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旅行

古巴哈瓦那狂想 以歷史劃開旅行序曲

By 欣旅遊BonVoyage2014/09/26
article cover

"Adventure is worthwhile in itself." ─Amelia Earhart 女性的視角往往能在尋常的光景中,發掘豐沛的情感。我們不能說女性註定是纖細的,但即使是充滿雄風的冒險,由女性走來,卻是那樣的敏銳。圖片說明:(圖片來源:Flickr 原作者flippinyank)「為什麼是古巴?」每一個人聽說我要前往古巴,沒有不這樣問的。其實位於中美洲的古巴相當漂亮,雖然能搜尋到的旅遊資訊少,可以看的風情卻很多。不過如果要我老老實實講,去古巴真正的原因,是佩服這世界上居然還有地方堅持要以卵擊石,以小搏大,而那地方又剛巧是能去得了的,我因為這種原因想去得要命。卵無庸

"Adventure is worthwhile in itself." ─Amelia Earhart 
女性的視角往往能在尋常的光景中,發掘豐沛的情感。我們不能說女性註定是纖細的,但即使是充滿雄風的冒險,由女性走來,卻是那樣的敏銳。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Flickr 原作者flippinyank)

「為什麼是古巴?」每一個人聽說我要前往古巴,沒有不這樣問的。其實位於中美洲的古巴相當漂亮,雖然能搜尋到的旅遊資訊少,可以看的風情卻很多。

不過如果要我老老實實講,去古巴真正的原因,是佩服這世界上居然還有地方堅持要以卵擊石,以小搏大,而那地方又剛巧是能去得了的,我因為這種原因想去得要命。卵無庸置疑的是指古巴,狠狠砸去的岩石方向就是實力堅強的美利堅合眾國。

圖片說明:哈瓦那日常風情。(陳彧馨攝)

稍微說一下古巴簡史,古巴如同台灣,是個熱帶島嶼。1492年很不幸地讓哥倫布發現,之後就紛爭不斷。先是西班牙人來了,他們的軍人殺去少部分古巴原住民,然後他們帶來的疾病則把剩下的原住民差不多殺個乾淨。所以來到古巴,絕大部分會看到的並不是棕色皮膚的印地安人,反而多是膚色稍白的西班牙裔。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Flickr原作者Adam Lerner)

西班牙之後,英國人來了,但時間很短,就又回到西班牙人之手。一直到美西戰爭中美國勝利後直接占領古巴為止,因此古巴的建築也好、文化也好,可以說受到西班牙影響很深。不過從1910年開始直到1961年,美國在名義上、實際上都統領了古巴的政治經濟,從而扶植出無能貪婪的獨裁者。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Flickr 原作者Nick Kenrick. poor internet. soon will comment etc)

這段時間是古巴與美國關係最密切的時期,也是古巴最紙醉金迷的年代,商人政客從容來去,貪婪地以各種方式壓榨這塊中美洲土地。當時美國風行的雪佛蘭高級房車頂著細長鵝頸的天鵝標誌在哈瓦那街頭四處遊走,古巴的名產雪茄叨在大亨嘴上,珍貴的蘭姆酒一杯又一杯不要錢似地喝下肚。有錢人愁錢沒地方花,另一面,窮人卻是困苦地沒有辦法生活。不用說,這種光景一旦造成,就是社會/共產主義出頭的溫床。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Flickr 原作者Ed Yourdon)

有名的強人卡斯楚和他的阿根廷朋友切˙格瓦拉在這時喊出了「打造古巴人的古巴」,以社會主義革命趕走了美國人,卻也換來美國老大哥展開經濟、貿易和金融全面封鎖的報復。彷彿這樣的打擊還不夠似的,1989年冷戰結束,美蘇恢復友好關係,本來還能依靠蘇聯維持的古巴一下被打入地獄,身為小島古巴本來就不算物產豐饒,一時間舉國面臨連煤氣都無法供應的困境。

圖片說明:(圖片來源:Flickr 原作者@Doug88888)

美國的封鎖報復至今都沒有停止,似乎因為曾在這個殖民地重重跌一跤面子非常掛不住,即使跟宿敵蘇聯的冷戰都宣告結束,也不肯放過古巴這個小小島國,不只採取封鎖狀態,媒體的評論和意向更是長期不友善。

古巴也是很硬氣的國家,在物資極端缺乏的狀態下以強硬姿態挺了過來。因為缺乏國家成長的必要資本,不得不保留大部分1960年代美國後花園的樣貌。換句話說,反美的古巴街頭上跑著的還是當年的雪佛蘭古董車、路上仍有叫作「紐約」的飯店,廣告招牌還是60年代的美國氣氛,但是看不到麥當勞、星巴克、好市多等等現代美國連鎖店的影子。

是這樣一個地方,反對美國,社會主義萬歲的國家,卻保存了最多的老美國。卡斯楚垂垂老矣,他的接任者似乎迫不急待地要走「鄧小平路線」,再不去看看古巴,60年代的風情還能留存多久?

Text│陳彧馨
=====
陳彧馨Facebook粉絲團:www.facebook.com/JasStory

【延伸閱讀】
流連古巴哈瓦那 與海明威靈魂對飲
勇敢實踐夢想!看見生活 《LIFE》經典人生攝影展
本文版權只限欣傳媒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