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完成絕非一己之力─沈庭增談《浮光之間》PART3

By 欣建築2016/05/13
article cover

《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在贏得競圖後,有跟前兩屆的設計者交流嗎?在施作過程中,又得到哪些協助?
沈庭增:上一屆《未知的質域》的邱裕文建築師給我們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在場地的限制、施工過程、風力及預算等地方,給我很多上一屆的經驗。在拿到競圖後我就跟邱建碰面,從他口中瞭解了去年的狀況,故決定要將大部分的構件都在工廠生產,在運到現場組裝,來控管組裝時間。因為這三屆都是年輕建築師,很能體會彼此剛創業面對生存挑戰的狀態,他的建議讓我們能盡量避免犯錯,把事情做到最好。

而館方及評委對我們幫助很多,當時我們對曲面地板的形狀該怎麼形塑很擔憂,一度思考要用鋼板來施作,但這樣整個造價就會暴增一百萬,有詢問過木作廠商,但因為沒有做過所以廠商沒把握可以做,後來評委王俊雄老師介紹清水建築工坊的廖董(廖明彬)給我們認識,廖董聽完我們的簡報後給了明確的建議,表示上面可用夾板下面用C型鋼支撐,並且對於板材分割的方式也給予寶貴意見,才讓木作廠商有信心嘗試。

業主是北美館,這跟其他私人或公家業主,有什麼樣的差異?
沈庭增:北美館是唯一會跟設計者談美學的業主,其他的業主很難去談這部分,他們的重點也不會放在美學這。但是難處也在這裡,因為美學是很難談的,但是我滿喜歡跟北美館來討論美學這件事,當然在討論的過程中,彼此會有不同的意見,他們會追問疑惑的地方,當瞭解疑惑的背後是有理由在進行時,他們就能理解並尊重。比如前兩屆的X-site在開創材料上著墨許多,北美館也重視這件事情,但我們在這塊比較沒有開創,讓他們頗為擔憂,我們就跟北美積極溝通,表示這次我們著重討論的不在材料或是構造上,並非在做實驗性的構造,最後他們也能瞭解而支持。大多就是在這類如構造、美學、材料,裝置探討的議題等有很多的討論。

北美館對其他公共工程很重視的材料審查,則是保持開放,給我們很大自主性,因為這些材料多半不是制式的,會有很多細節跟收邊是要在現場處理,因此材料自主讓我們保有進場後因應調整的機會。

展覽結束後,這件裝置及風箏將怎麼處理?
沈庭增:結束後,這些風箏雖然顏色會稍微變黃,但它本身的功能還在,我希望這些風箏能夠被使用,回到它應該飛行的天空,目前計畫結束後把這些風箏送給協助這次裝置完成的人以及參與的民眾。

《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開幕後的活動規劃,主要是以哪個方向,你期待這些規劃跟《浮光之間》會有怎樣的火花?

沈庭增:我每次想關於表演的樣貌,就覺得這太困難了,因為中間被塞住了,不太適合成為表演空間,所以我們競圖時提出的都是比較前衛的想法。在完成後北美館開始找可能的藝術團體來現場看,但因為這個裝置的空間限制多,因此藝術團隊必須針對裝置來構思新的作品,很難拿過去的作品再演。其中安娜琪舞蹈劇場的總監暨舞者謝杰樺,是我成大的建築系同學,他就為了這件裝置,重新想了一支作品。我個人很期待看到這支舞與這件裝置呈現的效果。

可以談談目前事務所的就這件裝置上,人力怎麼分配?
沈庭增:事務所目前有三個人,我本身是這個案子的控制者與引導者,但在設計發想當中,年輕的設計師則貢獻非常大的部分,我扮演的角色是控制抽象的形式,很多的想法是透過不斷嘗試與討論再接著下去,我們的組成是一個團隊,而非上對下的指示。我自己覺得一個成熟的建築師來想X-site,是會綁手綁腳的,年輕的設計師比較沒有包袱能發想出一些具啟發的點子。當案子開始要執行,我就帶著她們,以蓋建築體的模式來控制進行,回到構造上去達成我們設想的空間,因為紙上設計離實體完成還有非常遠的距離。


看沈庭增談《浮光之間》的其他面貌
>一切從「輕」開始─沈庭增談《浮光之間》PART 1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74907-Xsite
>分毫不能放過,因為魔鬼藏在細節裡─沈庭增談《浮光之間》PART 2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74913-Xsite
《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浮光之間》;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沈庭增建築製作簡介】
沈庭增建築製作/沈庭增建築師事務所成立於2013年,台灣台北,致力於建築設計製作,挖掘每個建築角色平衡、簡單而深邃的形式,創造全新的建築空間與生活場景。

【沈庭增】
1980年生於台灣嘉義,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學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現為沈庭增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兼任講師,從事建築設計及繪畫創作。
沈庭增建築製作團隊成員;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圖片說明:沈庭增建築製作團隊成員;圖片提供:沈庭增建築製作


作品名稱:2016第三屆「X-site 計畫:浮光之間」
作品位置:台北市立美術館前廣場
業 主:台北市立美術館
用 途:地景裝置

設計團隊:沈庭增建築製作
建 築 師:沈庭增
團隊成員:李雅琪、黃馨儀
結構設計:原型結構工程顧問(陳冠帆)
燈光設計:瓦豆─WeDo Group(江佶洋)
承 包 商:峰承鋼構、謙信裝潢工程、冠勝塗裝、黃景楨藝術風箏
建築材料:鋼構、木夾板、塗料、風箏

基地面積:1,080㎡
建築面積:240㎡
樓地板面積:240㎡
造 價:新台幣350萬元整
設計日期:2015年9月14日
工程日期:2016年4月(完工)


【活動快訊】
展 期:2016年4月16日至7月3日
地 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5月21日─【沒有名字的世界──用聲音和肢體寫詩】,19:00至20:00
6月4日─X-site 2016座談會,14:30至17:30
官方網站:http://www.tfam.museum

【延伸閱讀】
>沈庭增建築製作官方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incma.net/?fref=ts
>「第一屆」X site 地景裝置計畫 『邊緣地景』隆重登場!!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1078-Xsite
>「第二屆」北美館X-site計畫「未知的質域」 4/25跨界展演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20882-Xsite
>第三屆X-site_浮光之間─沈庭增建築製作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60467-Xsite
=====================
照片、圖面、受訪/沈庭增建築製作
採訪/王進坤、蘇琨峰
撰寫/王進坤


更多建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現場直擊】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0146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
沈庭增浮光之間裝置X-site風箏台灣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臨時建築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