼澤門(Moorgate)延伸到維多利亞再回到原點,環繞著市中心綿延11英里(17.7公里)。這條大道將以玻璃與鐵製成,這也就表示,它和水晶宮一樣都可以由預鑄的部件組合而成,這些部件不必在現場製作,可以在建造商需要時再進行交付。這個架構的核心建物是一條寬闊的大道,上方108英尺(33公尺)高處覆蓋著玻璃製的頂蓬。兩側的騎樓內有商店,上方有房間可作為儲藏室或公寓使用。

商店外則是一條鐵路,帕克斯頓建議將其建為兩層,一層讓火車停靠,另一層則為列車使用,乘客可以搭乘列車進行短程旅遊或者自在地在城市中穿梭。針對穿過住宅區的路段,例如西倫敦,帕克斯頓則建議在兩側興建住宅而非商店,他還為此研擬出一份計畫。

為了向君主致敬,這位工程師把他的提案命名為「維多利亞大道」,並且繪製了一張大道的路線圖。這條壯闊的大道環繞著倫敦市區,連接了所有主要的鐵路車站(滑鐵盧、維多利亞、帕丁頓、馬里波恩、尤斯頓以及國王十字車站),其路徑與今日的倫敦環線有幾分相似,不過這條大道延伸到了泰晤士河以南,並且還有一條連結滑鐵盧與皮卡迪利圓環的支線。

維多利亞時代中期的樂觀,再加上倫敦交通的龐大壓力,帕克斯頓的恢弘計畫被認真地看待。1855年,他把該計畫提交至下議院負責審查倫敦交通的專責委員會。該計畫獲得許多正面的評價,女王與王夫也十分支持。

瀏覽帕克斯頓的路線圖,我們可以瞭解維多利亞大道所擬定的路線,其從海德公園到倫敦市中心形成一個環形。該計畫的規模與現代地下系統的環線相似;圖片提供/典藏藝術家庭

就算只討論交通建設,維多利亞大道也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提案。但它的優點並不僅止於交通。馬匹頻繁地往來讓倫敦的街道變得骯髒不堪。這樣的環境對行人來說非常不友善,尤其是穿著長洋裝的婦女。要躲避下雨、閃避馬匹、躲開難聞的障礙物,還要注意錢包或者口袋有沒有遭竊,對當時的人們來說,購物簡直是種折磨。這項計畫並非萬能,但是增建的鐵路可以減少馬匹,行人也會因為有了遮蔽而更加舒適,不僅行走的空間開闊了,也能夠免於日曬雨淋。根據帕克斯頓的提案,甚至連冬天時加熱大道使其保持溫暖都有其可行性。

這個結構也十分容易保養。玻璃屋頂會面臨雨水的沖刷,帕克斯頓提議在外部包覆磁磚,這種材料在維多利亞的城市中越來越普及,其擁有類似「自潔」的特性。鐵路則具有雙重用途,白天搭載旅客、夜間運送貨物,另一項迫切的需求因此得以緩解。

整個計畫最大的難題便是支出。帕克斯頓所估算的支出大約在3400萬英鎊左右。這是一筆鉅額的資金—約等於今天的30億英鎊。帕克斯頓認為資金可以透過稅收或私人投資的方式來籌集,他反對向民眾收取火車或者其他設施的使用費。帕克斯頓很具說服力,他的工程技藝也經得起考驗,人人都目睹了水晶宮的成功。現在,他提出了一個常設的計畫,若是建成,倫敦將一舉榮登世界上最繁榮、最便利、最現代化的城市。從這樣的觀點切入,似乎再鉅額的支出也是值得的。

然而,審閱帕克斯頓計畫的專責委員會沒有權力管理建案。因此,另一個組織於1856年成立—「大都會區工務委員會」,該委員會將實際負責管理城中的工程與建案。但是,直到多年之後,這個委員會的職權範圍以及預算才最終被確立下來。

到了委員會開始運作時,倫敦卻又面臨一項更為迫切的問題:需要一條能夠紓解泰晤士河廢棄物的下水道。這個問題隨著人口的成長而逐年惡化,嚴重地威脅到市民們的健康。工務委員會開始運作的當下,這是最亟需解決的問題。因此,委員會的工程師約瑟夫.巴澤爾傑特獲命為倫敦建設下水道網絡,在這個重大程度不亞於維多利亞大道的計畫面前,帕克斯頓的環形大道被永久地擱置了。

弗里德里希大廈德國柏林(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1922年)

滿覆玻璃的晶體摩天大樓

透過這張拼貼的照片以及建築師的設計圖,我們可以清楚看見密斯玻璃摩天大樓亮麗的外表與周圍十九世紀的柏林建築形成鮮明的對比;圖片提供/典藏藝術家庭

1922年,德國出現了一種前所未見的摩天大樓。德國建築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所設計的弗里德里希大廈不是方形不是長方形,也不是圓形的。它呈現出獨特的晶體形狀,並且覆蓋著閃亮的玻璃。提議興建的地點在柏林,與古典風格的傳統低矮建築比肩佇立,若是完工,這座建築勢必會引起一場轟動。但是,因為太過前衛,它終究沒有完工,雖然沒有完工,密斯的絕美設計始終縈繞在大樓建築師們的心頭上,影響著他們的作品。

故事要從1921年說起,當時一家新公司—塔屋公司(Tower House Company)宣佈了一場柏林新辦公建築的設計競賽。地點是弗里德里希火車站旁的一塊三角形土地,競賽所要求的是一座263英尺(80公尺)高的建築,並且必須附上一份確切計算可用面積的清單。這場競賽提供的獎金相當優渥,除此之外,它對於建築師們還有另一方面的吸引力:它的地點十分知名且大型建案寥寥可數。

在密斯眼中,這次的競賽是一次極佳的機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他主要為一些中產階級客戶設計別墅一類的古典風格小型建築。隨著戰爭結束,有一批建築師開始認為建築應該要重新開始、重回基礎,不要再依賴十九世紀流行的古老建築復興風格,密斯也在這群建築師之列。

參加塔屋公司競賽的144名建築師,針對這塊頗具挑戰性的三角形土地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計畫:其中不乏各種圓形、三角形以及星形的設計,也有許多人採用古老風格的裝飾。不過沒有任何一位建築師使用了整塊土地,理由也容易理解:填滿整塊土地自然光也就無法觸及建築的中央。建築師們有一個不成文的法則:任何一位坐在辦公室裡的人與窗戶的距離都不應該超過25英尺(7.5公尺)。

在這份平面圖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出建築師是如何規劃建地(三個相連的部分),還可以瞭解在桌子離外牆不遠的情況下,他是如何讓自然光映入建物內部;圖片提供/典藏藝術家庭

密斯想出一個辦法讓更多的光線照入建築內部,同時也充分利用建地創造出最大的面積。他的計畫別出心裁,包括三個於中心相連但是以天井為界的楔形。這樣的手法不只巧妙,能夠獲取更多的自然光,也讓這座建物擁有獨一無二的晶體外形。沒有任何其他的建物擁有如此尖銳的頂角,沒有任何其他的建物在平面與空間以及外觀的結合上如此天馬行空。

然而,真正讓密斯的摩天大樓獨樹一格的是:它沒有傳統的牆壁。整體的鋼質結構,由上至下,完全以玻璃覆蓋。這樣的設計前所未有。參加這場柏林競賽的德國建築師們在芝加哥以及紐約的摩天大樓上尋找靈感,這些大樓的鋼架構被隱藏在磚石之下。某些建築有著巨大的窗戶,但是這些窗戶一定裝設在堅實的周邊架構之中。這些大樓還具有若干特徵,例如鋪墊層上的柱基、裝飾性石製框架中的大門以及古典或者哥德式風格的裝飾。密斯揚棄了上述所有特色。

密斯這種玻璃包覆的晶體形式,可能是透過觀看一張摩天大樓施工中的照片而誕生。密斯對於照片中的鋼質結構及其工程技術十分讚賞。他將該架構的特色與傳統摩天大樓的磚石覆層進行比較:「只有在施工中時摩天大樓才表現出大膽、結構性的特色,矗然聳立的框架讓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另一方面,當門面其後被磚石覆蓋,這種印象便消散殆盡……」用密斯的話來形容,當摩天大樓的結構被空虛的裝飾掩蓋,那是一種「毫無意義並且瑣碎的雜亂」。

這位建築師也從功能主義的觀點來證明他的設計理念—建築法則認為,建築的形式應該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而定。從功能主義的角度來看,玻璃牆以及晶體狀能夠讓大量的自然光照入內部,也能夠讓面積最大化,這樣的設計是十分合理的。就這些方面來說,這個設計無疑是成功的。即使把大樓極高的樓高(為了讓更多的光線照入、也為了減少樓層數)列入考量,密斯的大樓面積仍然多於他的競爭對手。形式上的革新、外觀上的絕美、功能性上的根據,這棟大樓堪稱建築上的一大成就。

但是密斯最終並沒有贏得這場競賽。他的設計太過奇特,因此並未獲得評審的青睞,其他諸如胡戈.哈林(Hugo Häring)以及漢斯.普爾希(Hans Poelzig)等人所提出的設計也非常出色、樸素且十分現代化,這些作品令人印象深刻,但同樣未能獲獎。評審們更喜歡一棟十五層高的低矮磚造建築,不過這個計畫最終也沒有實現。直到數十年後,馬科.博朗(Marc Braun)於1992年提出了一份圓曲的設計,該地點才終於進行全面地重建。

經過建築師的改良,這份設計有著彎曲的牆面,比原本的弗里德里希大廈還高,但是使用相同的玻璃覆層,所利用的凹凸交互效果也相同;圖片提供/典藏藝術家庭

評審以及大部分的評論員都沒有針對密斯的設計作出特別的褒揚或者評論,但密斯也沒有讓這座玻璃摩天大樓就此煙消雲散。1922年,他在《晨曦》雜誌上發表了弗里德里希大廈的設計以及改版設計。改版的設計比弗里德里希大廈還高,有著彎曲的牆面,但是整體架構類似,也利用凹凸效果讓自然光照入建物中的每個角落。這份設計並非針對特定的客戶,而是密斯抒發己見的方式,他希望將來的某一天這份設計能夠找到合適的地點與客戶。

《晨曦》中的文章以及密斯留下的設計圖讓這座幻影建築長存在人們的心中。這些設計圖天馬行空讓人過目難忘,尤其是其中一幅巨大的作品(68 × 48英寸/173 × 122公分),因為太過巨大,當建築師1938年即將離開納粹德國要前往美國時,竟然無法帶著這張設計圖同行。戰後,這幅設計圖被廣泛刊載在建築書籍以及雜誌中,但是直到1964年密斯才從東德取回了它。這幅作品其後於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自此開始被廣泛地刊載以及展出,成為建築師們最津津樂道的一張設計圖。此時,玻璃摩天大樓的概念已經不再那麼地創新了。1950至60年代,在高樓上裝上大片的玻璃及薄薄的幕牆已非常常見。至於密斯的弗里德里希大廈則被視為這些建築的先驅。

作者簡介

菲利浦.威爾金森
菲利浦.威爾金森是橫跨多項領域的自由撰稿者與作家,並在多家出版社擔任編輯委員。至今已出版五十多本書,橫跨藝術、宗教、音樂、建築等方面,暢銷全球,翻譯多達二十種語言版本。作品包括劃時代的《英格蘭建築專著》(The English Buildings Book)、屢獲殊榮的《驚奇建築》(Amazing Buildings)、《英格蘭修道院與法蘭克.洛伊.萊特》(England’s Abbeys and Frank Lloyd Wright),以及與 BBC專題系列「重建」有關的若干著作。翻譯成中文的作品有:《改變音樂的50種樂器》(積木文化)、《符號與象徵──圖解世界的祕密》(時報文化)、《細看建築:深度欣賞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傑作》(大石國際文化)等等。菲利浦.威爾金森現居於牛津。


譯者簡介

胡孝哲
一九八六年出生於台北。目前作為一名自由譯者持續探究自由的定義為何。生活在文學與音樂之間、東方與西方之間、工作與休息之間。持續累積譯著中。

《幻影建築:世界頂尖建築師最想建造的50個夢幻建築》

【購書資訊】

書名:幻影建築:世界頂尖建築師最想建造的50個夢幻建築
作者:菲利浦.威爾金森PHILIP WILKINSON
編者:胡孝哲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博客來:http://bit.ly/2EMeLkU

【內容摘錄】摘錄自典藏藝術家庭出版之《幻影建築:世界頂尖建築師最想建造的50個夢幻建築》

>建築史上最令人驚嘆卻從未被實現的建築!《幻影建築:世界頂尖建築師最想建造的50個夢幻建築》

>「皇家鹽廠」及「國家圖書館」-十七、十八世紀啟蒙時代下的奇想建築

>「伊利諾州大廈」及「曼哈頓的圓頂」-美國巨型玻璃建築挑戰

【延伸閱讀】

>聽雷震宇在怪房子裡說城市裡的故事

>卡希納空間美學-向大師經典致敬 柯比意五十週年展覽

>從修澤蘭建築師 看臺灣戰後現代主義的建築發展軌跡

>「2019紙上住宅國際競圖」山本理顯邀你一起思考新的住宅型態─第一階段評選結果揭曉!

===============
圖文提供/典藏藝術家庭

編  輯/王彤

更多作品相關訊息,請上【建築書訊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幻影建築維多利亞大道約瑟夫.帕克斯頓弗里德里希大廈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密斯英國建築德國建築紙上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