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旅行

透過競圖凝聚共識,展現台電的社會責任/訪台電訓練所及營建處長官及同仁

By 欣建築2020/12/03
article cover

自左至右分別為台電訓練所李向榮副所長(評審)、郭秋英所長,台電營建處陳夢麟副處長(評審);攝影/Kun Wang時間:2020年10月5日地點:台電總部大樓受訪者:郭秋英/台電訓練所所長(文中簡稱郭)李向榮/台電訓練所副所長(文中簡稱李,本案內部評審)陳夢麟/台電營建處副處長(文中簡稱陳,本案內部評審)吳佳欣/台電營建處建築組建築師(文中簡稱吳)張壯偉/台電營建處建築組工程師(文中簡稱張,本案執行窗口)訪談者:Kun Wang 本篇訪談台電訓練所郭秋英所長、李向榮副所長(評審),營建處陳夢麟副處長(評審)、建築組課

自左至右分別為台電訓練所李向榮副所長(評審)、郭秋英所長,台電營建處陳夢麟副處長(評審);攝影/Kun Wang

時間:2020年10月5日
地點:台電總部大樓
受訪者:
郭秋英/台電訓練所所長(文中簡稱郭)
李向榮/台電訓練所副所長(文中簡稱李,本案內部評審)
陳夢麟/台電營建處副處長(文中簡稱陳,本案內部評審)
吳佳欣/台電營建處建築組建築師(文中簡稱吳)
張壯偉/台電營建處建築組工程師(文中簡稱張,本案執行窗口)
訪談者:Kun Wang

本篇訪談台電訓練所郭秋英所長、李向榮副所長(評審),營建處陳夢麟副處長(評審)、建築組課長吳佳欣建築師及張壯偉工程師(本案執行窗口),從本案的前期規劃到招標書撰寫、說明會舉辦、評選、公開展覽到座談會,細細談來當時所思考的各種面向,望能做為未來其他機構舉辦公共競圖執行的一種線索。

【延伸閱讀】台電訓練所所本部多功能綜合大樓競圖專題報導

王:身為台電內部評審,您覺得職責何在?必須肩負的責任是?
李:雖然由我跟陳副座擔任評審,但背後都有團隊在支持,我的背後就是訓練所的同仁。本次競圖對所本部是個很好的契機,來改變整個園區的氛圍,過去所本部缺乏長期規劃,是依照需求跟有預算時,一棟一棟的興建,也因此衍生出許多問題,希望可以藉此競圖請建築師提出長期規劃,來改善園區。因此在爭取到預算後,所長就指示我們必須做長期的規劃,要把很不容易爭取到的預算產生的效益能發揮到最大效果。

這次擔任評審的根本的就是審查必須公平、公正跟公開,第二是有效利筆預算,在現有的體制之下執行到最好,第三是找到最適合的方案來解決園區內長久以來的問題。這次九家投標建築師事務所的提案是開放且自由的,對園區的長期規劃更直指核心,將所本部做了系統性的整理,成效超出我的預期。

陳:營建處的職責是負責台電建築跟營造等的相關事宜,處本身就具有設計能力,不少成員也擁有建築師執照。營建處在接到公司委託時會先考量建築的規模、需求及重要性來決定執行方式,一種是自己主辦設計再編寫工程招標文件發包,第二種是採用統包策略發包,第三種是具有代表性或重要場域,就會採委外設計的方式,本次競圖即屬第三種。訓練所是每位同仁加入台電所接觸的第一個場域,也是各階段進修的處所,為台電人共同的記憶。過去訓練所所本部內的建築都是由營建處設計建造的,但這次在瞭解訓練所提出的需求跟對未來的想像後,我們評估後決定要委外引進專家,來幫所本部做整體長遠的規劃。當決定委外設計後,就必須讓參加建築師能充分發揮,也就是要打造友善的競圖環境,首先評審委員名單最為重要,因資料庫無法找到適合此次競圖的評審,經內部討論後採先擬定建議的評審名單,再提給長官做確認。並且外部委員要超過評審委員的1/2,內部評審也不能擔任召集人,充分的尊重外部委員。

在本競圖中,營建處是主辦單位,由我擔任評審,之後工程標案也由營建處發包,因此在審查上我特別關注工程的期程,在滿足業方需求的設計提案外,也須在預算跟工期限制內完成。在獲得三位專家(呂欽文、龔書章及張匡逸)同意擔任評審後,4月20日於台電總部大樓舉辦第一次評審會議,向他們說明這次競圖舉辦的主因,及意圖達成的事情,並將目前編寫的招標書請三位專家給予我們建議,看怎樣修改更能吸引到優秀的建築師投入,三位專家建議要提供充足的等標期、競圖獎金,法規的檢討也必須註明,並充分表達在招標文件內,提醒別讓建築師去扛未知的風險,讓其好好發揮設計專才。因此營建處就是提供好環境,放手給評審去遴選,讓投標建築師能大膽設計一展長才。建築師在做完細部設計跟工程招標文件後,營建處做為工程主辦單位再進行發包。

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空拍圖,正上方右側車道為園區入口,大門中為行政大樓(可納入拆除),左為活動中心(本案基地將拆除);攝影/原間-朱逸文

王:訓練所所本部自1951年即成立,對台電的重要性在哪?
郭:訓練所所本部位在烏來旁邊,自然環境優美,與另外三個訓練中心(高雄、林口、谷關)扮演台電公司新進人員、在職人員教育訓練的功能跟角色。電力分成「發、輸、配、送」以及各幕僚單位體系,故這四個訓練場所的職責也有不同,所本部主要肩負統籌規劃本所及各訓練中心訓練,公司整體人才培育發展有關事宜,並以辦理新進人員新銳營與養成、中高階主管培育及發展、管理發展類及法規性等訓練為主,所以每位同仁報到的第一個地方就是訓練所所本部。各中心負責的訓練專業不同,會依照專業及訓練期程在分發到各中心受訓,訓練完成後分發至各單位報到。訓練期間必須住訓練所內,是包吃、包住且周休二日。除新訓外,也負責同仁的在職訓練,過去台灣只有台電負責發電,因此無法仰賴其他機構養成人力,所以必須靠自己訓練養成需要的人力,因此這場域是每位台電人的共同記憶。

王:這次競圖是拆除兩棟既有舊建築蓋一棟新綜合大樓,是什麼原因促使做這麼大的動作?
郭:我107年2月接任訓練所所長,當時同仁就跟我說,活動中心爭取到預算將被拆除改建,即開始與同仁討論怎樣的建築對訓練所最好。近年發電技術及觀念不斷在改變,一路從水力、火力、天然氣、核能到今日再生能源,台電充分掌握這些技能,但舉辦教育訓練的場域及建築環境卻沒有一起提升,而是採局部改善的方式,比如改造教室增加新設備等,但在老舊的大樓裡花經費做內裝跟軟體,已不符成本效益,也難做整體性考量,因此在這時間點引進新的想法跟做法,創造新的空間跟場域是最佳機會。

既有的活動中心跟行政大樓的機能與它們坐落在對外門面的位置潛力不成正比,應能具有更大的效益,但會拆除兩棟(活動中心跟行政大樓)是機緣巧合,是因有意參與投標的建築師在招標說明會時,提出既然新大樓空間包含行政辦公室,能否將既有行政大樓納入拆除範圍,將兩塊基地一併進行設計?當收到提問後,內部立刻進行討論,並徵詢評審的意見,因原本就規劃在完成新建綜合大樓後,要將行政大樓的機能移入,確實可提前拆除併入一起規劃,但這也會造成拆除後行政人員要另找空間辦公,但既然有這麼多建築師來參加說明會,認真瞭解台電的需求,原來的基地太小確實也不可能達成我們的期待,就該給建築師更大的空間去做想像跟規劃,說不定能給訓練所一個沒有想到的方案,因辦競圖就是期待新的可能,因此決定提供拆除行政大樓的選項,讓建築師能一併思考設計,這是個關鍵的決定,若侷限在原來的活動中心基地發展性會很受限。

王:拆除兩棟後,那各大樓原本的空間要怎麼去調配?
陳:因為施工不能影響到正常訓練使用的調配,當所方同意行政大樓也可拆除時,我們有先預作計畫評估將辦公空間移到其他未被拆除的大樓裡,但這不容易,但一併拆除才有機會改變現有園區的問題,因量體都放活動中心基地上,只能蓋成一棟很高的大樓,這不是所方期待的結果。所以希望建築師在做規畫跟設計時,要能預想不影響日常訓練的提案,最後來投標的九家事務所裡,有好幾家提出分散量體的設計,在評選會議上我有對建築師提問能否分期興建,先蓋行政大樓來滿足使用的機能,得到的答案是可以,很開心建築師在設計時已幫我們考量到這個問題。

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空拍圖,園區入口旁被樹蔭遮掩處為守衛室,中為既有行政大樓,右側為既有活動中心;攝影/原間-朱逸文

王:公共工程招標書是吸引建築師投標的關鍵,此次能吸引到九家建築師事務所參加,招標書一定做了什麼來打動他們,還請談談這部分。
張:這是我加入台電公司後從頭開始負責的第一個委外設計工程案,一開始我先不把自己定義在甲方,而是換位成建築師的角色,找出這基地設計時必須面對的問題,包括基地環境、長期規劃、空間需求及建築法規等等,並未因是委外設計案,就放手丟給建築師,而是預先擬定方案,因此編寫招標書的同時我也在做設計,做基地分析、法規分析等,思考怎麼解這個競圖題目,將遇到的困難寫在招標書上,比如大客車的迴轉半徑,地下停車場入口對基地的衝擊,以及園區主入口的重要性等,讓有意投標的建築師知道能一併思考,也想瞭解建築師會怎麼解決這些困難。

另外,與業主方訓練所達成共識,是要以多元、包容的態度寫招標書,因此一開始採中性的寫法陳述,希望建築師在閱讀招標書時不會就文字內容去猜測台電立場,避免因寫法而誤會,這態度也放在空間需求上,只編列該空間須滿足什麼樣的使用行為、有多少人使用,但不會去限制要用什麼材料、什麼風格,也想藉委外設計知道外面建築師對台電的看法。

但在第一次評選會議時,評審龔書章教授提醒我們這份招標書內容沒有情感,感受不到台電對所本部基地的熱情跟想像,這是個重要的提醒,因台電人對這裡有很深的情感,只是我們不想將建築師框架在這個想像裡,希望建築師能在沒有框架下去提出想法,但確實會少了點燃建築師熱情的動能,應展現台電很重視跟在意這個案子給建築師知道。在與佳欣討論後決定將兩個方向加以整合,開頭用有溫度的文字補充願景跟定位,敘述台電對這塊基地的情感,但在環境氛圍及空間需求上則維持用中性的文字及量化的數字呈現,回頭看這個策略是成功的。九家建築師事務所的提案非常多元,有一棟、兩棟到三棟都有,機能分配也不同,給業方跟營建處非常大的刺激,一次就看到這麼多可能性,對未來我們自己設計或委外設計都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郭:我們是在所本部生活跟工作,對這個場域的未來當然是有想像跟期待,雖然對建築、對工程並不懂,但對園區跟新大樓心中已有初步的藍圖,是有原則跟想望的。除公告招標書外,在所本部基地舉辦了說明會,當時我就將訓練所對未來的想像跟原則,與到場的建築師進行溝通跟交流。台電公司有使命、願景及經營理念,使命之一就是「友善環境」,經營理念有「關懷跟成長」,這並非口號文字,而是展現在我們的工作跟業務上,因此也必須貫徹在建築上,因此建築對外必須友善環境,內部則要能提供同仁關懷成長的空間,進到空間要能激發起學習的欲望跟熱情。新建大樓坐落在山水環抱的優美基地上而非都會區,不該是標新立異與周邊格格不入的建築,需把地形地貌、氣候因素及周邊環境納入考量,是融入環境與自然共生。

除此之外,永續是台電的核心理念,因此建築要好維護,不能剛蓋好很新,但兩年後怎麼維護都舊舊的。必須跟上時代,包括智能、綠能、節能等都要考慮。景觀上應是開放而非封閉。這些就是從台電自身及這塊基地給出的線索,希望建築師能納進考量,但概念怎麼落實,建築師可以自由的去做各種嘗試。我相信只要訓練所、營建處及建築師團隊都能投注熱情,彼此有效的溝通一起合作,能打造出融入環境並符合需求的建築。

郭秋英所長於招標說明會,說明訓練所對未來園區的願景藍圖;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王:編寫招標書前,必須清楚知道使用者需要怎樣的機能,當時怎麼跟訓練所去完善這部分?
張:要把使用單位的想像落實成文字跟數字,是個不容易的工作,因此與訓練所開過許多會議,由於訓練所是非常認真的業主,這也燃起我們(營建處)的熱情。在前幾次開會時訓練所就將對新大樓的需求、期待,甚至是怎樣的建築形式、材料,空間氛圍都整理提供給我們,雖然最後招標書上沒有這些內容,但所方已經有過充分的討論。當時我與所方開會的策略,就是讓所方先將需求充分的提出來,我才介入他們的討論,提醒有些地方不需這麼快就下結論,應讓建築師去思考,委婉地將這些具體的內容退回去,慢慢收斂成招標文件內容。

所方很早就將空間需求面積整理給我們,營建處跟所方主要溝通是希望將同類型的整合在一起,並說明節省的空間並未消失,而是讓建築師能彈性運用,不被面積給綁死,這是本案另一個重要的決定。與所方達成空間面積的共識後,接著針對各空間該整合還是保留,或必須放在什麼位置,請所方跟著我們一起想,若某個空間都可以但又很重要,就會把它列為議題,這就是建築師要去解題的,比如地下停車場的入口就是議題之一,因為非常的複雜,最後決定不預設停車場跟園區主入口的位置,其他包括分成幾棟、廣場怎麼留設、新舊建築怎麼串聯,與所方都有討論,但都沒有將討論結果放在招標書中,就是讓建築師依照自己的設計去發想怎麼配置最合適。我必須坦白說,這次競圖能這樣的操作,是因台電內部有營建處這樣專職的單位,若公家機關沒有這樣的單位,或與代辦機關不夠緊密,就容易出現評選後才發現建築師的提案都不是使用方想要的,常必須有大動作的調整。

吳:現在回頭看是很美好,但溝通過程中衝突也不少,包括營建處與訓練所,也包括營建處內部都有。這次競圖可以成功,有幾個關鍵的因素,第一個是壯偉,思慮清楚也願意挑戰。第二是郭所長對園區的長遠發展有遠見,並願意給營建處彈性去發揮。第三是營建處長官充分授權我們執行,包括在評審名單的建議,需求書擬定等。三位外部評審過去跟台電也沒有緊密的關係,我與壯偉是由本次競圖專業面的角度去思考,決定找不同世代的建築專業者,各自的領域要區隔但也要有疊合,才建議了呂欽文建築師、龔書章教授(建築師)及張匡逸建築師三位,在往上陳報的過程也得到所有長官的同意。

於所本部競圖基地舉辦招標說明會;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王:除招標文件外,事前還舉辦兩次評選會議,一次在台電總部大樓,一次在競圖基地,這都是非常好的安排,當時怎麼決定的?
吳:辦理兩次評選內容擬訂的會議是想先跟評審溝通說明,第一次會議是關鍵,當時龔老師給了我們三個建議,第一是要去基地現場看,對參賽者才公平;第二是建議辦公開說明會;第三就是招標文字上的調整,認為當時的招標文件中需求書內容沒有靈魂;呂欽文建築師現場也附議,並提到當時教師會館競圖的招標文件有達到龔老師的建議,因此我跟壯偉就有去找來看,做為調整招標書的參考。

既然要舉辦說明會就該辦的正式,因此邀請營建處處長及訓練所所長出席,展現台電對這個競圖的重視,現場也能解答每位來訪者的提問。說明會能舉辦的成功,也必須感謝評審呂建築師及龔老師在臉書上的宣傳,吸引十五家建築師事務所到現場,當天與每家事務所良性的互動,展現台電極高的重視和友善,最後有高達九家參加,提案都相當精彩,讓我們有些受寵若驚。

王:說明會現場提出的問題,除詢問拆除行政大樓外,主要是在哪些方面?
吳:因空間量在招標書上已很清楚,建築師比較專注在使用者的樣態,比如上下課的時間,課餘時間怎麼交流,從宿舍怎麼走到教室等。在現場,我們也跟建築師說明這個環境除學習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交流,因同仁受訓時是必須居住在這裡,因此也促成不少佳偶,甚至打聽部門有無缺人或要換部門,都會在這裡發生。

李:我補充一下,訓練所改建構想在郭所長就職前就提報了,但一直很難決定執行方式,因基地位處水源保護區,所有的興建行為都需面對繁複的法規審查,還必須同時滿足教學、辦公及學員活動,非常不容易,因此大都採用局部調整的方式,所長上任後覺得這不是辦法,因此積極拜託營建處協助,希望大刀闊斧地將原本使用率低的活動中心以先設計後工程發包的方式來進行,並作為啟動器去調整園區的規劃。

張:說明會當天會被問許多使用樣態的問題,可能有個原因是當時有配合政府的防疫作為,導致建築師無法瞭解日常使用的樣貌,但經說明會讓建築師在現場走一遭後,對園區空間跟自然環境就有了感覺。

於所本部競圖基地舉辦招標說明會;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於所本部競圖基地舉辦招標說明會;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王:訓練所是台電員工的教育基地,學習跟生活面貌是什麼樣子?
郭:來所本部上課的同仁,除總處大樓的長官或主管同仁,也分散在全省各地,因此所本部提供住宿並供應三餐。開訓時在台電總部大樓集合搭乘四十人的大巴士前往訓練所,結業日則從園區集合送至新店捷運站及台電總部大樓。若同仁要通勤不住宿也可以,但仍建議住宿舍,因不是在課堂上才叫教育,進入訓練所到離開的這整段包括環境場域、同儕都是學習的一部分。一般是週一早上入住,週五中午結訓離開,對工作一陣子的同仁,回訓練所上課其實是很好的放鬆跟充電,在忙碌的業務中能喘口氣。

李:本所與營建處的關係非常緊密,這些建築的使用時間都已相當長,長達五十、六十年的都有,目前是有三棟宿舍及三棟教室,大部分住宿跟教室是分開的。過去因缺乏長期規畫,遇到有需求就蓋一棟,又有需求就再蓋一棟,沒有考慮到整體動線的串聯,加上園區地勢有高差問題,位處山邊又多雨,因此常必須撐傘上上下下的移動。行政棟跟教室放在園區大門,但廚房餐廳卻放在最裡面,宿舍也離廚房有段距離,配置造成各種活動的不方便,這次競圖好幾位建築師都提出改善的方案,讓我們看到新的根本改善可能。

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現況;攝影/原間-朱逸文

王:決定公開評選名單及採用分階段評選機制的原因?
張:採購評選委員會組織準則修法後,已有說明除非特定原因不然評審名單都是要公開的,在第一次評選會上也有告知每位評審,會將他們的個資公開在政府電子採購網上。

吳:台電在修法前大約兩年,營建處的委員名單就已採公開方式辦理,在徵詢外部委員時會說明台電會公開名單,委員若不願意就不會聘請對方,所以是比政府快了一步,這是因台電認為這是建立公平公正投標環境很重要的因素。

陳:九家事務所在評選前已抽過簡報序位,評選當天就依照通知單上標註的時間抵達,各有二十分鐘的時間簡報,這在評選規定中都有清楚的規範。一開始是沒有設定要分成兩階段評選,但因有九家參與,若一一上場簡報到最後一家結束,可能都忘了第一家說什麼,因此召集人龔老師,就與我們討論是否採用兩階段的方式,我就提醒採購法規定的兩階段評選,是第二階段也要簡報,龔老師回覆並非是制度上的兩階段,而是委員透過假投票方式來限縮範圍。在評選會前壯偉跟佳欣就已跟台電採購的專責單位工務組詢問,這個評選方式是否符合採購法,得到答案是並未被禁制採用,因此經評審討論後就決定採此方式進行。

李:評審流程是先由九家事務所依照序位簡報跟問答,結束後再進行閉門審議,不討論直接進行初篩,依照自己的意志投不適合的五件作品,沒想到票一打開大家的共識很高,選出前四名作品,接著再投出前三名,才開始進行相關細節的討論。

王:請李副所長跟陳副處長分享對各作品的觀察?
陳:我代表營建處團隊擔任評審,在評選前已跟建築組同仁對每件作品的優缺進行討論。競圖的目的就是找出誰最符合訓練所的需求,並能解決基地現況問題,首先就是大門相臨的馬路並不寬,要解決進出的動線問題,大巴跟轎車的動線必須區隔,妥善處理大巴的迴轉半徑,重新考慮大門位置。我就針對首獎黃明威建築師及第二名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說明,評選前我已初擬一個方向,來看每件提案。第一是分散兩地配置;第二是往內退縮不能臨馬路太近;第三是重新處理進入地下停車場的動線,不能沿用既有的舊動線,人車必須分離確保人行安全。

首獎跟第二名兩位建築師的提案,都解決了我提出的問題。第二名境向團隊的提案是將既有園區建築配置納入考量,沒有拆綜合大樓,就已解決汽車進入園區停車的動線,建築外觀雖沒有明顯特色,但跟現有建築物較能搭配,我考量因第二期跟三期工程的預算,還不知道何時公司能編列,務實來看境向的方案符合當下所方的需求,四平八穩的解決現況問題,也能融入園區氛圍。但就因過於四平八穩太像機關缺乏特色,現在看就覺得有點老派的話,令人擔憂五年後完工啟用豈不就更落伍了。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的提案則是分成兩期,第一期時行車動線仍從中間穿越,簡報時我提問能否在第一期就變更車行動線,及兩棟的間距能否再拉開,建築師回覆能調整。其他包括分棟配置、臨馬路退縮也都符合需求,相對境向其優點在於外型較具特色及新穎。整體看兩位建築師提案的配置很相似,較大的差異是禮堂的位置,境向是配置在一樓,黃明威則放在樓上,境向是設計面對內部操場,黃明威則是面向馬路側,一個是對內凝聚,一個是對外回應環境跟街區,各有觀點難分高下,針對這兩案討論很久,最後經投票由黃明威出線贏得競圖。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場所建築」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除在設計面上的評比,我更關注的是施工是否會影響所方訓練課程的正常進行,因此會針對施工圍籬的規劃提問,以及行政大樓的拆遷期程若無法配合施工期程,建築師是否有因應計畫,新建兩棟樓的設計不能太靠近會有安全界面的影響,再來是期程安排及預算是否合理。由於我專業在水保上,也會提醒建築師施工時要規劃臨時沉砂滯洪池的位置,不能擋到進出動線,及完工後永久沉砂滯洪池的位置等。除前兩名外,萬有為建築師團隊的作品給我印象很深刻,透過大斜坡讓同仁步行到樓上,一樓則設計店面向鄰里開放,這個提案放在都市裡是很合適的,但訓練所因為有同仁跟老師居住,為保障他們的安全,必需管理進出者,這是個好案子但不適合所這次競圖。

>第二名─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案「自然蓄電場」

第二名-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李:評選從早上九點一直到深夜,雖然很辛苦但對訓練所的未來很有幫助。我雖然不是建築背景出身,但求學階段有修過都市跟市政相關的科目,因此有一些基礎在,此次評選前十天就收到這九本服務建議書,有充分的時間瞭解,我是代表訓練所的評審,是以訓練所的需求為出發點閱讀九家服務建議書,每家都有各自的優缺點。這次競圖基地不大,有些團隊的提案會希望保留很大的戶外空間作為景觀或水池,但沒拿捏好就會使得主體建築量體太大,而與周遭環境難以融合變得突兀。在評選前我也有設定必須解決的課題作為評分標準,第一是人車必須分道;第二是設置風雨走廊;第三是改善園區動線的便利性,重新依照需求配置空間;第四是拆建盡量不影響訓練所的運轉,各項活動的配置能適當妥適。

在讀完服務建議書後,心中的答案是認為黃明威跟境向兩組團隊的提案都能是第一名,但各有缺點必須解決。我雖然有基礎但畢竟不是建築專業出身,在簡報時我會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詢問建築師可否調整,在審查時也會將覺得不適合的地方詢問三位外部評審,看這些與訓練所需求牴觸的地方是否能調整,得到的回覆是黃明威跟境向的提案都能調整。我最後選擇黃明威建築師的方案,原因在考慮未來性跟發展性。黃明威建築師的方案,在空間配置是有許多與我們原本習慣的方式不同,比如研討室放在一樓,活動中心移到樓上,我讓自己先放下原本就的使用習慣,去假想這兩個空間的日常使用,研討室的使用機會很高,放一樓不但風景好也便於進出,加上使用大會議事的時間跟室內球場活動時間是錯開的,彼此不會互相干擾,而覺得這是不錯的配置方式。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境向團隊的提案非常工整與完善,完全符合現在的需求,比較不足的是屋頂處理採用金屬板造型,追問設計的原因並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黃明威的提案會有許多挑戰要冒險,但也能看到未來比較多的可能性,台電的目標是要成長,不斷給人新感受,郭所長希望藉競圖給園區未來五年、十年一個明確的方向,境向的造型現在看是樸實,那等五年後竣工不太可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這樣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建設經費就比較可惜,因此我投給黃明威建築師。評選時我甚至希望能有更多空間、預算能將他們兩位的方案整合在一起去好好執行。

第二名-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第二名-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第三名陳章安建築師的方案,在建築跟空間的配置都符合需求,可惜的是停車場配置在一樓光電森林的後方,在簡報時詢問原因,建築師回覆若沒停車時能轉為廣場使用,概念雖然很好,但實際使用上有困難,因為人一定會把車停在自己最方便的地方,會常常要請警衛去協助疏散,作為訓練所的門面也希望把車盡量藏在兩側或地下室,來維持門面的完整,且這個停車在其配置上也找不到能改的空間。另外,車行動線依然從中間進入,切斷園區的連絡,會給行人不安定感。

>第三名─陳章安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光電森林」

第三名-陳章安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徐岩奇建築師是將行政中心跟教學空間整合在一棟,將教室放在較低樓層,活動中心單獨一棟,這樣的空間配置在動線上是合理的,但為留出旁邊的空地,導致樓層疊較高,造成周邊環境壓迫。另外,沿用既有的停車動線,並把新建大樓的停車場入口也設在同一處,造成兩個停車場出入口重疊,使人車都有安全的疑慮,簡報時我提問能否改善,但建築師無法提出解決的方式,這是很可惜的致命缺憾。

>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學習生活的容器」

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翁祖模建築師團隊的提案跟環境融合的很好,但若細看配置會覺得建築量體有些太大,以及他試圖讓室內室外有很好的通風跟光影,但基地的風雨其實很強,蚊蟲也不少,如此開放的空間並不完全適合。萬有為建築師的提案很詩意,但同仁跟老師的體力上較難負荷,因抵達園區後同仁要拖著或扛著行李步行到樓上,動線實在太長,現場我就詢問建築師過去的建築案主要位在哪裡,他回覆多在都市裡,這個方案很有意思,只是不適合所本部基地。葉世宗建築師的提案,很真實的反應若沒將行政大樓列入可拆範圍,大概每家提案都會與他類似是一棟高樓,就無法解決園區大部分的問題。

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提案「與自然對話」

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過去營建處常採統包方式,由營造廠找建築師配合執行,設計費是由營造廠支付,導致建築師會聽營造廠的指示,很難依照我們甲方的需求進行設計,但若由我們發設計發包給建築師,工程發包給營造廠,這樣才能要求建築師的設計能滿足業主的需求。台電本身有專業人員可以負責監造,又已熟悉建築師的設計,能按圖要求營造廠施工品質,這樣的分工制度讓建築師能充分瞭解業主需求發揮設計能力,不被營造廠牽著走,這次競圖能採這種方式非常合適。

>萬有為建築師事務所提案「與自然」

萬有為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王:所長在最後得知競圖結果後,覺得優勝團隊的提案有回應你提出的需求嗎?

郭:評選出爐後我有翻閱九家的服務建議書,基本上都有回應所方提出的願景跟理念,只是各團隊回應的地方不同,有些在使用行為或營運模式上,也有幾家比較沒有扣合,若換個基地比如放到都市裡更合適。首獎黃明威建築師的提案,與我們的願景扣合的很近,讓我對訓練所園區的未來很期待。所本部站在這個時間點必須要改變,來凝聚出有系統的長遠規劃,今天雖然只能做第一期,但因有長遠的藍圖,當有預算跟資源時就能逐年、逐次、逐期,一步一步去完成,現階段雖然覺得黃明威跟境向的提案看來沒有太大不同,但若拉長到第二期完成,我相信會有完全不同的氛圍。台電是長遠經營的企業,我們必須將眼光放在未來,然後再拉回到當下,當把現在加上未來後答案會更明顯,能看出誰更合適台電。至於訓練所新建的大樓是否需要回應台電的能源形象,我覺得不是必要,因這個場域是作為對內部員工進行教育訓練的地方,重心應是放在營造學習的氛圍,但若是要時常與社會大眾接觸,比如台電總部大樓,就需要在外觀放上展現能源符號的裝置或意象,來傳遞台電精神給大眾,建立台電的品牌。

王:競圖已結束,接下來要開始與首獎團隊密切接觸,針對設計跟工期進行確認,其實才剛剛開始,能否分享一下目前的進度跟之後的工作期程?
吳:第一步是要議約,再來就是把評選會議上,評審提出需修改之意見整理給黃明威建築師團隊,再來是舉辦開案會議,讓訓練所跟黃明威建築師團隊對接,進入實質的討論。

李:訓練所已成立對接團隊負責跟建築師溝通,團隊成員來自訓練所內的管理組、教務組、策畫組等,而我擔任小組的協調負責人,負責將首獎團隊提案的精神跟團隊同仁說明,再一起審視這個提案進行討論,針對目前建築師提出的方案,找出還需調整之處,透過團隊凝聚共識將疑問跟要求整理出來,於之後會議中逐條提出,充分利用建築師的專業來解決我們的問題。

陳:開案會議是先進行初步的溝通,所方拋出這些議題後,營建處也會組成一個團隊(建築組、技術組),連同所方跟建築師的團隊共同成立工作小組對接,開始針對未來使用者的需求、施工期程等進行討論。

張:接下來的關鍵在於「溝通」,營建處作為橋梁要將建築師提出的構想,明確轉述讓使用單位瞭解未來的可能性,找出所方提出需求的本意轉給建築師,比如所方想改動線,但本意可能是要解決另一個問題,我們的工作就是釐清,找出所方潛意識內有共識的議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非單純就所方提出的問題去反應。

評審召集人龔書章教授導覽成果展;攝影/原間-黃奕甯

成果展「翻轉‧育電域 TURN ON TOGETHER」;攝影/原間-黃奕甯

王:此次願公開展覽跟報導的主因,及希望藉由這樣公開的活動,帶來怎樣的影響?
郭:主要是因九家團隊都非常優秀,很可惜只能選擇一家,若就這樣結束太可惜,應該被公開展現,而且不只給台電的同仁,要讓外界知道台電對建築的重視,不僅把它當成一棟房子,而是台電與建築師緊密合作下,與社會、自然環境溝通的橋樑。我對新建綜合訓練大樓有很高的期待,這是很好的案例,能告訴大家台電對建築是用心的,透過團隊的溝通合作,是能得到好的成果,也讓台電自身員工跟外界的朋友知道,來達到共好的效果,激勵建築業界願意將好的設計能量投入在台電,能積極的參與台電競圖,知道台電正在改變。

吳:如所長所說,第一個原因是希望這九家參與團隊的用心跟努力被看到,才決定舉辦公開的展覽跟報導,並獲得長官的正向支持,願意提供各種協助。第二則是訓練所為每位台電人都會經歷的時光場所,是台電人共同的記憶。第三是透過這次公開活動,讓台電未來的招標文件,也能往這樣的方向前進,因此除公開展覽外,也將舉辦一場分享會,邀請台電各部門的主管及第一線同仁參加,瞭解採用這樣的招標文件內容跟評審形式,是能達到很好的結果,很開心能獲得陳副總的支持,極力邀請其他長官跟同仁參加。也就在這三個原因下,決定要舉辦公開展覽的活動。

張:希望拋磚引玉,也非每個案子都要採這種模式,而是讓外界知道台電在改變,建築美學不斷提升,正邁向國際企業。且訓練所是每位台電人共同的記憶,透過展覽也告訴每位同仁,你的記憶將改變,我們並未認為新就是好,因有太多的回憶在所本部裡,而是透過展覽跟報導,讓台電人知道改變的原因及未來將變成怎樣。再來是改變外面建築師對台電的觀感,更願意參與台電的競圖,讓台電負責撰寫招標文件的同仁,能順利邀請到優秀的團隊投標。原本只單純希望展現九家團隊為台電未來規劃的美好,但現在希望能透過公開展覽跟報導,激起更多的討論,雖然無法掌握會是怎樣的回響,但我們都在期待事件的發生。

陳:台電有很多單位都會做各種的招標文件,透過展覽讓內部採購同仁知道還有這樣的做法,只要創造友善的環境是能吸引優秀團隊來參加。雖然期待迴響,但也不一定都會是正向的,但我們會做好準備後接受這個衝擊。

郭:公開展覽不是必要,是可辦可不辦的,但營建處有使命感願意投入,我們都期待也相信應該是正向的聲音,但台電同仁非常多,確實會有不同的見解,但我相信因為A的用心,是會感動B,而B的投入又會回過頭讓A更投入,甚至擴大到感動C,在這良性的循環下,這感動的力量是會往外擴散的,只要能激發一部分的人,讓他們能在某個地方開花結果就是成功了。

李:能夠分享對相關人員都是好的,讓更多人能感受經共同努力是可達成願景的。站在訓練所的立場,每位台電人的第一次訓練在這裡,退休的時候也會辦活動,讓同仁再回到訓練所入住,因此進來在訓練所,退休也在訓練所,台電跟當兵有點像,因新進人員受訓有設期別,打招呼時常會說自己是哪一期的,加上受訓的壓力不小,彼此會有革命情感,因此訓練所對台電人不僅是共同記憶,也是對公司與同仁的情感所託之處。

成果分享會,首獎黃明威建築師簡報方案中;攝影/原間-黃奕甯

成果分享會;攝影/原間-黃奕甯


【評審委員(依姓氏筆畫順序)】
李向榮╱台灣電力公司訓練所副所長
呂欽文╱呂欽文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陳夢麟╱台灣電力公司營建處副處長
張匡逸╱常式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龔書章╱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教授

【參展團隊(依競圖抽籤簡報順序)】
01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2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3葉世宗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4黃聖吉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5張峰溢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6陳章安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7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8萬有為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9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延伸閱讀】

>黃明威建築師以大膽且宏觀規劃策略贏得「台電訓練所所本部新建綜合大樓競圖」

台電在改變/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展「翻轉‧育電域」正式開幕

>台電訓練所所本部多功能綜合大樓競圖專題報導一「需求計畫書」

>競圖不該只比輸贏,而是誰最具前瞻性且適切回應主辦方的願景/訪龔書章教授

>把事情做「好」而非做完/訪呂欽文建築師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場所建築」─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提案「與自然對話」─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葉世宗建築師事務所提案「隱藏的秩序」─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黃聖吉建築師提案「山林中與自然共生的Tai Power學院」─台電訓練所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張峰溢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光盒之樹」─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第三名─陳章安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光電森林」─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學習生活的容器」─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萬有為建築師事務所提案「與自然」─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第二名─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案「自然蓄電場」─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
資料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編輯/Kun Wang

更多建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競圖獎項報導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