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分毫不能放過,因為魔鬼藏在細節裡─沈庭增談《浮光之間》PART 2

By 欣建築2016/05/13
article cover

《浮光之間》的結構構成;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的結構構成;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第一屆《邊緣地景》啟用大量人力支援,第二屆《未知質域》回到建築的施作模式,先在工廠生產部分組件後運到現場組裝及裝修,到本屆採同模式但組裝更迅速精準,這表示在工廠預製及各種圖面的繪製上要花很多心力,你是怎麼去控管的?
沈庭增:這個部分團隊的確思考很多,在今年之前我並未在任何學校教書,所以沒有人可以支援,也沒辦法變成是課程帶學生一起做,因此我是回到建築師的職責「蓋房子」上,把圖畫好、畫清楚,在這個上面不需要實驗性,是讓專業的團隊進來施做,而且專業團隊的技術是比較高的,讓這件裝置就像蓋房子一般會有好的品質,加上我個人的美學也希望作品是準確收斂的,因此選擇跟專業施工團隊合作。而北美廣場能施工的時間很短暫,加上三月到四月中若天候不佳,施工時間非常緊,因此希望有一半以上都在工廠先生產並先組裝過,這樣在現場組裝時才能迅速,而不受天候的影響,但要完全排除現場施工是不可能的,包括木地板跟上漆就必須在現場施作。在工廠施做的包括主體的鋼構、基礎跟鋼柱,加上這部分都具危險性,交由專業團隊施作也比較安全。

以一個建築案在操作時,回頭看施工圖的繪製,包括結構跟材料的接合,結構裡的主要結構跟次要結構間的關係可以清楚釐清,並跟結構技師與鋼構廠討論多次,除討論結構力學,還包括材料的接合,比如曲面島嶼的夾板跟其下的鋼構都是屬於次要結構,是C型鋼的撐材,主要結構在更下層,一層一層的把這裝置給撐起來。這裡面包含很多施做的細節,因這樣的分層固定木材的螺絲才容易攻進C型鋼,若是結構用鋼,那木材很難攻進去,當這些施工細節及分層清楚釐清,施工才會漂亮精準。這些要求是我們團隊重視的部分,設計跟繪製圖面等都是謹慎,盡量控制風險,在小範圍中處理,這是看不見的美學。

現在看這件裝置當然很完美,但施作遇到連續下雨時非常狼狽的,畢竟還是有百分之五十的部分必須在現場施作,由於天棚的部分必須在曲面島嶼未封板前完成,因封板後就無法架設鷹架,當時蓋上大帆布繼續施工。雖然在工廠有先針對可能的狀況做演練,但還是要到現場才能見真章。

《浮光之間》裝置的構造部分,再請幫我們解說一下?
沈庭增:底座是採H型鋼組成格子系統的地梁,用這個結構是穩定的,上面連接一米五乘一米五一根的鋼柱。為排水考量地梁非直接貼平地面而有抬高,H型鋼作為整建裝置的載重,地梁上方則是12.5公分高的C形鋼,再上面就是木夾板,採取每隔37.5公分鋪設單向C型鋼,這是搭配約一米二的板材尺寸,讓板材有一個穩定的固著點,當C型鋼定位後板材還需要打網格鑽孔,來作為排水孔。因此從地梁、C鋼、板材到排水,都是有秩序的,我們就依照這個秩序往上做。板材其上是56根鋼柱來懸掛風箏,加上廣場的風力很強,因此這56根柱子必須連貫在一起,不能是單支柱。因此在上部同樣做網格的梁框架串聯,把56根柱子給綁起來,因此形成框架系統。

為何不採用桁架系統,若採用結構應會更穩定?
沈庭增:為何採口字型而非桁架系統,是因為要避免太多現場焊工,而是可快速拆解的形式,柱子跟梁框架是分開進場,在場內組裝,在運送上也較為便捷。框架間會懸掛風箏,風箏彼此間距為七公分藏燈具,也讓框架不會被直接看見。梁框架除跟柱子採對鎖固定來減少焊接外,還有很細的次要桿件,其作用是在連接風箏。剛開始時團隊是想用鋼來咬住風箏的碳纖維管固定,但碳纖維管雖然有很好的韌性,但是當風力大到一定程度會斷裂,因此讓風箏跟鋼梁間有彈性,因此開發出這個次要桿件來跟風箏接合,這個接合的方式是用很強韌的防彈纖維線來綁住風箏。這樣讓風箏保有彈性輕微晃動的可能,若不這樣操作直接採固定式,會把風箏結構破壞掉。
《浮光之間》立面圖;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立面圖;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浮光之間》剖面圖;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剖面圖;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浮光之間》局部爆炸圖/1.柱子、2.樑框架、3.風箏固定桿、4.拉桿固定點、5.拉桿、6.箱型風箏、7.T型套管、8.碳纖維管;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局部爆炸圖/1.柱子、2.樑框架、3.風箏固定桿、4.拉桿固定點、5.拉桿、6.箱型風箏、7.T型套管、8.碳纖維管;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浮光之間》口型框架剖面細部圖/1.拉桿、2.柱子、3.樑框架、4.T8 LED防水燈管、5.箱型風箏、6.風箏固定桿、7.角邊風箏;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口型框架剖面細部圖/1.拉桿、2.柱子、3.樑框架、4.T8 LED防水燈管、5.箱型風箏、6.風箏固定桿、7.角邊風箏;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接著談談施作過程吧?目前空間的穿透效果很好,結構上怎麼去計算這個部分?
沈庭增:北美館前廣場的風非常的強,加上這個基地不能破壞地板,連打釘子都不行,因此最大的挑戰之一是解決怎麼固定作品在這廣場上。在設計上我們希望柱子的尺度要最細,才會人不會被柱子給困住,風箏的輕、飄意象也才能被表現出來。原本跟結構技師討論,是採細柱下用水泥塊固定,但風力太強這樣的結構不夠穩定,所以後來改採鋼樑的格狀地基,下用柱腳分散力傳遞的落在基地上,上面才接一根根直徑3.3公分的鋼柱。

鋼柱在設計階段時跟現在差不多,但在工廠試組後,發現結構並不穩定,因此改採4.2公分的尺寸,就變得很粗勇,跟館方及委員討論後都認為這樣輕盈感會不見,所以我們再回頭跟結構技師針對連接桿件等重新計算,在棚架的屋頂上增加斜拉桿,讓整個棚架綁得更緊,另外在柱基礎部分再作點焊加強。

因此棚架的高度是受到這個結構的限制?鋼柱排列在四腳都不落柱,結構上是否安定?
沈庭增:高度的部分我們跟委員討論很久,並在結構上來回計算,目前已經在結構風力計算上的邊緣,目前裝置最高的高度約為4米25,扣掉風箏及底座約100公分,剩下淨高大概是3米25的高度,我們是希望人走進來感覺的是像房間的尺度,回應人的身體尺度,可以自然感受到光影的變化、風箏的聲音,越高則越感受不到,斟酌多次後將高度定在大房間的尺度上,是介於室內跟室外的尺度感上。遠遠看覺得有點矮,但走進跟走上來後,高度是剛好讓你可以感知到自然光影聲音,但不會有壓迫感。也因為這高度已經是結構邊緣了,更不可能去再拉高,不過對應旁邊美術館的高度,我們是有思考要再拉高,最後還是回到身體的感知上決定不再拉高。而這個3米5的高度也較能控制視覺,讓視線不會發散,可以控制水平感。

落柱的序列是考量創造空間輕盈的狀態,故在設計結構時,採角邊不落柱,以四個風箏單元,配五根柱子為一基本單元,然後一直複製。在裝置最外圍的懸挑風箏單元,剛好是基本風箏單元的一半,是考量廣場的強風,若為整個風箏單元,在結構上會控制不住,會被風給吹翻過去。
《浮光之間》口型框架細部;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口型框架細部;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浮光之間》口型框架細部;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口型框架細部;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浮光之間》風箏與框架結合細部;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風箏與框架結合細部;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浮光之間》風箏與框架接合細部;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風箏與框架接合細部;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裝置要如何維護保養及確保安全?且風箏布受長期日曬,會否有變質的問題?

沈庭增:這部分的確是我們比較擔憂的部分,雖然風箏本身的結構是抓很緊,但被強風吹拂時,單顆的結構有可能會被吹散,但是不會有安全的問題,只是黑色桿件會懸在空中,團隊會常常來尋,發現就立刻修復處理。風箏布的顏色的確會因為日曬而變黃,但不會很明顯加上是整個光棚一起變黃,應該很難被發現。換燈具的確不太容易,但我們已經有演練更換過,所以可以克服。

中間像火山口的地方,是讓觀者能上去嗎?這部分的安全問題北美館會不會擔心?
沈庭增:與北美館就這部分的確有多次討論,設計階段時在事務所放樣曲線時,是研判不容易爬上去,但我們只放樣一條線,當線它成為一個曲面,又有柱子時就完全不一樣了,但是現在只要衝就能爬上去,所以這部分還在討論要否作警告標語,或是就讓他維持原貌。

是如何找到合適的施工廠商呢?
沈庭增:在拿到競圖後,我們就積極去遴選廠商,這個案子的預算不高,但是必須要處理的細部非常多,所幸最後找到願意配合的鋼構廠,一般鋼構廠生產這麼粗的鋼鐵時,他不會去幫你思考怎麼固定風箏,但這家廠商願意配合討論這些接合的細部該如何處理,包括風箏的受力、接著、施作等等,我們密集地同時討論細部設計與施工性問題,才慢慢地有剛好的細部。

這麼大面的地板,排水的設計是依靠目前打的小洞嗎?
沈庭增:的確是依靠這些孔洞,一開始評委跟館方擔心的是裡面圓洞空間怎麼排水,但其實那很簡單,因為圓洞有一個向性,水自然會從低點排出,但曲面地板很平坦,在施作時遇到下雨,就看到整個地板漫了一層水排不出。在思考解決排水時,首先排除將地板變斜的方式,因為地板變斜會讓四邊型的脊線出現,這樣就失去裝置的純粹性,所以採用最原始的方法「打洞」,用機具在地板上洗出整齊有序的洞,直接將水排到地面,排水的效果也相當不錯。


看沈庭增談《浮光之間》的其他面貌
>一切從「輕」開始─沈庭增談《浮光之間》PART 1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74907-Xsite
>完成絕非一己之力─沈庭增談《浮光之間》PART3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74920-Xsite
《浮光之間》風箏組裝過程;攝影:王進坤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風箏組裝過程;攝影:王進坤



【沈庭增建築製作簡介】
沈庭增建築製作/沈庭增建築師事務所成立於2013年,台灣台北,致力於建築設計製作,挖掘每個建築角色平衡、簡單而深邃的形式,創造全新的建築空間與生活場景。

【沈庭增】
1980年生於台灣嘉義,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學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現為沈庭增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兼任講師,從事建築設計及繪畫創作。

作品名稱:2016第三屆「X-site 計畫:浮光之間」
作品位置:台北市立美術館前廣場
業 主:台北市立美術館
用 途:地景裝置

設計團隊:沈庭增建築製作
建 築 師:沈庭增
團隊成員:李雅琪、黃馨儀
結構設計:原型結構工程顧問(陳冠帆)
燈光設計:瓦豆─WeDo Group(江佶洋)
承 包 商:峰承鋼構、謙信裝潢工程、冠勝塗裝、黃景楨藝術風箏
建築材料:鋼構、木夾板、塗料、風箏

基地面積:1,080㎡
建築面積:240㎡
樓地板面積:240㎡
造 價:新台幣350萬元整
設計日期:2015年9月14日
工程日期:2016年4月(完工)

【活動快訊】
展 期:2016年4月16日至7月3日
地 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5月21日─【沒有名字的世界──用聲音和肢體寫詩】,19:00至20:00
6月4日─X-site 2016座談會,14:30至17:30
官方網站:http://www.tfam.museum

【延伸閱讀】
>沈庭增建築製作官方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incma.net/?fref=ts
>「第一屆」X site 地景裝置計畫 『邊緣地景』隆重登場!!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1078-Xsite
>「第二屆」北美館X-site計畫「未知的質域」 4/25跨界展演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20882-Xsite
>第三屆X-site_浮光之間─沈庭增建築製作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60467-Xsite
=====================
照片、圖面、受訪/沈庭增建築製作
採訪/王進坤、蘇琨峰
撰寫/王進坤


更多建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現場直擊】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0146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
沈庭增X-site風箏浮光之間裝置台灣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臨時建築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