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一探「李乾朗手繪臺博建築特展」,用手繪重新詮釋臺博五館

By 欣建築2015/12/23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展覽現場;攝影/王進坤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近年陸續修復周邊幾座古蹟,將古蹟修復再利用為博物館,如今由原位於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的臺博館本館擴增到擁有五個館舍的規模。今(104)年適逢臺博館本館建築落成百週年,為了讓國人認識這群古蹟的歷史價值,該館特別邀請積極推動古蹟保存的學者李乾朗教授策劃「解構-李乾朗手繪臺博建築特展」,自104年12月15日至105年2月21日於臺博館南門園區小白宮展出,期望透過他的研究觀點與建築手繪圖,讓民眾認識臺博館跨世紀的百年風華。

李乾朗教授的建築手繪圖,以臺博館系統的五個古蹟博物館為主角,包括原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臺博館本館、原為「勸業銀行舊廈」的土銀展示館 、原為「專賣局南門工場」的南門園區小白宮與紅樓展示館,以及位於北門尚在進行建築修復工程原為「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廳舍」的鐵道部,展出的建築畫,力求聚焦於建築藝術與建築技術的完美平衡,讓觀者感受手繪藝術的能量與手作技術的力度,透過李教授的透視之眼與靈活手繪,帶領大家鉅細靡遺的觀察古蹟,同時打開更悠遠的視野。

圖片說明:展覽現場;攝影/王進坤


一進展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展台上台博館五座古古建築的木頭剖模,再來就是本展重頭戲李老師的精彩手繪圖稿。在第一道展牆上,李乾朗老師直接的將手繪透視的特性說出,他說這是一種客觀成分少,主觀意識較強的表現方式,創作者可以在框架中去蕪存菁,保留凸顯自己對建築感受強的部分,淡化隱去其餘枝節。而本次展覽的詮釋是從解構的角度分析建築,透過精準的建築畫,以各種不同角度的建築繪圖來呈現建築之美,包括不同消點的透視圖(Perspective Drawing)、等角透視圖(Isometric Drawing)、剖面圖(Cutaway Perspective)、分解圖(Exploded View),甚至烏托邦想像的圖樣(Utopian Architecture),擴大參觀者的視野領域與想像空間。因此在展覽中可以看到老師用不同風格來表現同一幅場景,用不同的變形方式來放大具表現性的空間。而觀者的我則跟隨著老師的眼睛及畫筆,自由自在的穿梭在真實與虛幻之間,感受到老師對空間的精準掌握,及他對該建築的感情能量,因此雖說虛幻但仍根著於真實之上。

策展人李乾朗教授表示,論建築價值,「臺博館本館」與「鐵道部」頗具藝術水準,南門園區的「小白宮」是利用原清代臺北府城牆石所建,深具歷史脈絡,「紅樓」則為產業設施遺構,而「土銀展示館」則代表現代建築運動異國風的設計,五座古蹟中只有臺博館本館一開始即為博物館設計,其餘的館舍皆為古蹟建築再利用改建而成,是一種順應世界潮流,將市區內大型的公共建物或工廠改裝為博物館或文化用途的建築。目前臺博館的館舍最早為1902年所建,最晚為1933年所建,這三十多年剛好是臺灣從清末農業、手工業時代邁向工商業時代,這些產業或工業遺產正為臺灣「現代性」的見證。從北門口老師並手繪台北古城的古建築導覽地圖,看完展後若仍意猶未盡者,則能按圖索驥來個真實對照。一同走到南門外,欣賞這幾座建築的風采,閱覽百年臺灣歷史,建築物造型與功能之雄辯性遠勝過文字之記錄!

圖片說明: 展覽現場;攝影/吳宜晏


圖片說明:展覽現場;攝影/王進坤

圖片說明:展覽現場;攝影/王進坤

圖片說明:展覽現場;攝影/王進坤

圖片說明:展覽現場;攝影/王進坤

圖片說明: 展覽現場;攝影/吳宜晏

圖片說明:展覽現場;攝影/王進坤

圖片說明:展覽現場;攝影/王進坤

圖片說明:展覽現場;攝影/王進坤



>展覽資訊

時間:2015/12/15至2016/2/21,09:30至17:00(週一休館)

地點:臺博館南門園區小白宮

網站:http://goo.gl/kTWuEZ

=====================

文字/國立臺灣博物館

撰文/王進坤

攝影/王進坤、吳宜晏

更多建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現場直擊】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0146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

李乾朗歷史建築手繪臺灣博物館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