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新竹新校園運動】播下美好的夢想種子/成果分享會&設計座談會

By 欣建築2020/07/13
article cover

邀請參與校園規劃實作工作坊的學校及專業團體同聚交流;攝影/楊昱維

新竹市「新校園運動」校園規劃及美感教育計畫成果分享會&設計座談會,舉辦在富有歷史文化日式建築「竹風茶廳」之中,地點位於新竹公園麗池園區裡。邀請新竹國小、光武國中、關東國小、建功國小、新竹市立幼兒園及港南國小等六所學校校長、老師、家長、學生一同分享成果,與媒體朋友們、市府團隊及有興趣了解新竹新校園運動願景本市其他學校及市民等做交流。同時,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及教育處長特別蒞臨參加上午場的成果分享會,聆聽每所學校的參與工作營的心得。

新竹公園麗池園區「竹風茶廳」入口處;攝影/邱佩儀

新竹公園麗池園區「竹風茶廳」;攝影/邱佩儀

新竹公園麗池園區「竹風茶廳」成果分享會&設計座談會活動現場;攝影/楊昱維

本次計畫主持人欣建築吳宜晏表示,校園案例的參訪希望能讓新竹各校代表吸取不同縣市的經驗,將走讀校園經驗應用於工作營模型實作,再透過成果交流分享讓各校能同聚交流、共同激發出新竹市「新校園運動」校園規劃及美感教育。

本次計畫主持人欣建築吳宜晏分享設計概述;攝影/邱佩儀

上午場的成果分享會,首先邀請六校代表及參與建築師分享工作營模型成果,每校約2分鐘簡述,下午場再來進行設計座談。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分享,本次為新竹市「新校園運動2.0」,可以回溯2018年分別邀請城戶崎和佐、手塚貴晴國外經驗交流,林智堅市長至日本東京都立川市的富士幼兒園考察,循序漸進地開啟屬於新竹「新校園運動」本土實踐模式,藉由故事性的製造、蘊釀,將各校夢想的種子種植。

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特別蒞臨參加成果分享會;攝影/邱佩儀

光武國中林茂成校長分享本次工作營,與楊紹凱建築師、校方人員、家長共同討論成果,探討人與學習場域彼此流動的關係,期許讓孩子與教學能更通透的學習空間。建功國小劉芳遠校長表示透過實作模型,能清楚地將校園梯田式的建築規劃設計重新梳理。劉校長很感謝楊紹凱建築師發掘一條校園人本動線,不僅能保留校園整體的配置及日常互動,還能建置風雨球場重新塑造校園門戶。

光武國中林茂成校長分享工作營階段性成果;攝影/邱佩儀

建功國小劉芳遠校長感謝建築師協助發掘未來校園整體規劃的契機;攝影/邱佩儀

建功國小模型成果;攝影/邱佩儀

在「參與式設計」的互動過程中,起初校方經常會被經費限制想像力,但透過建築師的耐心引導及模型實作結果,讓各校需求想法具體化,並重新檢視、接受新的觀點。接著由,新竹國小張淑玲校長講述學校新課綱「共好、共享」等概念,分享張匡逸建築師曾提及「建築是降落過程」,張淑玲校長表示人會流動,但建築物卻永恆的存在。張校長企圖將歷史建築與新建物能重新連接在地居民,友善地共創基地是新竹國小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並且需延續校園73年歷史的記憶。

新竹國小張淑玲校長期許未來新建校舍能具備人文歷史的教育場所;攝影/邱佩儀

成果分享會分享會現場;攝影/楊昱維

本次參與工作營的六所學校有拆除重建、改善新建或者新增校舍等新舊交織需求,皆以「學校為核心」為主軸。接下來兩所學校港南國小與關東國小在工作營時,分別邀請孩童擴大參與,聆聽孩童的想法,其目的是讓爾後校園規劃設計能更符合使用者孩童的期望。關東國小李瑞剛校長提及,3月時在校園舉辦全校徵圖比賽,邀請孩童對於校園規劃的天馬行空的想法,用繪畫豐富的色彩表現出來。本次工作營及成果分享會也邀請五位脫穎而出的58班孩童蒞臨分享,心目中的校園空間,像是「探索迷宮樂園」、「四季花園」等,再由白宗弘建築師帶領校方將抽象的化需求透過模型實作來檢視。

關東國小李瑞剛校長提及基地周遭現況及需改造的空間;攝影/楊昱維

關東國小孩童描繪未來校舍的藍圖;攝影/邱佩儀

港南國小陳麗雲校長表示,雖然解決校園降溫與減噪是港南的重要課題,但不去限制港南國小孩童的思考能力,鼓勵他們跳脫學校框架。在成果分享會過程中,可以感受港南國小孩童對於新校舍的期待。他們愉悅地分享與吳龍傑建築師共同製作的模型成果,把內心的需求與渴望用生動活潑的方式述說給現場嘉賓。接著由新竹市立幼兒園彭欣怡園長分享,與繼光工務所吳建志建築師與賴人碩建築師共同參與的階段性成果。首先克服基地交通繁雜問題,將服務空間打造猶如「得來速」的動線。在參與式模型實作過程中的,讓校方人員可以重新檢視每間教室的量體與使用空間,及致力保存原有校園的綠地,延續建築校園意象。

港南國小孩童生活既活潑地展現目前校舍整體規劃的工作營成果;攝影/邱佩儀

新竹市立幼兒園彭欣怡園長分享工作營階段性的成果;攝影/邱佩儀

最後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肯定各校分享成果,期待「新校園運動」理念在本次強化「參與式設計」理念下進化進階為2.0版!期待新竹市各國中小的師生對於校園能有述說需求的平台,而建築師作為輔助角色,將校方所設想需求與理想落實,透過成果分享會的展板與模型,進而開啟多方對話的機會。副市長在最後回饋中提及,新竹新竹市「新校園運動」是一場持續永續的校園空間改造行動,每一次活動過程猶如播種幼苗植入參與者心中,期待後續能在適當的時間進而開花結果,為新竹的孩子們創造別具特色的校園環境。

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左二)仔細聆聽各校工作營的成果;攝影/邱佩儀

成果分享會現場;攝影/楊昱維

成果分享會現場;攝影/楊昱維

成果分享會現場;攝影/楊昱維

成果分享會現場;攝影/楊昱維

成果分享會大合照;攝影/邱佩儀

下午場的設計座談會,邀請常式建築師事務所張匡逸、寬和建築師事務所吳龍傑、繼光工務所賴人碩+吳建志、建築製造所楊紹凱+白宗弘蒞臨講述不同的專題講座,分享給新竹國中小及幼兒園等約50位的校方代表人員。

寬和建築事務所吳龍傑建築師分享,事務所執行過的公共工程與私人住宅的案例,講述如何尋找來自土地的養分。依循大尺度中所建構的關係,創造有機的地景路徑,並將「地景轉化」營造連續性的人為活動場所的案例。繼光工務所賴人碩與吳建志建築師則分享,從設計及整體規劃的角度,談多重空間的設計機能,以「繼光工務所」的當代新經驗敘述如何建立多樣化的微型新歷史,讓預測性的設計決策能重新定義建築。

設計座談會現場;攝影/楊昱維

寬和建築師事務所吳龍傑建築師;攝影/邱佩儀

繼光工務所賴人碩建築師(圖左)、吳建志建築師(圖右);攝影/邱佩儀

再來邀請建築製造所白宗弘+楊紹凱建築師,首先由楊紹凱建築師介紹台東青林書屋的設計發展歷程,讓在座參與設計工坊的學員可以用更廣闊的心情,理解建築從設計到構築的想像,並分享材料的用法及選擇,讓價值不只在建築物本身,而是回饋自己的社區,回到生活最基本的需求與要求。接著由,白宗弘老師談「我在宜蘭的工作生活作業簿」,分享許多台灣城鄉田野間觀察的事件、在田中央工作時期所長期參與(10年)的宜蘭市維管束計畫規劃設計及監造、及宜蘭縣其他總體規劃案,體驗「不完全只有建築物設計,而是先認識地景」的設計流程。

建築製造所楊紹凱建築師;攝影/邱佩儀

建築製造所白宗弘;攝影/邱佩儀

設計座談會現場;攝影/邱佩儀

最後由,常式建築張匡逸建築師談「建築降落的過程」,試圖從混沌中找出可以理解的方法與線索,分享「常式的建築備忘錄四則」。同時,以台灣最常見的構造與材料,用低成本的建築結構,創造案例的價值。讓參與設計座談會師生可以體驗,何謂從型態的演變衍生出合理的形式,創造屬於自身建築場所及歸屬的感覺。

常式建築張匡逸建築師;攝影/邱佩儀

成果分享及設計座談團隊講師合影;攝影/邱佩儀

設計座談會大合照;攝影/邱佩儀


【走讀筆記】新竹市新校園運動校園規劃及美感教育案例參訪
> 新竹市「新校園運動」參訪兩日遊!走讀四大主題校園規劃設計案

【工作營側記】新竹市新校園運動校園規劃及美感教育工作營
> 第一場 新竹國小
> 第二場 光武國中
> 第三場 關東國小
> 第四場 建功國小
> 第五場 新竹市立幼兒園
> 第六場 港南國小

==========
攝影/楊昱維、邱佩儀
撰文、編輯/邱佩儀
校閱/王彤


更多建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新竹都市再生
更多國內外建築脈動及作品介紹請上【欣建築
新竹都市再生新竹新校園運動成果分享會設計座談會新竹國小光武國中關東國小建功國小新竹市立幼兒園港南國小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