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台灣建築師的社會探索/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By 欣建築2019/05/17
article cover

林聖峰暢談建築的社會「織理」;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有人的地方始有社會,有人的地方始有建築。

建築是人群活動發生的場域,建築同時可以促使某些互動行為的發生。建築在台灣走到今日,逐漸擺脫過往向資本主義都市看齊的物質性,台灣現今不只可以談論建築的社會性,更有許多已經落實的社會建築項目供我們翻閱討論。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國際論壇;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國際論壇的下半場即邀請在台灣深耕的建築師們,分享他們對於建築社會實踐的看法及經驗。第一場發表的主持人裘振宇以沉重的難民議題開場:土耳其的難民小鎮充滿了變動與絕望,任何事物都無法長久駐足。建築師無法在此留下經典之作,但短暫停留的居所卻能給予難民們的殘酷生活一絲喘息。裘主持人邀請各界建築家參與Building 4humanity的中繼屋及活動中心的競圖,發揮自身專長盡一己之力。

主持人裘振宇凝重而懇切的開場白;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建築與人的距離

「建築完成定義是什麼?留白的設計是否更加拉近人與空間的距離?」—林柏陽

林柏陽建築師隨即在人道主義建築提出了他的看法:建築物件如果能更自由,是否能讓空間更具彈性?也能讓人更靠近?他所提出的中繼屋建材來自寄送物資的容器,成為建材的同時開始承接雨水。運用最簡單的物件,在不同需求間轉換形體及功能。林建築師以微觀視角從材料單元,數量堆疊的組合,不同場域的功能,直至建構出場所精神,探討人與空間的相遇。

林柏陽建築師提出他對中繼屋的設計發想;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青林書屋

「書屋的建屋活動,透過孩子的動手做來接近身邊的物質,從物質的加工與形塑出自己的生活空間來發現,建築材料、空間以及生活其中的使用者不再只是預算的編列與採購。」—楊紹凱

或許從人道主義定義建築的社會性難免狹義,坦白說建築最真實的社會面從建築的龐雜生產過程即可一窺:楊紹凱建築師分享他在〈青林書屋〉的設計過程中與業主的反覆溝通,從中揣摩使用者自造參與的可能性,也讓他重新思考建築師在現今建築產業鏈中的自我定位。

楊紹凱建築師分享〈青林書屋〉的設計過程;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織理,或公共性的詮釋

「『織理』的目的在於找到事件與物質在臨界邊緣,低限而自由的『群』的存在狀態。公共建築則回應上述理解,試圖演繹感官、身體、記憶進入時空涵構『織理』中,共感的公共性。」—林聖峰

林聖峰透過其在新竹的整體規劃案,除了闡述他個人的建築觀點,也重申公共建築養成背後,各種前期開路及共識培養的重要性。公共建築除了使用者是社會,執行者是社會,業者更是社會;穿梭於各種社會群體之間,建築師不僅設計建築作品,也要建構出各群體間平衡的「織理」。

林聖峰重申公共建築養成背後,跨界運作的重要性;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三位建築師結束發表,由主持人開啟綜合對談;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建築的「社會性」存在多元面向,在提到建築對於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之前,三位建築師分別以建築師的「第一人稱」角度,描述他們對於建築社會面的看法。脫離作品導向,此次發表拋給我們一種新的觀看方式來了解建築師們:建築的「社會性」是什麼?什麼又是「社會性」的建築?

討論與公家機關合作經驗;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討論使用者參與建築建造的後續影響;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討論過程充滿深刻的思考與反覆自省;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國際論壇;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活動資訊】
「2019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國際論壇」


【延伸閱讀】
>小規模,大改變。從建築展到社會轉型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促進地方思維的人道主義建築師/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謝英俊談「以居民參與為主體的重建」/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建築人的和平宣示:2019 Building 4Humanity 徵件開始

==========
編輯/Florence Kao
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校閱/邱佩儀

更多建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現場直擊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國際論壇演講裘振宇楊紹凱林聖峰青林書屋Building 4Humanity林柏陽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