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非政府不可? 藝術季的政府運作學

By 欣建築2020/08/10
article cover

對一般人而言,「地方創生」與「藝術」或許是完全不同的議題,如果生活是文化的一部分,藝術又是文化的一環,就不難想像近幾年兩者因「跨界」碰撞而愈發激盪出火花受到關注。編輯團隊觀察到,台灣的地方藝術節除了民間自發性的透過基金會、協會發起,同時也有部分出自政府之手,其中官方角色多數由地方文化局與文化觀光處擔任,也有像是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由觀光局風管處舉辦的案例,甚至2020年花蓮富里稻草藝術節也看見農委會和地方環保局參與的身影。於是乎,我們更加想要了解,當台灣各地辦理「藝術季」時,中央、地方政府各自扮演什麼角色、能給予什麼協助?如果我們希望一個好的藝術節能持續辦理甚或做到國際化,究竟它該由民間主導,還是由政府辦理?又該如何確保它能永續經營?

溝通協調無人能閃躲,基礎設施與配套非政府不行

對各類節慶策展而言,大眾運輸、醫療資源、公共衛生間等基礎設施,乃至於人流管理,即便民間有想法有規劃,仍舊仰賴公單位協助。而多數受訪的策展人都表示,「溝通協調」是策展中最困難也最費力的事,但這並不會因為主辦單位是民間亦或是公單位而有差別。在東海岸耕耘長達十多年、也因東海岸大地藝術季累積豐富經驗的東管處林維玲處長談到,策展過程中,為了挑選地景藝術放置地點,與在地居民溝通是必要的環節;而像是作品旁的警示牌與圍欄,更是逐年改善陳列方式跟使用材質,才得以讓來訪旅客感受到,原來這些提醒告示與保護還是能做到與景觀相襯的可能。

中央的角色是陪伴與引導,地方與業者跨區教學相長促成良性循環

日本對節慶一詞,用的日文是「祭り(ma tsu ri)」,頗有「儀式感」的意味。文化部政務次長彭俊亨受訪時,也非常細膩的在訪談中持續用了festival來稱呼地方節慶。表象的人潮、各種量化數據,就「文化」觀點似乎都不足以說明藝術節與地方的關聯性。所以文化部著眼之處,除了一般觀光局處在意的人數與可行性,更在意的是「在地發展、文化脈絡、文化識別價值、人才培育」等質化指標。
文化部用「文化識別價值」取代了「國際化」一詞,這也是採訪中另外感受到的體貼與細膩。舉例來說,桃園大溪大禧配合農曆六月廿四日關公誕辰遶境,在當地人心中是如同第二個過年般的大節日,獨有的社頭文化反映了地方的民俗與文化;再看向每年選在恆春半島落山風起時舉辦的屏東半島歌謠祭,賦予在地古調在當代被傳唱的新生命。對各地策展人、乃至於中央地方單位而言,這些從地方特色生長出的節慶,就是文化識別價值的基礎。對中央而言,整合的力道展現在專家顧問輔導團隊的組成,也透過顧問團走訪全台各地案例分享、串連跨地區工作坊交流來落實,如此一來才能讓地方政府、各地業者從彼此身上萃取經驗。 2020大溪大禧;圖片來源/林芳怡

2020大溪大禧;圖片來源/林芳怡

永續經營是每個藝術節的必經試煉

公單位與策展人們都承認,公單位首長或民間機構主事者輪替,確實有可能造成一個節慶策展的或起或落,所幸我們都相信,好的節慶策展會被留下,不好的,自然會被淘汰。就「永續經營」的角度來看,「由在地而生的策展初衷」以及「一群具備共同價值觀的在地人」或許是相當空泛的名詞,卻是地方藝術節慶持續下去的根本。試想,如果越後妻跟瀨戶內海的在地人對北川富朗先生的藝術節始終不參與、不支持、也無法感覺到榮耀,他還能持續下去嗎?

就地方節慶而言,藝術的本質不是為了觀光,藝術卻像是「文化」與「觀光」之間一個浪漫的黏著劑。從業界出身的雲林縣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提醒,姑且不論中央對各地的資源配置拿捏是否直接影響地方推動與發展,但「文化」與「觀光」明顯存在著高度連結,無法全然分割。然而無論各種展演或經營,「商業模式」、「市場差異化」將會是每個地方節慶長期發展上的隱憂,它也必然影響節慶策展成為健康生態圈的支撐點。

【延伸閱讀】

> 只欠東風?台灣藝術觀光潛力股
> 藝術節不可缺少之重 熱誠志工團隊
> 藝術季的成功 來自於重新推動「人」的鏈結

> 欣旅誌創刊號「藝術,觀光新引擎?」
> 欣旅誌No.2—原鄉原生東海岸藝術節


==========
撰 文/老M
校 閱/William Lai

更多風格旅遊觀點,請上【欣旅誌—跟著藝術節去旅行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藝術季Festival彭俊亨文化識別價值陳璧君大溪大禧林維玲欣旅誌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