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旅行

福建泉州│漫步磚紅色老城 「開元寺、東西塔、泉州西街」馬可波羅走過的街道

By 欣中國2020/03/13
article cover

這是個既熟悉卻不熟悉的城市,與台灣有點類似,與中國其它地方有著極大的不同,像是好幾倍大的鹿港。許多角落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樣子,因為信仰因為文化而無法割捨的生活型態,讓人記憶著過去阿拉伯商人口中的刺桐花城…

「泉州西街」自唐代開始列屋成街,以開元寺為起點延伸至白色鐘樓,從西街開始向外拓展的紅磚建築群構成了泉州市中心。曾經五百年間,泉州是世界最大港口,吸引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前來朝聖。

唐宋的粉雕及古塔、元朝印度教還是伊斯蘭教的各種遺跡,明清的廟宇祠堂牌坊...穿梭街巷彷彿遊走在時光洪流裡。

元朝忽必烈時期以泉州為中心的海外貿易出現空前繁榮,其中泉州市舶司總收入遠超過前朝南宋朝廷。由泉州開始的海上絲路,更啟發了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國家崛起。

馬可波羅文字曾述:所有印度跟鄰近四蠻子國商船都來到這邊,滿載著頂級貴重寶石和又大又美麗的珍珠...貿易之盛,的確是可驚的!比起來若有一艘胡椒船來到亞歷山大(當時西方最大港口),必有一百艘商船來到莿桐港(泉州舊名)。


無法想像當時西街,誠如馬可波羅所說"光明之城"般輝煌。街上熱鬧依舊,異國商賈、旅人、傳教士雲集的盛況被川流不息的電動車、熙攘的觀光客取代。

朱熹曾言:“此地古稱佛國,滿地都是聖人”,弘一法師將此名句題在開元寺天王殿內。

海上絲路帶來了財富也帶來了信仰,多元的泉州亦被譽為信仰之城,歷史超過千年的宮廟就有近60座,中國最早清真寺及南方第一座天主教區也在此留下遺跡。在所有宮廟寺院中最具代表性,莫過守護泉州西街一千三百年的「開元寺」及東西塔。
西街上的「紫雲屏」用一牆將塵世與佛國區隔,無形中縮短了塵世與佛門的距離,讓善男信女只要跨越一道門就可以到達佛教世界。
從開元寺山門進入,抬頭一見「紫雲」兩字。紫雲象徵瑞氣,傳說寺前常有紫雲籠罩,於是人們便在山門上寫下"紫雲",也是西街上「紫雲屏」的來由。 ※當年唐代巨富黃守恭捐地建寺,因此後裔稱"紫雲黃氏",廣泛分布在閩南、台灣和海外,是中國黃氏最大的一支。
入口天王殿不像一般寺廟設的是風雨雷神四大天王,而是漢傳佛教的二位守門神─密跡金剛 與 梵王 ,俗稱"哼哈二將"。主要工作是防守天界的入口,怒目挺胸氣勢威嚴。

其實中國的開元寺並不只泉州一處,"開元"代表朝廷出資所建,台灣第一座佛寺在康熙期間建成也叫做開元寺(台南),即是沿用此例。


泉州開元寺原名「蓮花寺」,因為黃守恭的桑園開出白色蓮花所以建成。後來唐玄宗下令各州必須以年號設立一座「開元寺」改名迄今,在南方寺院裡地位崇高。

拜庭內散列著16座唐、宋、元、明的四朝小塔。庭中矗立的宋代焚帛爐上,石獅蟠龍蓮瓣造型精細生動。移自古印度婆羅門寺的宋代二塔還有大殿露臺部件,可以窺見過去文化交融的痕跡,在印度王子及人面獅身雕刻裡熠熠生輝。


與其他的名剎古寺很不一樣的是,開元寺入內不用收取費用,香火鼎盛普遍來自泉州人虔誠的信仰,在拜庭大殿焚香禮佛的都是泉州人。 看著老人家的背影,忍不住就會想到南部阿嬤,小時候拉著我跨過大殿在神明前拜拜的回憶。身在他鄉卻備感親切,比起其他城市的觀光廟宇更多的人情溫度。
開元寺正殿「大雄寶殿」氣勢恢弘,以大日如來為首供奉著五方佛及偕祀的菩薩羅漢天王神將等數十尊,殿內斑斕華麗。
可惜大雄寶殿內不能拍照,媲美敦煌莫高窟的「飛天斗栱」無緣留下紀念。

24座飛天仙女(印度教中的妙音鳥)各具姿態,12尊背負著大鵬翅膀象徵白晝,手持文房四寶;另外12尊翼如蝙蝠,象徵黑夜,手持南音樂器,證明唐代佛教與閩南文化的巧妙連結。

大殿後方為始建於北宋的中國三大戒壇之一「甘露戒壇」,華麗的藻井裡面有座歷史超過600年的"千佛蓮台"。最後面是五代閩王─王審知修建的「藏經閣」,內藏盛唐至民國的所有佛教文物,包含元代血書《法華經》及明代書畫家張瑞圖、弘一法師字跡等超過千件。

開元寺平面圖▼
東西塔位於開元寺中軸線的兩側,平均約十五層樓高,為中國最高石塔建築。 走在開元寺每個院落都會見到東塔跟西塔高出屋簷或樹叢之上。

西為仁壽塔,東為鎮國塔,簡稱泉州東西塔,始建於唐代木造五層,現存為南宋石造重修。作為泉州最重要的文化標誌,740年間經歷八級地震和颱風屹立不搖。

塔身雄偉、形制奇妙,近看石塔上的浮雕,刻有許多源自唐代的梵文故事,其中有些人物身分成謎,像是梁武帝的分身?蓄鬍觀音像?《西遊記》孫悟空持大刀原型?
充滿禪意的偈語、色彩鮮艷的浮雕、古樸而原始的石刻,遊走在每個讓人玩味的角落。

「弘法利生」,入世行菩薩道,廣度眾生。坐落在鬧市的開元寺,拉近了人與佛的距離,成為泉州人心靈的重要依靠。

弘一法師(李叔同)晚年在泉州弘道,最後在這個城市圓寂,與泉州有著深刻緣分。開元寺另闢「弘一法師紀念館」,將當年講經的地方及手稿開放,就在東塔廣場旁。
走出寺院回到西街上,突然有種遁入塵世的感覺,回頭看喧鬧街道突出的東西塔,換作是500年前的視角,可能就是信義區看101的樣子吧XD
街上的貿易商鋪已成過往雲煙,發跡的商人帶走了財富,留下的、離不開的變成少數見證輝煌的歷史。短短一百多年間,這座城市的變化實在耐人尋味,變成一種找尋情懷的地方。

明鄭開始泉州人來到了台灣,清朝以降開創了一府二鹿三艋舺,以及滬尾(淡水一帶)及大稻埕,泉州人在台灣及其他地方開枝散葉,變成僑鄉的泉州卻成了回不去的鄉愁。
井亭巷、舊官驛、台魁巷、三朝巷、通政巷、古榕巷、裴巷...西街的弄內仍相當質樸,從巷名可以猜想古時候的巷道生活,巷子裡有著什麼、住著怎樣的人家,雖然是市中心卻極度靜謐。

城心塔、近現代洋樓,西街上大量風姿獨特的古大厝和古色古香的木樓群,構成一個活的建築博物館,不僅蘊涵古城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又訴說著古城的千年滄桑巨變。

井亭巷內的城心亭是一座風水塔,位於泉州老城的中心處▼
裴巷深不見底,是過去老城內最繁華所在,許多鴻儒巨擘在此發跡,巷內巨宅「宋宅」如今改為藝術空間供人參觀▼

西街許多古宅改建的民宿、餐廳,也有店舖販售著老泉州的花窗等古物。
除了多姿多采的文物古蹟,一路上小吃不斷,肉粽、石花膏、四果湯、牛肉羹、亞佛潤餅捲等等,每家小店人均消費基本不超過人民幣20元。
走到白色鐘樓就是西街的盡頭,延伸至鐘樓另一頭是泉州東街,一樣是舊城區的主街道。

垂直交錯的中山路商店林立貫通南北,往南可至塗門街逛天后宮、元代清真寺遺址及數十座古廟,往北可去清源山看老君岩巨石像。

1300多個春去秋來,這條古城最早的街區,曾經埃及、印度、義大利等商賈如雲...
泉州是一個值得漫遊的地方,多元文化市井交織的閩南建築,騎樓下、老街上美食不斷。比起廈門,更是個被低估的自助遊城市,有著與台灣同而不同的驚豔感受(近似的食物卻不同味道,近似的文化卻不同歷史),或許花上幾天來泉州走走~就會明白!

【泉州西街/開元寺】搭乘泉州公交「開元寺西門」下車←查看地圖
【門票】開元寺入內免費,開放時間8:00~17:30

(本圖文授權僅限欣中國使用,未經許可禁止重製轉載)

------------------------------------------------------------------------------------------------------------------

【旅行白日夢↓↓↓看更多線上旅誌】
https://ourdaydreamtw.blogspot.com/

【歡迎追蹤旅夢↓↓↓隨時更新旅歷】


最新最完整的中國旅遊資訊就在「欣中國」!
歡迎關注 欣中國網站 : https://solomo.xinmedia.com/china
加入旅中國Facebook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chinaadvisor
加《旅中國》為Line好友:http://bit.ly/1MLS5v5
中國行旅時光:http://bit.ly/2IqBW8j
福建秘境福建泉州泉州西街開元寺海上絲路泉州東西塔泉州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