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SANAA「羅浮宮朗斯分館 Louvre Lens」優雅順應地形的建築

By 欣建築2020/01/13
article cover

羅浮宮朗斯分館Louvre Lens;圖片提供/原點出版

羅浮宮朗斯分館 Louvre Lens 作為地方創生計畫一環的羅浮宮朗斯

SANAA打敗札哈(Zaha Hadid),拿下他們在世界舞台上具有決定性存在感的法國羅浮宮朗斯分館,終於在2013年完工,是法國近年以建構重量級藝術機關來作為振興地方經濟的創生計畫之一。位在名為朗斯(Lens)這個距離巴黎東北側約莫一個小時高鐵車程的地方城市。它在過去是一個以煤礦為中心產業的工業城鎮。這個計畫的基地範圍包含了原本是礦坑的部分,周圍也留下了昔日礦工居住的紅瓦建築。美術館基地設定在地勢略高、猶如島嶼般隆起的園區內三角形地帶。在美術館動工之前,基地範圍裡還遺留有運送車輛的專用軌道,以及一些過去挖掘煤礦用的洞穴,這都是標誌出時代的歷史痕跡。於是,SANAA有意識地讓主體建築量體避開它們,配合三角形的基地範圍進行配置,著手設計這棟規模極大的國家級美術館。至於這些開採煤礦的印記,在日後也都被視為是這個城鎮的重要身世與文明遺產,透過景觀設計手法被巧妙地轉換為地景鋪面與植栽,進而成為這個園區內有別於建築本體的另類亮點。事實上,當人們置身於現場時,會因為這棟有別於巴黎羅浮宮宮殿建築、以極致的理性與抽象性量體所呈現出的低調與沉靜姿態,而深受吸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SANAA採取了順應自然地勢起伏的做法,讓大量樓地板面積化身為單層量體並做出水平延伸配置的策略,更善用基地範圍中的高低差來呈現觀展動線行進上的安排與導引。

暗示基地過去礦坑背景的戶外景觀設計;圖片提供/原點出版

1?建築基本構成──順應地形的優雅徜徉與伸展

SANAA在設計本案時的策略是盡可能地讓建築物融入四周環境,使用鋁板作為外裝立面的量體全長大約有350公尺,透過隱約的反射性來映照周圍的景致。方才也提到他們為了避開採礦用的軌道遺跡,將建築量體按照地形的傾斜與下沉做出分棟式交疊與連結的配置。至於外型也不是正統的那種僵硬而銳利的四角幾何形,而是帶有和緩曲線的另類四角方體來與環境做溫柔的對應,亦即將五棟建物所編織而成的象徵體系,以「漂浮在河上、相互依偎連結的輕舟」般的模樣做出敘事性的表現。定期會進行換展的作品群,在中央方形量體旁的兩棟主要長形建物中展示。而扮演中心展演角色的「時空藝廊」當中,透過天窗經由天花格柵板做出自然採光。

北加萊海峽(Nord-Pas-de-Calais)地方議會的議長丹尼爾.沛舒隆(Daniel Percheron)表示,在這棟羅浮宮美術館的分館中,「光的反射、帶有光澤的鋁板立面,以及由景觀建築師Catherine Mosbach所經手的這個位於公園中之建物配置相當精彩,所有的一切都形成了這個帶有溫柔輪廓而充滿詩意的設計」。位於這個長向分布的主量體北側的別館,有著「透明感」的主題。在這個別館中,過去只能在巴黎觀賞的傑作將可在此展示。這個透明而對多方向開放的玻璃屋(後來成為園區中一家重要的餐廳),藉由穿越的構造,擔負起連結不同區域的任務。那是符合這棟新美術館之定位與意向的建築手法。

2?以「公共為名」的入口大廳與美術館的定位

中央入口大廳是3,600平方公尺的巨大玻璃正方形量體,外牆是完全透明的。美術館的基地對著公園打開,因此變得容易穿越通過。這棟建物,是以纖細柱子支撐的輕量構造,就如先前所提到的,主要扮演著美術館兩大主要量體(大型展廳與企劃展廳)之聯繫,以及主要出入口的門戶角色。

這棟中央建物在作為美術館入口的同時,也作為這個城鎮的巨大公共廣場(Agora)來使用。由於把中心建物透明化,入口大廳可以充分發揮作為公共場域的機能。尤其對於來自臨近地區的參訪者,這裡很自然地成為他們輕鬆地便能想待在該處的「公共場域」。這個將美術館空間轉變成讓人們可以更親密接觸之所在的嘗試,藉由在大廳中央設置文化服務角落及交誼空間,而強化這樣的功能。這些空間是容易理解的場所,並不需要特別做出參訪計畫就能夠輕鬆利用。由於業主是地方政府,所以本案雖然是羅浮宮美術館的分館,不過就和SANAA曾經設計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一樣,在定位上當然希望它同時也能肩負公共空間的角色,成為一個當地居民能夠使用、像公園一般的場所。實際上,這棟美術館從剛進行策劃研究階段時,就期許它能成為一個與其特地前往「參訪」、倒不如是能讓人更頻繁地前往、隨時都能走走逛逛,變成日常生活必需場所的那種具備高度公共性的美術館。

入口公共空間;圖片提供/原點出版

至於大廳裡,看起來宛如漂浮在地形之海上、高達3公尺的玻璃圓筒中,主要提供公共服務機能,讓造訪現場的人們能夠創造出屬於個人體驗的各類空間,包括有準備參訪的接待空間、服務處、售票處、資料中心、書店、美術館商店、咖啡廳、野餐用空間、可用餐區域等等。從大廳中央下到地下一層之後,可以看到宛如美術館後台的典藏品倉庫,以及更衣置物區等由服務空間之核所構成的空間分布與蔓延。

3?無柱廣間藝廊──置身時空流動中的體驗

由於巴黎羅浮宮的收藏作品數量與規模實在太龐大,難以在一般序列展示型空間一窺其全貌,因此館方希望設置一個長形的無柱廣間藝廊,在整個空間中能夠把從西元前4000至19世紀末為止的代表性作品,按照時間向度進行排列設置,讓參觀者能漫步在這個帶有緩坡的開闊展覽場域裡。該館的藝術研究員史都迪奧?安得烈?卡地亞指出,「本館中的『時空藝廊』,和博物館學的傳統有著一條涇渭分明的界線。人們可以強烈感受到這個空間規模的巨大,並且體感到這是把美術史五千年的進展,在時間序列上的這個學術成就做出展示的具體實現。我們認為一個帶有大膽、創造性視野的精彩展示空間在此被成功創造出來。之所以能夠達成這樣的成就,來自於館方希望提供一個機會,讓每個人『從獨自的觀點去閱讀、體驗並理解這一整部,從古代文明持續演化到1850年左右為止的美術史。』

內部的自然採光;圖片提供/原點出版

因此和建築家SANAA從設計階段便一起進行設計研究,將這個巨大藝廊內部的牆壁全部拿掉,選擇了能夠輕微反射光線、經過陽極處理後的鋁板來加以覆蓋。南側的牆壁則刻上時空序列的印記,讓人們在該空間中能夠以視覺來感受成為人類歷史之要的各種時代。」這個藉由將空間隔間移除,使得空間能夠卸下牆壁阻隔而得到解放。所有作品於是得以聚集起來帶到建築的中心部位。這樣的策略也帶來了某些空間上的故事性與趣味。例如某時期以希臘為主,某時期以羅馬為主,接著是英國、德國,最後是法國,同時感受到地域間相互的影響。參訪者能在這些作品群中來往走動、散步、停留、鑑賞,並且在需要時獲得喘息。

時空藝廊;圖片提供/原點出版

史都迪奧?安得烈?卡地亞進一步表示,「在展示空間內的陳列棚等內裝設備,因為幾何學的構造、激進的設計,以及確切的配置,而賦予人們在其中來往移動的方向性,並且衍生出各種參觀的順序。然而這裡卻與在西洋傳統博物館中容易出現的那種按照空間序列做合理參觀路線的作法大異其趣,而是引導參訪者採取一種隨興、散步的方式來到當中。在這個時空藝廊裡,無論是什麼時代、什麼樣的地域都不會盤據在中心。重點在於與作品間的關係。在這裡可以從各種視點做徹底的思考。設計、光、配置、人的流動,這些全都是為了突顯作品,並考慮讓參訪者能更頻繁地和作品自由對話並樂在其中。那是永無止盡的對話。因為隨著參訪者的移動,又會產生全新的發現。」

此外,羅浮宮的工作人員強烈希望能在自然光線中展現這個藝廊,亦即透過非密閉式的空間與現實世界相互連結,使得光線能夠投射進來,但由於部分古老藝術品毋需照光,所以多了一層能夠稍微遮蔽光線的格局設計。這使得長約120 公尺的「時空藝廊」因為自然光線從不同部位的上方投射下來,在同一整體空間中呈現出相對明亮與陰暗的差別效果,因而創造出一種彷彿置身在森林般之自然環境中,既優雅又放鬆的閒適感。

總結來說,本案最具關鍵的創造性突破仍在於採用鋁質外牆而呈現出的低調量體,藉由穿透與反射,一同映照出來館者的姿態與外部的風景,演出了「共存之場」的幻象。「當事者性」、或者強調「個人披露的演出」的表演活動,與一種舞台效果的操作成為主要特徵。白色的牆壁與混凝土地板的反射,加上來自天花與光庭的光之總合效果,讓處於極簡空間內的人們得以美麗地演出。光就如同霧一般充滿空間、將人包被,於是空間並非以其物理的規模與尺度被感知,而是以光的量體與容積被人們所記憶。

廣間展場;圖片提供/原點出版

作者簡介

謝宗哲
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博士(2007)。現任Atelier SHARE(享工房有限公司)代表。前亞洲大學專任助理教授(2008─2015),並曾任教過交大建築所、東海建築系、中原建築系等建築名門。「Little People Architects」建築創作聯盟人,曾擔綱策劃「台日新銳建築交流展:自然系」(2012年)、「Home 2025:想家計畫」(2016),並受邀出任南方建築三年展(2019)策展人。持續透過翻譯/寫作/旅行/策展的方式來分享、推廣當代建築藝術文化與生活美學。 譯有《席捲世界的日本建築家群像》、《日本建築的覺醒》等著作。

《HO!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的溫柔建築風景》

【購書資訊】

書名:HO!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的溫柔建築風景
作者:謝宗哲
出版社:原點出版
博客來:http://bit.ly/2umRFiQ

【延伸閱讀】

>SANAA形象與輪廓《HO!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的溫柔建築風景》

>《日本建築的覺醒》尋找文化識別的摸索與奮起之路

>看日本如何於20世紀展開一場自覺性的近代建築運動/五十嵐太郎

>石上純也/輕與重的對峙與轉化:漂浮的板岩地景、石化的森林

>建築史上最令人驚嘆卻從未被實現的建築!《幻影建築:世界頂尖建築師最想建造的50個夢幻建築》

===============
圖文提供/原點出版

編  輯/王彤

更多作品相關訊息,請上【建築書訊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謝宗哲羅浮宮朗斯分館Louvre Lens法國建築博物館建築建築書訊日本建築師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