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一切從「輕」開始─沈庭增談《浮光之間》PART 1

By 欣建築2016/05/13
article cover

《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首先請沈建談談《浮光之間》跟周遭環境的關係及構思的過程及變化?
沈庭增:在找尋這個空間裝置的型式時,我們考量到很多的限制,如基地不可附著及經費的限制,其中讓人舒服的重新回到北美廣場上,是我們團隊最關心的事情,因為現在的廣場不能讓人長久停留。思考上述幾點後,認為應該是一個凝聚集中的空間,盡量縮小成一個單點,而不是發散式的,而凝聚也可以控制造價。同時應是自我完成而站在廣場的中心,所有的能量都濃縮凝聚在這,有了這個想法後,才進一步想會是什麼、要用什麼材料,我們是第二次參加X-site,去年採用爆破性海綿。今年雖然決定要用集中的型式,但可能性仍很多,如方尖碑等,對團隊來說仍是模糊不清楚的。因此回到這個基地來思考,第一個想法要「輕」,用輕對應美術館,及回應基地地板不能承受「重」的限制。第二個是回應基地的「風」,材料須要能隨風擺動,不是硬對硬抵抗,而是柔軟的回應。再來希望是通透的,能透光,不希望它太紮實有固定的形體。在綜合這三點後找到箱型風箏,也就是傳統的立體風箏,它不但回應我們的想像,而且本身非常的漂亮,因此就以立體風箏跟集中的形式來構思這件裝置。

當把這些風箏組合成一個超大的光棚時,它沒有凝聚的力量,只是人可能停留的地方,缺乏把人帶進來的力量。而且光穿越風箏組成的光棚落下時,應該要有一個接收光的板,所以決定創造新的地板,這個地板能把所有的結構藏起來,並擾動廣場原本的狀態帶領人進來。最後完成慢慢從四周往中間集中突起的樣貌。因此曲面地板或並非是複製形象,而是因機能而產生的型,當人踏入這個廣場,自然會受到型體的吸引而靠近。取名為「曲面島嶼」是因它漂浮在這廣場之上,並沒有象徵性的意涵。

在構思時我們把這個曲面放樣在牆壁上測試,當時尚未確信這件事情,但是當作品完成,看到光棚投影在曲面地板上,是真的擾動了廣場,引導人群上來,人用身體回應這個裝置,來踩踩看、爬爬看,達成把人自然的帶進來。一開始時定義這是一個「開放之場」,藉由光棚跟島嶼吸引人進來,但重點是進來之後的轉身,視線變成是四散的,可看到周邊的風景,所以集中並非方尖碑式要去觀禮朝拜,而是可以自由的站或坐臥,創造這種身體行為的空間,是我們追求的。
《浮光之間》平面圖;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平面圖;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浮光之間》光棚平面圖;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光棚平面圖;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漂浮島嶼》中間的圓形空間,當時的設想它的功能或希望呈現什麼?
沈庭增:這個空間我們構思了很久,最後希望這個空間是讓人能沉靜下來,能感受光從上面下來,所以圓洞不是展開式的發散,而是往圓心收縮。讓人從外面開放的場域中心,能爬入完全不同的氛圍裡,從開放走入較私密的核心空間。開口的位置是希望人不是一眼就發現,而是在觀看繞行這個裝置後才發現的,營造神祕感。

相較於去年《未知的質域》本屆尺度小了許多,同時體驗的人變少許多,這是你想要的感覺嗎?
沈庭增:在考量預算的限制及結構的整合等,就沒有要做發散式的設計。將空間拉大,來讓人在場域內穿梭,的確是一種很好的空間體驗,但從結構體的觀點來想是要綁緊點,只要核心強,就有改變這個廣場的能量。人並不是一定要多才好,能創造開放的場域才最重要。曲面島嶼設定的高度是35公分高,是人輕易能跨上的高度,也是矮坐椅的高度,因此人可以坐在周圍休息,可以盤坐、仰躺在島嶼上,讓不同的人在空間中找到自己使用的方法。

《浮光之間》的地板層架高的原因?以及這個高度尺寸的由來?
沈庭增:第一個原因是為排水,要讓下雨後不論廣場或是作品上的水能快速地排除。第二則回到設計的概念上,為呈現風箏的意象,因此整件作品必須要讓觀者感受到輕,因此不論是上層的風箏到中層的落柱,以及地板都必須要給人「漂浮」的感受,這個是團隊在設計跟構築時,很重要的思考原則。
《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考慮風流通外,還有考慮其他的元素嗎?
沈庭增:除了考慮風跟風箏的形象,我們還考慮了光,在白日陽光灑下時給予作品的不同面貌,希望中午陽光強時,投下來的都是線條。在競圖時風箏的角度是旋轉45度打格子的形狀,但在經過電腦模擬真實光影效果後,發現在四月至七月台灣的陽光投射角度,用正交系統陽光灑下去才會有我們要的效果,若維持45度光是打在布上,只會呈現出灰影,沒辦法產生線條,正交時光剛好會跟布呈現同一向,因此線條會清楚呈現。陰影是依靠布,連接風箏的組件及風箏本身的結構在光影這塊沒有太多作用。

回到徵件的命題《會面點》你是怎麼解題的?
沈庭增:設計的過程中討論很久,沒有設限人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到這個裝置來會面,想的是人來到這個廣場,藉由這個裝置感受到光跟風,而開始放鬆停留,因而有機會會面,並未去特別設想一種會面的方式。曲面島嶼中的核心可能比較接近會面這個議題,該空間可容納三至四人,屬於比較私密的會面點,但這也不是非講不可或非這樣不可的事情。由於這個題目是第二次,去年我們參加的時候,採取的是兩種材料的交會,也不是指人的會面,今年則將這個放到比較後面,沒有佔據太多思考的時間,我們認為只要空間能吸引人,創造出放鬆的環境,人自然就會在此會面。評選過程中,也被問及在這裡能做什麼活動?當時就直接回答,我無法預測特定形式的活動,只是提供這個場域,讓來此的人能感知到事情,並以自己身體來回應這個裝置。但這並非團隊沒想過,而是這個決定權應該在觀者的手中。因此在競圖階段是採四面展開,沒有特別讓哪一面大或小,人可以自己決定進來或只繞在外面,可以進來但不進核心,可以站,可以躺,可以坐、可以爬,完全是不去限制。現在是往北美館這邊多延伸一些,讓裝置有主要秩序,但仍是往四向展開,只有這樣四邊的人才會從四向自在的進來。
《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兩屆一樣的題目你皆有參加,發想的異同在哪?
沈庭增:去年跟今年的提案有些想法是相似的,但空間感完全不同,回頭看去年的提案,是專注在材料構造的實驗性跟開創性,畢竟X-site是台灣難得願意給經費嘗試的競賽,其它的競賽很難有給機會在構造上去嘗試的機會。今年則是專注在創造舒適讓人願意停留的空間上。離開材料,在構造上我們花了很多心力,為回到空間本身,這些連接的構造應該被隱藏,才不去干擾人體驗空間。團隊本身對結構的展現一直有興趣,但在這件裝置中,結構只是發揮它的功能,即是承載跟傳遞力的工具,以及材料的接著跟組合上。

有計畫讓觀眾實際施放立體風箏嗎?風箏如何回應廣場的風?
沈庭增:有跟北美館進行討論,但這個基地是規定不准放風箏的,因此無法實現。我們當然希望讓觀眾可以親身來嘗試放這種「立體風箏」,因為會擔憂他們誤會這是「布」,其實風箏只是暫時被固定在這,當展覽結束就可以回到天空中翱翔,我們採用的這個形式風箏,在立體風箏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原型。這些風箏被綁很緊,雖然不會有錯落的可能發生,但當風很強的時候,風箏會細微晃動,但最大的振動來自於風箏的「布」,會劇烈晃動產生聲音,這個聲音很好聽的。當風箏裝置上去,它會是一個濾光裝置,同時能回應風,雖然很難捕捉風的形貌,但是藉由風箏的微小變形及產生出的聲音,我們就能感受到風的力量,也似乎捕捉到了風。

「光」在這件作品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為了表現它我們有做很多思考,這件裝置的風箏系統有幾種模式,思考的是希望在這空間中光不要太過均質,在曲面島嶼山口上對應的是較大的單顆式立體風箏,因此光投影下來時,是像個光桶沒有分割的效果,其周邊則是用小顆同規格的,光投影會產生分割。這樣的效果是讓中間光比較亮,周遭較暗,藉以突顯出中間跟周圍的差異。
《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浮光之間》;攝影:王進坤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攝影:王進坤


此次燈光是跟瓦豆的佶洋合作,白日跟夜間的面貌有不同的考量嗎?
沈庭增:白日時的面貌是回應自然光,完全看自然光的變化。夜晚的燈光設計跟佶洋討論很多,他瞭解我們喜歡把空間收的乾淨,因此他提出裝置若要漂浮,就不能讓觀者看到光源。本來我們是思考從地板打光,但在地上不管怎麼遮藏還是會被看見,就決定將光往上抬,抬到風箏跟風箏之間的縫隙裡,在這七公分之間來發光,這對佶洋是很大的挑戰。由於風箏布雖然透光,但很難掌握它透光的程度,雖然電腦模擬多次還是沒有把握,因此在mockup時,試過把燈架在風箏的上、中、下,並測試過黃光、白光等,去找出符合我們心中對「漂浮感」的想像,這漂浮感應該是溫潤而非刺激的。本來認為光應是放在下面往上投光,可以讓漂浮感出現,沒想到在測試之後,光從上面往下才是最佳的。

而且光在上面,讓人找不太到光源,而且當光由上往下透過布漫射,是非常柔和的。再來因為在縫隙間,光投下來會藉由布的線條打出光「線」,映照在曲面島嶼上別有一番風景。除了光設置的位置,我們選擇的是黃光3000K,讓光的呈現是溫潤,晚上遠看光棚是漂浮在廣場之上。

空間內的尺寸彼此有關連嗎?
沈庭增:6.5公分是裝置內最基本的單位,包括內部球體弧形的半徑、開口圓洞、風箏單元、風箏跟地板的高度,以及島嶼跟廣場地板的高度,都是6.5公分的倍數關係。這樣的秩序是在思考幾件事情,一是用這樣的尺寸關係,在施工上是否好施作,二是當整個空間中蘊含這樣的關係時,比例可以變的比較細緻及完整。

談談風箏的製作吧?
沈庭增:這是跟風箏師傅討論出來的,因為箱型風箏有太多種可能性,由於柱子間距1米5還含燈具,這是已經決定不能改變的,剩下來的寬就是風箏的尺寸,因此一定需要訂做,因此每個風箏的寬是71.5公分,而65公分高是我們用身體感知,考量從遠遠的地方往此看過來會不會太薄,跟曲面地板的關係是否合適等,所決定出來的。在尺寸決定後,跟風箏師傅針對桿件如何接、風箏繩子該如何綁、風箏布該如何編織等,都在討論項目。這次合作的風箏師傅黃景楨老師,是知名的風箏藝術家,他本身也是建築系背景,因此能理解我們對細部的要求,很清楚我們要什麼,因為這是他自己本來就很講究的地方。


看沈庭增談《浮光之間》的其他面貌
>分毫不能放過,因為魔鬼藏在細節裡─沈庭增談《浮光之間》PART 2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74913-Xsite
>完成絕非一己之力─沈庭增談《浮光之間》PART3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74920-Xsite
《浮光之間》夜間面貌;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夜間面貌;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沈庭增建築製作簡介】
沈庭增建築製作/沈庭增建築師事務所成立於2013年,台灣台北,致力於建築設計製作,挖掘每個建築角色平衡、簡單而深邃的形式,創造全新的建築空間與生活場景。

【沈庭增】
1980年生於台灣嘉義,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學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現為沈庭增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兼任講師,從事建築設計及繪畫創作。

作品名稱:2016第三屆「X-site 計畫:浮光之間」
作品位置:台北市立美術館前廣場
業 主:台北市立美術館
用 途:地景裝置

設計團隊:沈庭增建築製作
建 築 師:沈庭增
團隊成員:李雅琪、黃馨儀
結構設計:原型結構工程顧問(陳冠帆)
燈光設計:瓦豆─WeDo Group(江佶洋)
承 包 商:峰承鋼構、謙信裝潢工程、冠勝塗裝、黃景楨藝術風箏
建築材料:鋼構、木夾板、塗料、風箏

基地面積:1,080㎡
建築面積:240㎡
樓地板面積:240㎡
造 價:新台幣350萬元整
設計日期:2015年9月14日
工程日期:2016年4月(完工)


【活動快訊】
展 期:2016年4月16日至7月3日
地 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5月21日─【沒有名字的世界──用聲音和肢體寫詩】,19:00至20:00
6月4日─X-site 2016座談會,14:30至17:30
官方網站:http://www.tfam.museum

【延伸閱讀】
>沈庭增建築製作官方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incma.net/?fref=ts
>「第一屆」X site 地景裝置計畫 『邊緣地景』隆重登場!!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1078-Xsite
>「第二屆」北美館X-site計畫「未知的質域」 4/25跨界展演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20882-Xsite
>第三屆X-site_浮光之間─沈庭增建築製作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60467-Xsite
=====================
照片、圖面、受訪/沈庭增建築製作
採訪/王進坤、蘇琨峰
撰寫/王進坤


更多建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現場直擊】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0146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
浮光之間沈庭增X-site風箏裝置台灣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臨時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