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旅行

一首曲子的記憶-蕭邦降A大調圓舞曲

By 欣音樂2013/05/25
article cover

儲存記憶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人是透過看相片,看到國中畢業照,很自然的叫喚出腦中拚聯考的記憶。有的人是用味道,聞到舊書的味道,就想到跟同學在圖書館角落竊竊私語聊八卦的記憶(在圖書館怎麼會聊八卦...?)。對我而言,最好的記憶方式是用音樂,每一首歌對我而言就代表一個記憶,每次聽到一首歌或是彈一首曲子,就如同穿越時空一般,活在某個記憶之中。前陣子剛好在一個聚會中被吩咐彈琴娛樂大家(學過鋼琴的人通常會被要求要負起這種責任),事發突然,也沒有特別為演出準備,就隨手彈了幾首比較熟而且自己很喜歡的曲子,特別是蕭邦降A大調圓舞曲。會如此喜歡這首歌,是因為他代表了一個美好的回憶。圖片說明:Maria 親手繪製的

儲存記憶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人是透過看相片,看到國中畢業照,很自然的叫喚出腦中拚聯考的記憶。有的人是用味道,聞到舊書的味道,就想到跟同學在圖書館角落竊竊私語聊八卦的記憶(在圖書館怎麼會聊八卦...?)。對我而言,最好的記憶方式是用音樂,每一首歌對我而言就代表一個記憶,每次聽到一首歌或是彈一首曲子,就如同穿越時空一般,活在某個記憶之中。

前陣子剛好在一個聚會中被吩咐彈琴娛樂大家(學過鋼琴的人通常會被要求要負起這種責任),事發突然,也沒有特別為演出準備,就隨手彈了幾首比較熟而且自己很喜歡的曲子,特別是蕭邦降A大調圓舞曲。會如此喜歡這首歌,是因為他代表了一個美好的回憶。

圖片說明:Maria 親手繪製的蕭邦畫像,可以看出戀愛時的氣色紅潤



先說說這首蕭邦《降A大調圓舞曲(Waltz in A-flat major, Op.69, No.1)》,他有個別名叫做「告別圓舞曲」(英文:The Farewell Waltz;法文:Valse de l'adieu)。這首曲子的誕生與蕭邦的青梅竹馬戀人Maria Wodzińska有關。Wodzińska一家與蕭邦從小就認識,但在蕭邦21歲時,Wodzińska一家因為戰亂離開波蘭,直到蕭邦25歲的時候,到德國德勒斯登拜訪Wodzińska一家。這時候Wodzińsk最小的女兒 Maria已經十六歲,成為一個懂得繪畫、音樂與文學的才女,蕭邦也就陷入她的魅力之中,並在隔年向她求婚,而她也答應了,不過Wodzińsk夫人考量蕭邦的經濟能力與健康後,並沒有立即答應兩人的婚事。


到了1836年,蕭邦在巴黎糜爛的生活導致他的健康狀況急速惡化,Wodzińsk夫人決定阻止兩人結婚。蕭邦於是將兩人來往的書信綑綁起來,寫上「Moja Bieda」意旨「我的悲傷」,並且把對Maria的感情寫成這首告別圓舞曲。

告別圓舞曲是蕭邦對Maria一段浪漫卻又悲傷的回憶,有喜有悲,聽得出這段戀情的甜美也有無奈。第一段的旋律主題在整首曲子當中總共出現四次,每一次的情緒都不一樣。第一次只是平平淡淡的說這段感情,不太有自由的空間,彈性也不多,像是勾起這段回憶的開頭。

 

圖片說明:Maria Wodzińsk





第二次進入帶起更多情緒,漸漸進入回憶之中,與第一次比起來第二次顯得溫柔細膩,就像沉浸在過去的戀愛當中,雙方深情款款地的對視。接下來進入的B段就是兩人相處的快樂回憶,我個人比較喜歡比喻這種感覺像是兩人在海邊跑那種“來追我啊 來追我啊”的情境。第三次則是回光反照回到已經分離的當下,蕭邦想起這段戀情微微的笑了,卻帶有無奈的苦笑,所以第三次的華彩收尾輕又帶有些許漸慢。

 

圖片說明:Maria Wodzińska年輕樣貌



中間的C段就像是兩人戀情的曲折史,雖然有溫暖但是總是每每遭受病痛的打擊,曲中重重的小六度漸強,我都想像成蕭邦心中的怒吼:“這該死的病痛”。第四次主題的出現,下手重的多,情緒也更濃厚,代表的是蕭邦對這段戀情的不捨而有無言控訴,如果要帶有戲劇化的想像,在這一段蕭邦應該是邊哭邊寫這段曲子。


我的小劇場有點over了,但是彈琴就是這樣才有趣,總是要找個故事情境來模擬一下~才能製造自己的詮釋版本。

相較蕭邦對這首曲子的回憶,我自己對這首曲子的回憶倒是青春芭樂的多。國小畢業典禮學校舉辦了一場感恩音樂會,請應屆畢業生上台演出,一方面代表學校訓練小朋友「德智體群美」的成果展,另一方面也是考驗畢業生是否能夠獨自站上舞台面對下面四五百人的場面。那時候剛好練到蕭邦圓舞曲的境界,應景畢業典禮於是就選了這首「告別圓舞曲」曲子上陣。

圖片說明:圓舞曲第一段譜



面對這種場面,大多小朋友都會害怕,我前面的幾個演出者,忘譜的忘譜、哭的哭、不敢上台的不敢上台,我則是因為我媽說:你只要無所畏懼上台演完,我就買給你美少女戰士全套卡組!在美少女戰士的月光力量幫忙之下,我成功地演完全場,成為所有演出者中的彩色亮點,一下台就接收到各方的讚美。


而我在小學暗戀四年的副班長,在我完美的演出之後也跑來跟我說:「你彈得真好,我好喜歡你彈的曲子」,於是我小學純純的單戀就因為這首曲子有了完美的ending。不過呢~這段純純單戀也隨著告別圓舞曲真的跟他告別了,小學畢業之後,只在久久辦一次的同學會上與副班長見過幾次面。對副班長沒有任何的感覺,但是對曲子記憶中的幸福感倒是存在這首曲子當中。



但因為這段回憶,我就非常中意這首曲子,彈起告別圓舞曲總是會想到小學時期的我,蠢蠢地喜歡一個男生,因為音樂(浪漫之必要元素)而被他看見,對小朋友而言真是莫大的幸福成就啊~所以三不五時就拿出來溫習單戀許久得到回饋的感動。

在YouTube找不到我喜歡的版本(就是我的小劇場版本),目前還是魯賓斯坦的演出勝出。喜歡他不浮誇、深情簡單的詮釋。





文/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