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藝術節不可缺少之重 熱誠志工團隊

By 欣建築2020/08/07
article cover

《欣旅誌》連續三刊談藝術節,談它的型態、效應、影響及背後的故事等,不可或缺的還有「人的參與」。藝術節由人們策劃籌辦,目的也是希望人們主動參加,讓藝術帶來的激盪擴散得更深更廣,只要願意,人人都可以是藝術節的一份子。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戶外作品,藤本壯介《直島涼亭》(Naoshima Pavilion);圖片提供/段松秀

志工是自我成長的體驗

除了企劃團隊及執行單位,親近藝術節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以旅客的身分單純去觀賞藝術品或觀摩節目,依據自己的時間自由安排半日、一日或連續幾天的藝術節小旅行,享受節慶時期的特有氛圍。無論從單點接觸或是深入性整體了解,都是一次次的藝術刺激。

2019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光是春會期(4/26~5/26)就有超過38萬名遊客造訪各小島,因此很需要志工的支援;圖片提供/段松秀

另一種方式則是擔任藝術節志工。許多藝術節或受經費限制,或因人力不足,需要靠志工支撐,不管是當地人加入家鄉志工隊或是外地來的志工,深入了解活動的核心價值與理念後會更認同這塊土地,凝聚彼此力量,加深彼此的連結與交流,也藉著導覽和解說在短時間內將這份理念渲染給民眾,加速群眾認同。志工還能在一旁學習活動策畫及執行細節、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更享有專屬福利,如免費參觀表演、免費紀念品等,在台灣還能累積志工服務時數,為人生經歷加分。擔任志工,不只是投身去當一顆小小而重要的螺絲釘,也是一種自我成長的體驗。

2018年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冬 <雪見御膳>;圖片提供/洪秀華

2017年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冬,志工跟藝術家一早就開了一大罐清酒,直接開喝;圖片提供/洪秀華

2019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大島志工;圖片提供/洪秀華

擁有一顆熱情的心 就能勝任各種內容型態
隨著藝術節型態和活動不同,志工工作內容也五花八門,但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A. 前期協助藝術創作完成:大多指地景藝術裝置,可能需要協助藝術家蒐集當地素材,並做些簡單及重複性高的手工處理。當藝術家駐地創作時,擔任藝術家及活動方工作人員的橋樑,或協助他們與好奇的當地民眾互動溝通。如果是外籍藝術家,或許還需要幫忙翻譯。
B. 展期時作品駐點維護:在藝術品周邊收費驗票、為民眾做簡單導覽解說,回應常見問題並維護環境。
C. 旅客服務與協助:如交通動線引導、秩序維持、一般諮詢、遺失物代管等。
D. 後期撤場:整理或撤下藝術品等。

台灣出身的藝術家王文志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作品《小豆島之戀》也請了志工協助蒐集素材、完成創作;圖片提供/林芳怡

小蝦隊志工負責「受付」工作,也就是在遊客購買的藝術祭鑑賞護照上蓋章或受理購票;圖片提供/林芳怡

如果期待能和創作者及群眾多點交流,可以將A及B項目列為工作內容首選。總體來說,志工所負責的多屬單純、已SOP化的事務,就算沒有經驗也能上手。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小蝦隊」、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小蛇隊」都是發展出成熟志工隊系統的例子,有長期志工也有會期性志工,每回招募不只日本人踴躍報名,也有許多不同國籍志願者前來(大多來自台灣、香港、中國),即使不會說日語也能用簡單英語了解整個流程和工作內容。瀨戶內「小蝦隊」甚至可以臨時參加「一日」或「兩日」等短期志工,並選擇想要分配的小島及組別,連父母也能帶孩子參加,既能體驗在大型國際藝術節當志工的難得經驗,旅行時間也很好做安排。

在女木島上的Iara餐廳當小蝦隊志工,一整天都在洗碗盤、配菜做飲料;圖片提供/段松秀

累到極點時,餐廳廚師做了超級美味的飯糰,用柴魚香鬆簡單調味,卻有滿滿雞蛋香氣;圖片提供/段松秀

簡單工作也要認真以待

同是參加藝術節,旅人看到的是用心營造的獨特面,與節慶傳達的精神做心靈交流;但志工走入藝術節的背面,成為節慶與群眾的橋樑,雖然任務在身少了一份悠閒,卻有機會與創作團隊密切接觸,了解藝術價值以及相對的付出。

2019年瀨戶內海藝術祭宮浦港;圖片提供/洪秀華

即便志工在藝術節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報名前還是要調整心態:行前不要抱持過多期待,志工畢竟還是一份工作,分配到的內容或許比想像中辛苦,如在烈日曝曬下駐點解說,很容易引起中暑及曬傷;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而不是與剛認識的志工朋友交流。另外雖然志工幾乎沒有附帶責任,但也要認真看待:以小蝦隊為例,有些帶領志工的日本籍工作人員態度十分嚴肅,或許少了一點親切,但那是基於對工作的戰戰兢兢求好心切。

成功的藝術節需要眾人的參與,無論是從策展、執行、觀賞的角度都以人為主體。如果想要用不同角度切入藝術節,志工是一個方向,付出了時間和體力為節慶播種耕耘,結束後也帶著養分離開,作為藝術節有力的見證:我參與過這裡的志工,知道他們的用心,真的是值得推薦的藝術節!

【延伸閱讀】

> 只欠東風?台灣藝術觀光潛力股
> 非政府不可? 藝術季的政府運作學
> 藝術季的成功 來自於重新推動「人」的鏈結

> 欣旅誌創刊號「藝術,觀光新引擎?」
> 欣旅誌No.2—原鄉原生東海岸藝術節


==========
撰 文/林芳如
校 閱/Florence Kao

更多風格旅遊觀點,請上【欣旅誌—跟著藝術節去旅行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藝術節志工義工欣旅誌小蝦隊小蛇隊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志工服務時數自我成長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