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台博館建築圖說徵集成果]台灣現代建築先驅王大閎 手稿台博館藏

By 欣建築2013/07/17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龍應台翻閱王大閎當年的建築設計手稿,現場建築學者有王守仁建築師(王大閎公子)、王俊雄、徐明松、郭肇立等陪同說明。(吳宜晏攝)


撰文 / 陳思瑜

在二次大戰前的日治時期,台灣建築風格的決定權被日本人把持在手,直至戰後才有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受過西方教育的華人建築師們為台灣現代建築開啟新頁,其中設計國父紀念館、外交部大樓等作品的王大閎更是台灣近代指標性建築師之一。

國立台灣博物館從2007年起徵集二戰後台灣經典建築設計圖說,至今已徵集達九萬筆以上的設計圖說、照片及相關資料,文化部長龍應長昨(17)日邀請高齡96歲的建築師王大閎前往台博館土銀展示館,檢視台博館藏王大閎的設計圖稿原件,包括台北國父紀念館、虹廬(大虹公寓)、登月紀念碑、外交部辦公大樓等。

圖片說明:王大閎未完成的「紙上建築」登月紀念碑平面圖原稿(吳宜晏攝)


圖片說明:王大閎(大洪建築師事務所)/虹廬平面圖(吳宜晏攝)


圖片說明:王大閎(大洪建築師事務所)/虹盧(大虹公寓)廚房大樣圖,難得一見!連工作抬、碗櫃都以1:3的比例繪製施工圖,可以感受到王大閎當時設計的強度與深入的程度!(吳宜晏攝)


圖片說明:國父紀念館屋頂及外牆大樣圖原稿。(吳宜晏攝)


圖片說明:國父紀念館是台灣戰後第一次公開公平的國內競圖。(台博館提供)



龍應台握著坐在輪椅上王大閎的手說,王大閎設計的國父紀念館已經是全體台灣人生命中的共同記憶,她說當年擔任台北市文化局長時,因處理古蹟保存問題時才更進一步認識王大閎的生平與作品。王大閎的父親王寵惠是知名法學家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前外交部長、爺爺王煜初則是在香港擔任牧師時,孫中山每逢主日都會到教堂聽他講道。龍應台說王家三代人,對於中華民國史皆有重要的影響。

圖片說明:96歲的王大閎在兒子陪同下,坐著輪椅出席,當龍應台和他提到國父紀念館、虹廬時,已不太能言語的王大閎特別有反應。(記者陳思瑜攝)



王大閎是戰後第一代接受西方教育的華人建築師,作品融合東方文化內涵與西方現代建築特色,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徐明松認為,王大閎在建築史上的地位,除了是把中式建築與西式建築融合外,在戰後台灣物資貧乏下,要以有限材料蓋出國父紀念館,非常難得,「國父紀念館雖然蓋成中國式屋頂,但下方沒有太多裝飾性的元素,是現代建築結合傳統的代表」。

其中王大閎於1953年興建的「建國南路自宅」則是他在台灣的第一個建築,同時也是中國現代建築的濫觴,徐明松表示「建國南路自宅」目前計畫將在花博公園舞蝶館附近重建;此外王大閎於全台灣所蓋25棟建築,包括台大學生活動中心、虹廬等,徐明松也指出政府應該將之列管或定為歷史建築,「尤其像虹廬周圍的房子都在都更,更面臨了迫切性危機」。

國立台灣博物館王大閎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