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潮藝術-看見博物館城 Part 1

By 欣建築2015/08/12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邱依婷)



基隆八斗子是個饒富人情味的美麗漁村,山海漁人皆美,自然與人文兼具,自海科館設立於此後,又多了一份知性之美。其實不只有建築物內可以是博物館,八斗子和整個城市都可是博物館的一部分,能在環境中展示,在自然中學習,更是博物館的另一種境界。

圖片說明:策展人Jane-Ingram-Allen;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潮藝術─2015國際環境藝術季」,以「Paradise:看見博物館城」為主題,邀請藝術家、當地居民與遊客,一同到八斗子來玩,看見這個既熟悉又新奇的博物館城。今年夏天,八斗子漁村將化身成一個展場,希望讓我們打開心和眼睛感受,這次博物館不說教,而是邀你來體驗,看見「環境藝術」、「歡樂」及「海洋永續」的共生共存。

來自美國的策展人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是在臺灣住過8年的臺灣通,有豐富的環境藝術策展經驗,她和9位從200多件提案中脫穎而出的各國藝術家,一同在海科館的週邊,完成了一場跨區跨界的環境藝術展。在為期25天的創作期中,藝術家們藉由在當地取得的自然材料與廢棄物,在藝術推手的協助下,及一般民眾的參與,將藝術介入環境,喚起眾人對永續海洋的關注。藝術不是高深道理,也不只有美麗裝飾,藝術更可以是一件好玩的事。來自8個國家的9 位藝術家,在這裡用不同材料、概念、技術和玩法,帶大家一起玩藝術,創造出「夢之船」、「漂浮島嶼」、「海的房子」、「聲音穹頂」、「黑鳶展翅」、「海洋代言人」、「流亡的珊瑚」、「光之洗禮」和「頭足家族捉迷藏」等作品,當藝術與自然同在,今夏海科館的海邊,寧靜中不失生氣。

圖片說明:夢之船;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Dream Boat 夢之船
Ashish Ghosh/印度

圖片說明:夢之船;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圖片說明:夢之船;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Ashish是常在世界各地創作的印度藝術家,之前也來臺灣參與過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雖然這回已是他第二次來臺灣,但卻是第一次在離海這麼近的地方創作。他來自印度西孟加拉邦的Santiniketan,在加爾各答北邊約2個小時車程,由泰戈爾親自創建的Visva Bharati大學就位於此地,而Ashish就是這個學校的教授。他的家鄉雖不靠海,可是印度與孟加拉都跟臺灣一樣,有許多漁民討海為生,當我問起臺灣的漁業和印度有什麼不同,他說臺灣的漁船竟然能用照明捕魚,是他沒看過也從來沒想過的(加上瞪大眼睛的吃驚表情),他知道利用燈火夜釣鎖管在基隆很有名,但在印度卻是不吃鎖管這類軟體海鮮的。

圖片說明:夢之船;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在短短的採訪中,Ashish多次提到基隆當地人民的友善,連來自微笑之國印度的他,都大大稱讚起臺灣的人情味,他說每個國家都有一種個性,而臺灣這個島嶼給他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友善的微笑。Ashish在印度有個很大的工作室,雖然也用機器創作,但更常使用人力來幫忙,因為印度人的天生隨性,工作總是看心情慢慢來,所以他特別感謝海科館藝術推手及志工的幫助,讓創作進度加速,可以在短期內順利完成。

圖片說明:夢之船;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圖片說明:夢之船;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圖片說明:夢之船;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Ashish在印度是個雕刻藝術家,也在大學教授產品設計,他的作品更曾代表印度參展北京奧運。他多半使用天然材料來創作,這次選擇使用的竹子,也是在印度很容易取得的材料。這次他想在八斗子造一艘船,但不是真的可以在海上航行的船,而是一艘乘載夢想的船,即使船的基地就在馬路邊,但這艘「夢之船」卻能翩翩飛翔。夢之船的構想來自海浪不停湧向岸上的鼓舞,這讓他想起西孟加拉漁民為了對抗惡劣天候,而設計出半月形船身的漁船,而上揚的半月形就宛如被夢想鼓舞的雙翅,不僅乘風破浪,也在心中遨遊了廣大天際。就如印度人盛放的樂觀微笑,他希望船帶給人希望,讓人快樂出航。他在作品完成時邀請居民於揚起的旗幟上寫下文字、畫下圖案,傳達保護海洋環境的永續心願。吊掛的蚵殼與竹筒迎風吹起啷聲響,這艘八斗子漁村裡的陸上之舟早已在他的心中航向遠方。

圖片說明:漂浮島嶼;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圖片說明:漂浮島嶼;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Living in Rompong 漂浮島嶼
Firman Djamil/印尼

Firman來自印尼蘇拉威西島(Sulawesi)的錫江市(Makassar)。錫江是個擁有 130 萬人的大都市,Firman的工作室在城市內緣,每天從位於郊區的住家騎著腳踏車搭船渡河到工作室去,平時多從事自然藝術創作,也在大學教創作,雨季時就在屋子裡畫畫,日復一日過著簡單而愜意的生活。Firman 喜歡自然藝術的創作,他認為自然藝術旨在邀請大家參與而非鑑賞,因為自然藝術沒有高深理論,看的人不需要懂得大道理或歷史文化,只要輕鬆地感受體會,重要的是溝通而非理解。Firman曾受邀到寒冷的加拿大創作,也曾兩度到濕熱的臺灣參加環境藝術創作,自己則住在多雨的熱帶島嶼之國,每個地方氣候都不同,但他認為自然藝術的材料來自大地,創作概念關注環境,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並沒有地域差別。

圖片說明:漂浮島嶼;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圖片說明:漂浮島嶼;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圖片說明:漂浮島嶼;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圖片說明:漂浮島嶼;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第三次來臺灣,Firman把印尼的Rompong帶來了,Rompong 是東南亞常見的水上小屋,漂浮於水面的竹構造下方能夠吸引豐富生態,是魚群與海草之家。Firman 創作的「飄浮島嶼」概念就是來自於此。許多靠海的印尼人喜歡把房子蓋在水上,在菲律賓或馬來西亞也都很常見,土地則拿來耕種作物,表面上看似隨波逐流,其實是與水的和諧共存,變動中的安穩是一種適應環境的柔性態度,一種聰明的居住觀念。原本「飄浮島嶼」的基地就設定在海上,潮來潮往日升月落的天然浪漫,一座貨真價實漂浮的島嶼,不過臺灣天候多變、海濤洶湧,尤其夏天是颱風旺季可輕忽不得,美好的畫面可能沒多久就會被現實打敗。故以安全為由,另覓得臺鐵海科館站前的滯洪池。以竹子為結構架起四角錐塔,下方圍繞一圈從海鮮餐廳收集來的懸吊蚵殼,最上方升起船桅般的竹竿,並掛上蚵殼和竹筒,由海風代替浪潮發聲,登上船屋的人或許感覺搖搖晃晃,但其實安全無虞,如同這座島嶼,就算再飄搖,都是我們共同的家。Firman 說,印尼和臺灣一樣都是島嶼組成,四面環海,「與海共生」是我們的宿命也是希望來源,必須盡全力保護它不受傷害。

圖片說明:走進海的房子;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圖片說明:走進海的房子;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House of the Sea 走進海的房子
Michael and Anna Rofka/德國&烏克蘭

圖片說明:走進海的房子;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Michael與Anna是異國戀夫妻,分別來自德國與烏克蘭,兩位都是優秀的藝術家,Michael專長石雕藝術,Anna則畫得一手好油畫,現在則常到世界各地從事環境藝術工作。多了與人和地方的互動,藝術創作的目的不同,兩個人的生活方式似乎也不同了。德國與烏克蘭,對臺灣人來說似乎是個嫆遠冰封在遠方的國度,烏克蘭是長年下雪,人人裹著大衣雪帽不錯,但兩人定居的康斯坦茨(Konstanz)位於德國的西南角,年均溫攝氏17度,四季分明,冬天下雪,夏天也能跳進湖水裡舒服地游泳。Michael說,他的家鄉不靠海,但是有個跟海一樣大的湖,他說的是波登湖(Bodensee),足足有536平方公里。雖然那?和基隆一樣都能見到一大片水域,但是海洋鼻起湖還是精彩豐富得多,基隆海岸的生態樣貌多元,不論植物和動物都比他家鄉的湖來得繁盛繽紛,因此眼前無時無刻都能見到多采多姿的顏色,而不只有單調的灰色、大地色或藍色,基隆的生態對他們而言,就如台灣的人情溫度與生猛景象一樣吸引人。

圖片說明:走進海的房子;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Michael與Anna要大家把自己想像成動物,走進他們在海邊築起的小屋,就像寄居蟹找到了一個適合的殼那般,安穩地坐笑來好好感受所在的環境,用耳朵聽海、用皮膚感受風、用心接受鳥嗚、用鼻子吸取自然的味道,因為人類習慣了只用雙眼看,永遠目光只留在不遠的眼前,忽略了還有很多環境能帶給我們的感受。用竹子和漂流木為結構,吊掛當地找來的九孔殼,海風吹拂叮噹作響,些微的聲響槓突顯了靜謐,這裡是和一個人待上一陣子,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也可以帶一罐啤酒來,基隆嶼會是你的好酒伴。這個築構小屋有著海螺的外型,孤零零地置放在復育公園上,寂寞而美好。若獨自漫步過來有點距離,但在過程就能感受到海洋的呼喚。小屋從每個面向看都有不同表情,繞著小屋走,看它與海的對話,看他與基隆嶼的互動,在走進小屋,聽聽自己與海心跳的節奏孰快孰慢。當我們只是地球上的小小動物,我們所居住的房子就只是一個小小殼穴,又何以如今造成了地球的威脅?值得深思。

圖片說明:聲音穹頂;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圖片說明:聲音穹頂;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Resounding Dome 聲音穹頂
Rudi Punzo/義大利

Rudi不是一個典型的藝術家,因為他的創作不是拿來看的,他做聲音雕塑,是個聲音藝術家,所以他創作會發出聲音的立體作品,雖然聲音是他傳達藝術重要的一部分,但他說他不是一個音樂家。他的人就和他的創作一樣不典型,令人出乎意料、無法用傳統來定義。這樣「不乖」的他,告訴我一個故事。

圖片說明:聲音穹頂;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圖片說明:聲音穹頂;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他說,小時候,他參觀美術館時,大人總告訴他「不要碰、不要吵」,長大後他認為藝術不該只有一個樣子,所以他的作品總是希望來看的人「盡量碰、盡量吵」,因為互動而創造出聲響所引申出的藝術體驗,是由觀看者自己創造的,他只是設計了一套方法,沒有觀眾參與,作品就不會完整。他特別鍾愛廢棄物,他認為藝術的價值是創造出來的,而不是由昂貴的料堆積出來的,有時他也用自然的能量來創作,例如空氣、太陽能、光線等,材料在他手中走出廢棄的宿命,透過重組、影響、互動,搖身一變成為藝術,這是藝術最大的成就所在。採訪的當天,剛好其他藝術家都要到臺北看他的演出,他說那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一場聲音的表演。

圖片說明:聲音穹頂;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圖片說明:聲音穹頂;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他在潮境海洋中心前創作了「聲音穹頂」,彎曲後的竹子構築出一個圓頂,象徵性的圓頂就像一個教堂或寺廟,讓人可以在其中冥想思考,聽海潮的聲音,仰望湛藍的天空。其中一座動態雕塑,歡迎大家伸手互動,但材質、機率、力量都是影響創作的因素,所以幸運的話牽動機構就能發出聲音,並將聲音回饋給自然。Rudi 特別到回收場找了廢棄的腳踏車,問他為什麼喜歡用腳踏車來創作,他說:「腳踏車是最自然的生活機器,其中能量的轉換有著獨特的魅力,這臺車可能曾經被基隆人騎去買菜或上學,現在不能騎了,用在這裡特別有意義。」除了人與機構互動中的能量轉換,太陽、風、海也都是自然的能量,大地的能量就是這地方看不見的精神。能量的轉換在他的作品中是簡單而直接的,每個人都能創造出新的聲音,至於是噪音或悅音,則是文化定義的不同而已,任何聲響就如自然裡的聲音般單純,並無好壞之分,重要的是發聲者已經參與了自然界中能量的轉換,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圖片說明:聲音穹頂;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圖片說明:聲音穹頂;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圖片說明:黑鳶展翅;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圖片說明:黑鳶展翅;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Black Kite Bench 黑鳶展翅
Sarah Haviland/美國

圖片說明:黑鳶展翅;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在潮境公園旁的臨時工作室裡,貼著一幅比人略高的草圖,被放大的鉛筆繪稿上畫著展開雙翅的黑鳶輪廓,深邃的眼神傲視著遠方。嬌小的藝術家Sarah站在巨大的草圖之前,拿著剛鋸好的竹子比劃丈量。竹子和鳥是她此次創作裡的兩個重要元素,但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情感。Sarah對鳥類情有獨鍾,在過往的創作裡也常常以鳥為靈感出發,鳥對她來說像是自然界的使者,為人類傳遞無限想像與希望,飛翔遨遊的身影與雙翅,象徵著無限自由的美好,常令她讚嘆不已。她更曾創作過半人半鳥的雕塑,鳥類在她的心目中,已如人類般的充滿靈性。如果說鳥是Sarah的老情人,那麼竹子就是她的新朋友。來到臺灣,在得知竹子是臺灣非常普遍的在地材料之後,即使金屬才是她最擅長的,她也願意挑戰嘗試從頭學起,只因為竹子既屬於臺灣也來自大地。她就這麼在工作室裡和大家討教研究,直至完成了她的第一件竹構造作品,把創作送給基隆八斗子,把學到的竹子技術帶回紐約。



圖片說明:黑鳶展翅;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沈憲彰)

圖片說明:黑鳶展翅;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攝影/Timothy S. Allen)



Sarah以展翅黑鳶的姿態做了一張長凳,就設置在潮境公園的草坡上望著大海,當人們倆倆坐下時,就如依偎黑鳶懷中,坐下來是為了細看這美麗的海洋,看看是否還有海鳥飛翔,想想這片海是否因為人類而有所改變。Sarah 說,在她的家鄉紐約,有著一樣的人造汙染,一樣的海洋困境,這是全球人類的難題,即使恢復的速度緩慢,也要一步步做起。身為雕塑家本應該創作永恆的作品留世,但她更喜歡作品是有生命週期的,來自大地,也能消逝於大地,就像一首再美的曲子,有開始也一定會結束。她要大家在黑鳶長凳的尾翼寫下期待,待黑鳶把我們想說的話帶回海洋,象徵自然與人類的彼此傾聽。她說藝術家能做的提醒多於改變,如同紐約的老鷹或基隆的黑鳶,牠們現身的蹤跡就是環境乾淨的指標,提醒著我們得善待地球,如果人類拋棄自然,人類也終將被自然拋棄。




[活動資訊]
>作品展期:2015年6月5日?2015年8月30日
>活動網站:
http://artproject2015.nmmst.gov.tw


>活動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01671636680160/


[延伸閱讀]
>從「越後妻有」到Artist Talk 為海科館「潮藝術」揭開序幕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21745-NMMST


>海科館「潮藝術」 在地創作看見「博物館城」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21582-NMMST


>海科館「潮藝術」國際環境藝術季 徵求藝術推手共創山海之美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20787-NMMST


>遊海科觀海又見嶼 遇見八斗子之美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7002-NMMST


>欣建築|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相關報導
http://goo.gl/fA0prT

[延伸書訊]
>海科館《潮境》季刊 免費下載
http://www.nmmst.gov.tw/chhtml/download1/110/1
>邊境.路徑.潮境-海岸生態體驗園區導覽手冊
http://www.govbooks.com.tw/viewitem.aspx?prodno=54666
====================
撰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提供(船橋彰撰文)
圖片/Timothy S. Allen 提供
編輯/何?融(何熊貝)

船橋彰海科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