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旅行

藉公開評選過程,讓大眾知道建築是能被討論的/訪張匡逸建築師

By 欣建築2020/12/11
article cover

評審張匡逸建築師;攝影/Kun Wang時間:2020年9月27日地點:宜蘭常式建築師事務所受訪者:張匡逸/常式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文中簡稱張)訪談者:Kun Wang(文中簡稱王)王:談談這次擔任評審你最關注的地方?張:此次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競圖的基地環境很好,因此我很重視投標團隊怎麼思考建築跟環境的關係,對自然、對周邊聚落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第二是站在台電的角度思考,舉辦這次競圖的目的是什麼?想得到什麼?其實每年來台電訓練中心受訓的人很多,而且不只是台電內部的員工,也會出借給外部單位使用,因此台電也是藉這次競圖來建

評審張匡逸建築師;攝影/Kun Wang

時間:2020年9月27日
地點:宜蘭常式建築師事務所
受訪者:張匡逸/常式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文中簡稱張)
訪談者:Kun Wang(文中簡稱王)

王:談談這次擔任評審你最關注的地方?
張:此次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競圖的基地環境很好,因此我很重視投標團隊怎麼思考建築跟環境的關係,對自然、對周邊聚落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第二是站在台電的角度思考,舉辦這次競圖的目的是什麼?想得到什麼?其實每年來台電訓練中心受訓的人很多,而且不只是台電內部的員工,也會出借給外部單位使用,因此台電也是藉這次競圖來建立新的形象,我是從這兩個大方向評選投標的作品。

【延伸閱讀】台電訓練所所本部多功能綜合大樓競圖專題報導

王:這次擔任評審,給你的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張:感受最深的是營建處同仁的專業,首先邀請我擔任評審時,就已口頭告知我這次競圖的目的及台電的期待,讓我在瞭解之後才決定是否擔任。同意後,評審們在公館的台電總部大樓先開評選會議(2020年4月20日),由負責本案的營建處建築組佳欣及壯偉報告解說競圖目的,將已整理好的需求提供給我們瞭解,招標書的文件也已擬好草稿,請我跟呂欽文建築師、龔書章老師三位外部評審提供意見,文件內容非常完整,我們就建議應將台電對本次競圖的願景寫清楚,要將熱情展現,而非只寫空間需求,來讓有意參加的建築師眼睛一亮,吸引他們投入。

再來台電有很高的彈性,會議中龔老師建議評審應前往競圖基地勘查,並要舉辦公開招標說明會,如此建築師較易提出符合基地環境跟台電需求的方案,評審也更能掌握方向。提出後獲營建處跟訓練所的支持,於今年(2020)5月12日我們先至基地勘查,感受到基地自然環境的優美,以及園區在空間串聯及人車動線上的問題。6月11日公告招標後,於同月29日於基地舉辦招標說明會,將競圖目標及需求向來參與的建築師做面對面溝通。佳欣轉述現場就有出席者提問,若要達到台電的競圖目標,是否能將既有行政大樓及警衛室納入可拆範圍?當晚佳欣分別聯繫評審尋求意見,後經內部評估後就開放這個選項,這是很重要的決定,若沒有納入行政大樓,競圖的結果將完全不同。

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空拍圖,園區入口旁被樹蔭遮掩處為守衛室,中為既有行政大樓,右側為既有活動中心;攝影/原間-朱逸文

王:將行政大樓及警衛室納入拆除範圍內,你同意的原因是什麼?
張:台電對此次競圖準備很充分,訓練所對未來園區已有初步的藍圖,因此不只是需求設計訓練中心,標案內還有一個定額五十萬的費用,是用在全區規劃上,在四月跟五月的兩次評選會議後,包括我在內的評審一致覺得全區規劃將是競圖的重點。由於訓練所所本部園區自1951年成立以來缺乏長期規劃,建築是陸續興建缺乏整體感,加上園區位處坡地有高差,導致人車動線混雜。而本次競圖新建的綜合大樓,第一是空間需求內包含活動中心、行政單位及教學空間,空間量非常大,原本既定的活動中心基地其實會負荷不了;二是新大樓的設計需求中就有列行政空間,未來完工後原行政大樓的機就會移至新大樓內,因此訓練所已有規劃後續將另行拆除,因此是有機會在這次一併拆除的。

招標說明會結束後佳欣就分別聯繫我們尋求意見,評審們都同意,為此營建處先將招標公告下架進行修正,再於7月3日上架更正公告,表示考量減低景觀視覺衝擊,決議既有行政大樓、警衛室納入可拆除之範圍,同時延長等標期時間,讓投標建築師團隊在設計時,有充裕的時間考量是否要拆除舊行政大樓。這個決議讓競圖能具備對園區重新規劃的契機,建築師能更全面的去做思考,從結果來看很關鍵,讓建築量體有機會碎化,降低對沿街面跟內部環境的壓迫,也可以針對新建大樓對園區造成的影響,進行短、中及長期的規劃。

王:你覺得擔任評審最重要的責任是什麼?價值在哪裡?
張:首先是釐清主辦方的目標,競圖的種類很多,有國際競圖規格,也有概念式的紙上競圖,或是單純滿足業主使用上的需求…等。例如地方政府要蓋行政空間,比方以鄉鎮公所為例,此時提出的需求通常很基本,負責的承辦窗口大部分背景跟建築無關,對建築也缺乏認識,態度上比較是完成這件交辦業務,通常只有在格局或規格比較高的競圖上,才較會提出要建築師提供滿足空間需求以外的事情。因此,擔任評審就必須先瞭解主辦方競圖的原因:如果是要回應時代的趨勢,建築師就必須提出相對創新的概念;再者就是著重在解決基本需求等等。再來是考量業主的想法,一般多是希望有一棟紮實好用的建築,而沒去思考其他外加的課題,這時評審就應幫助業主思考,在滿足需求下,是否能多思考一些,讓業主在花同樣的錢下,能有超過其想像的事情發生。這兩點是我認為當評審的基本責任,聽來簡單但執行上會有比重上的考量,因此評選前的討論非常重要。

但以我近年擔任評審的經驗,幾乎不會有事前討論,往往就是一通電話打來,對方自介身分後就直接說:「張委員你在我們勾選的評審名單內,目前有一個什麼樣的案子,想詢問你幾月幾號是否有時間可以來這邊擔任評審?」,因此他是先問你要或不要,若回覆不要的話就結束,若同意對方就會寄切結書,簽名後再回傳給他。接下去大概分成兩種狀況:第一種是,在審查前兩三天對方聯絡說開標了,總共有幾家參加,會把參加投標者的服務建議書寄來,這樣還有一點時可以看。第二種是,審查當日到評選現場,才會看到各家服務建議書,能看的時間很短常只有半小時,完全就是考評審的即時反應,要趕快讀完投標須知,理解競圖的需求跟規範,接著速讀每一本服務建議書,筆記下覺得需要釐清的問題,然後就進入審查了。由於是外部評審,無法清楚主辦方的初衷與意圖,因此常是在完全沒有脈絡,非常斷裂的狀態下審查,這對評審的壓力非常大,很容易會問錯問題搞錯方向,也對參加競圖的團隊很不公平。而這麼壓縮審查閱卷時間,很可能跟防弊有關。

加上評選採用採購法的序位法,審查過程不鼓勵評審針對每件投標提案討論,事前也常沒有公布評審名單,根本不知道有哪些評審,也不知道他們的背景專業,若評審召集人未主動提出討論,馬上就進入投票階段,因此在很多提案作品差異很大,不清楚前因又不經討論,且資訊不完整的情況下就開始打分數投票,然後結果就出來了。審查的過程也很肅殺,也許與政風單位的人列席有關,包括主辦單位的工作人員,評審跟投標者大家都頭低低的不說話不亂看,不方便有眼神或言語上的交流,場景與氛圍是有點荒謬的。

於所本部競圖基地舉辦招標說明會;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王:這次台電訓練所新建綜合大樓競圖的評選氛圍,也是這樣嗎?
張:非常的不同,因為招標公告前就已先開過兩次評選會議,包括主辦方跟我們外部評審,都很清楚這次遴選的目標跟目的,加上公開招標時,呂欽文建築師就已在「建築改革社」臉書社團,公告這次競圖的四個重點來廣發英雄帖。採購法中對於邀標是沒有禁止的,因被邀請者仍需與其它不特定廠商公平競爭,營建處也有主動邀請,希望優秀適合的建築師事務所都能來參與競賽,所以資訊是公開且友善的。

【延伸閱讀】把事情做「好」而非做完/訪呂欽文建築師

而且在9月8日第三次評選會議前約十天,我們就收到營建處寄來的9家投標建築師事務所的服務建議書,因此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審閱,確認每一家的提案與台電的需求是否吻合,來羅列各家優缺點,於審查當日簡報時提問來釐清。評選當天八點半就到達會議現場,九點正式開始審查,先是各家依照抽籤序位進行簡報跟問答,約下午六點才結束各組簡報,接著就是評審閉門審查。直到最後一輪限縮剩下三家時,才進行評審討論,一路到近十點才評選結束,選出黃明威建築師團隊為本次競圖的優勝者。

於所本部競圖基地舉辦招標說明會;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王:花了近四小時才選出最後的優勝者,還請談談評選機制跟審查過程?
張:本次評審召集人由龔書章老師擔任,他建議分成兩階段評選,第一階段透過假投票限縮範圍,然後再進行討論跟審查,經每位評審都同意後,就採用此方法展開審查,經幾輪假投票縮至三家後才開始第二階段的討論跟投票。

由於有充分的時間審閱各家服務建議書,每位評審都已有個底,只是等當天簡報時,各事務所是否有些新的事情能改變我們的判斷,以及釐清一些不太清楚的內容。評選前我自己心中認為大概就是黃明威跟境向兩組團隊會做最後競爭,原因在於其他七家幾乎沒有對園區提出規劃和願景,都是將心力花在建築基地上,較少著墨園區未來要怎麼發展,怎麼解決地勢高差、複雜的既有建築物關係(宿舍、教室、餐廳的串聯)、人車動線干擾問題等。除規劃外,黃明威跟境向的設計在這塊基地上也比較合適,不會過度設計,預算也比較合理。

在第一階段假投票結束後,大家共識很高是留下黃明威、境向跟陳章安三位建築師團隊的提案,接著龔書章老師就請每位評審發表自己的意見,是先由台電的訓練所副所長李向榮及營建處副處長陳夢麟發言,主要針對訓練所的需求,提出建築執行、園區管理及安全性的問題。接著才是其他外部委員接續發言。

王:據瞭解,競圖最後是聚焦在黃明威跟境向兩家事務所的提案上,你自己的觀察跟判斷是什麼?
張:討論很久的原因在於這兩家都符合訓練所的需求,並能解決現在遇到的問題,就我而言,一開始是認為境向的規劃優於黃明威。並非黃明威規劃的不好,而是境向未來的執行性高,透過水跟綠將園區串起來,檢討了包括人行跟車行動線,台電屬國營企業對預算編列嚴謹,境向的規劃不需太大的動作就能解決全區問題,可惜建築本體設計比較弱,量體配置上是拆成兩棟,中間藉空橋串連,將園區主入口由靠轉角處移至正面,再設置圓環讓車行分流,但這個手法有點傳統,新建築的外觀意象也過於平實,較難展現對於新形象上的意圖。

黃明威建築師的規劃同樣精彩,但要動的地方很多,相對預算也高,我認為執行上的可能性較低。黃明威解決交通動線的手法與境向相似,但黃明威大膽的設計一條綠色軸線,並建議把綜合大樓拆除,透過這條綠色軸線,整合周邊既有紋理的手法非常精采,但要花費更多的經費跟時間,若台電沒有這個想法,就會淪為紙上計畫。相對境向的規劃中景觀動作多過建築,執行難度降低很多。但回到建築意象上,黃明威建築師的提案乾淨俐落是理性而到位的,透過活動中心創造Light Box的清晰意像,雖然因此而造成建築的轉折,部分機能上,比方動線有些許不合理,但都是能調整的,確實營造出很強的門面感。

由於我希望全區規劃能執行,一開始是頃向選境向,雖然建築體相較黃明威弱,但境向優秀人才很多,應該有機會調整出還不錯的立面,會改變選擇在於:台電公司正積極轉型,很需要打造出清新明確的企業形象,且台電目前未編列園區規劃案後續改造啟動的預算,執行上仍具有不確定性,讓我將目光拉回到案子本身,替訓練所手上現有的資源與角度去做最好的選擇,而黃明威建築師在建築本體的提案,確實較為適合這次競圖。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場所建築」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第二名─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案「自然蓄電場」
第二名-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王:黃明威對園區的長期規劃建議拆綜合大樓,台電兩位評審針對拆除的看法是什麼?

張:綜合大樓能不能拆也非兩位台電評審當場能決定的,後續仍需要往上申報給高層決議,加上綜合大樓目前仍有在使用,若要拆除必須把機能往外移到其他大樓裡,黃明威建築師是建議將機能移至運動場旁原本一層樓的電業博物館,往上增建來容納機能。在最後一輪投票前,我們花了四十多分鐘在討論,每位評審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將對兩案各有疑慮的部分一一提出再進行討論,最後才投票,因此結果是大家共同決定的。

王:那對另外幾家建築師的作品,還請匡逸分享你的觀察?
張:這次競圖大概有三種配置方式,第一種是單棟放在原活動中心基地上(如葉世宗),第二種則是拆成兩棟,差別只在兩棟的間距遠近跟行政大樓及活動中心放在左邊或右邊(黃明威、境向、陳章安、黃聖吉),第三種則是靠基地轉角處配置(徐岩奇、張峰溢),這些配置各有優缺點,只是誰更適合本次所方的需求。另外,許多團隊很在意建築與馬路的串聯關係,而忽略與內部園區之間的關係,但又多以都會性的處理手法解決,我認為並不適合位於郊區被山水環繞的基地,導致建築本身的想法有趣,但與周邊環境缺乏對話。

第三名陳章安建築師設計的「光電森林」很吸引人,將建築分開成兩棟量體,降低對環境的壓迫,透過木構造結合光電板創造「光電森林」意向作為對外門面,但沒有解決園區車輛跟行進動線的問題,汽車仍從中間主幹道進到地下停車場及園區後方,新建大樓的入口也放中間,因此人車動線仍互相干擾,也未交代園區未來該如何解決這問題。

>第三名─陳章安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光電森林」
第三名-陳章安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第四名的徐岩奇建築師,將建築體配置在轉角處,雖透過建築的退縮、折角,讓風跟光流進室內,內部搭橋創造路徑增加親切感,但量體對周邊環境仍形成壓迫。再來,活動中心放在戶外活動場旁,教室跟行政空間則放在臨馬路邊,導致學員上課必須從園區最內的宿舍走到最外側,讓通行動線拉很長。而且也未對園區進行梳理,車行動線仍沿用舊路徑,加上新建大樓的停車入口也放在同一軸線上,汽車進出的動線干擾反而更嚴重,人行的安全也未受到保障。

>第四名─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學習生活的容器」
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萬有為建築師的提案是將建築整合成一棟大樓平行於馬路邊,學員從基地轉角處沿著大斜坡往上走進大樓內,基地不設圍牆,藉由新建綜合大樓的牆壁來替代圍牆管制人車進入園區,這種非常具有創意的都市手法,在訓練所所本部並不合適,因為學員及老師都住園區內,安全與出入管制的議題上非常重要,事務所所提出的管制方式,在討論中內部委員也並不認同。

>萬有為建築師事務所提案「與自然」
萬有為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翁祖模建築師的提案也是將建築拆成兩個量體,主樓旁的量體是一層樓的建築,主樓創造穿透的半戶外空間,在較高樓層能眺望遠山景色,風也可從中流動,基地轉角處的景觀設計也很用心,削弱對鄰里的衝擊,是很感性的提案。但沒有交代一旁的一層樓建築跟主樓及轉角景觀的關係,感覺就像怕主樓太高而往地面放置。再來,建築本體與後方既有園區間沒有規劃,在圖面上讀不出兩者關係。加上烏來風雨很強,設計的半戶外空間不太能達到設計時的期待。

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提案「與自然對話」
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張峰溢建築師則是透過大盒子跟屋頂棚架,把所有機能收納在一起,藉此營造前衛的科技感,表達台電的精神,但提出的整體意象不太適合這個基地,建築整體給人的感受像是都市建築。加上配置放在基地的轉角處,堆疊後的量體太大,雖然有設計玻璃軟化,但整體仍很封閉,並未回應周邊環境。

>張峰溢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光盒之樹」
張峰溢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黃聖吉建築師的提案,精彩但有些過度設計,配置上兩棟建築拉得過開,加上造型又不同,導致兩棟建築讀不出關係,主樓設計草坡讓人能順著坡道往上到屋頂,但最後停下的端點讓人讀不出要傳達什麼,會有為了做而做的感覺,也讓人擔心造價會超過預算。

>黃聖吉建築師提案「山林中與自然共生的Tai Power學院」
黃聖吉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圖片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王:這次競圖在建築設計上,能有這麼完整的討論跟彈性原因在於?

張:台電這幾年跨出非常大的步伐,願意走在政府採購法之前,將會影響評選跟後續設計品質的地方,預先調整跟排除,比如會公開評審名單,而這與台電長期監造自己的案子有關,擁有很強的工務單位,可以掌控施工問題,也設有類似品管中心的單位,是獨立於台電營建跟設計單位外,會去做查核、督導跟文件管控,在體制完善下,於設計前期就會管控,後期執行就不會發生難以收拾的狀況。因此委外案的訴求是找優秀的設計團隊,建築師工作就是把設計做好,台電會去處理其他的事情,這是與其他公部門最大的差異。其他公部門因缺乏健全的體制,會害怕發生無法控管的情況,導致會將招標文件規格訂得很死,防弊心裡大過一切。

評審張匡逸建築師;攝影/Kun Wang

王:台電此次透過遴選評審、招標文件編寫、公開展覽跟報導,你覺得對台電、建築界、大眾甚至其他國營企業,會有什麼影響?或有什麼價值?
張:藉由這次評選突顯好建築是能被討論,接著再被定義的,不會因是競圖,就必須躲在黑盒子裡,只是公布結果卻不清楚過程。此次將過程公開,讓大眾知道評選不僅只在評視覺外觀層次,也在對基地的掌握、機能合理的配置,甚至是業主自身企業形象上的建立等等,這些都會在競圖中被討論,這是很好的機會教育。第二是對政府採購法提出另一種可執行的模式,採購法其實是有彈性的,但公部門由於缺乏專業單位協助,往往會用最高防弊的規格讓採購法原本給的彈性被抹煞,台電此次採用這個評選模式,一定是在採購法的框架中找到一個比較彈性的,確實採購法需要被調整,但現行的體制下其實就有空間,只是主辦機關願不願意去承擔,而台電這次做了很好的示範。

成果分享會;攝影/原間-黃奕甯

【評審委員(依姓氏筆畫順序)】
李向榮╱台灣電力公司訓練所副所長
呂欽文╱呂欽文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陳夢麟╱台灣電力公司營建處副處長
張匡逸╱常式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龔書章╱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教授

【參展團隊(依競圖抽籤簡報順序)】
01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2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3葉世宗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4黃聖吉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5張峰溢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6陳章安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7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8萬有為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09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報導



【延伸閱讀】

>黃明威建築師以大膽且宏觀規劃策略贏得「台電訓練所所本部新建綜合大樓競圖」

台電在改變/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展「翻轉‧育電域」正式開幕

>台電訓練所所本部多功能綜合大樓競圖專題報導一「需求計畫書」

>競圖不該只比輸贏,而是誰最具前瞻性且適切回應主辦方的願景/訪龔書章教授

>把事情做「好」而非做完/訪呂欽文建築師


>透過競圖凝聚共識,展現台電的社會責任/訪台電訓練所及營建處長官及同仁

>首獎/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場所建築」─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翁祖模建築師事務所提案「與自然對話」─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葉世宗建築師事務所提案「隱藏的秩序」─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黃聖吉建築師提案「山林中與自然共生的Tai Power學院」─台電訓練所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張峰溢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光盒之樹」─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第三名─陳章安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光電森林」─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提案「學習生活的容器」─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萬有為建築師事務所提案「與自然」─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第二名─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案「自然蓄電場」─台電訓練所所本部綜合大樓競圖專題

===========
資料提供/台灣電力公司
編輯/Kun Wang

更多建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競圖獎項報導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