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欣旅誌專訪—都市藝術杜昭賢/平衡人潮 營造藝術節唯美氛圍

By 欣建築2020/08/11
article cover

你,喜歡藝術嗎?
嚮往美好事物是人類的天性也是心靈需求,近年來以藝術節為名的活動逐漸成為人們旅行的主題,當藝術走出美術館或是藝廊,彷彿也褪下了高冷的外衣。而地景藝術節結合了藝術、地方特色與當地民眾的生活故事,這樣的元素是否能成為旅人們願意一而再地造訪,成為地方創生及觀光的新引擎呢?欣傳媒專訪了文化部、策展人、藝術創作者和觀展人等多位,用不同的角度看「藝術季在台灣」,哪些指標性的個案正在摸索成功的道路?而在怎樣的條件下才更有機會扎根永續而不會淪為一次性的煙花?

都市藝術工作室總監杜昭賢;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杜昭賢
現任加力畫廊
(INART)B.B.ART、都市藝術工作室及BeArtStore負責人/總監,曾任台灣省視覺藝術聯盟理事、世寶坊畫廊負責人與新生代藝術環境負責人。透過美感能為街區改帶來改變,因對老建築與當代藝術的著迷,將自身的藝術養分發展為長期事業,並擔任多起文化活動策劃以及計畫主持人,如台南運河環境藝術節策劃、海安路藝術造街、月津港燈節等,從台南出發,藉由當代藝術的元素,開創更多美學的可能,讓美感於城市中持續發酵、蔓延。

?1. 關於藝術節辦理經驗?

Q:可否分享你月津港燈節、漁光島藝術節的策展背景、歷程?
我們規劃每一個藝術節都有一個特別的意義在其中,也希望透過藝術節、燈節等,來達到介紹台灣、地方的意義

以漁光島藝術節為例,漁光島這個地方本身就很特別,有部分的島民希望安靜生活,有部分島民希望這裡可以有一些發展。決定要做漁光島藝術季前,團隊內部有很多討論與思考,最主要我們不想把這麼漂亮的漁光島帶來過多的人潮,因此需拿捏得恰到好處。

在規劃前期,透過很多田野調查訪談當地居民期望的意向,根據這些調查,我們希望把漁光島整理、規劃成低調的裝置藝術作品。來到漁光島旅客,不只是要用視覺來看藝術作品,更要好好停留在這裡的沙灘、海水邊,用感覺」細細地享受這裡的氣氛!

以月津港燈節來說,當初我們進到這邊才發現,原來台南有一個這麼漂亮的親水公園!團隊討論後,決定以劇場的形式來包裝,白天的時候希望讓大家可以感受原來鹽水有一個這麼美的公園;晚上的時候再透過光,讓這邊變成像劇場一樣。與之前做的藝術節也有點不同,在月津港燈節裡頭的作品幾乎都是由藝術家進來創作,我們盡量把燈光與和整個場域連結起來,營造整個更好的感受。

?2. 關於藝術節的成功要素?

Q:回顧辦理迄今,一個成功的地方藝術節要給大眾什麼樣的體驗或感動?請分享這當中最困難以及最感動的部分?
辦藝術活動時常是希望去營造某種氣氛,我們希望營造出來氣氛是唯美的、可以安靜好好感受的。而其中最矛盾的地方是,除了很好的氣氛之外,也希望更多人來參與藝術活動,但往往太多人來,參觀的品質就會下降,這點也是辦藝術季中最困難、最需要拿捏的。還有,不管什麼活動,觀光客、學生、年輕人來都是有權力欣賞、享受,但我認為來參觀的訪客也有義務去維護環境。

以月津港為例,大家原本對鹽水的認識只有動態的蜂炮,但我們做的是靜態的、唯美的,很多從外地受邀來看燈節的藝術家都說:「無法想像在這個地方可以有這麼棒又有品質的燈節,是不輸國外的!」一個展覽,可以讓國外的人進來看,同時也推廣台灣的觀光,也是我們策展方很大的目標。

鹽水平常都只有長輩留在這個小鎮,透過蜂炮、燈節期間也可以看到一些年輕人回鄉。希望大家看到這個地方,未來大家也可以持續進到鹽水小鎮來,而不是只有有活動的時候才有很多人進來。

2019月津港燈節;圖片來源/都市藝術工作室

【延伸閱讀】

> 只欠東風?台灣藝術觀光潛力股
> 非政府不可? 藝術季的政府運作學
> 藝術節不可缺少之重 熱誠志工團隊
> 藝術季的成功 來自於重新推動「人」的鏈結

> 欣旅誌創刊號「藝術,觀光新引擎?」
> 欣旅誌No.2—原鄉原生東海岸藝術節

==========
採 訪/林芳怡、老M

整 理/William Lai
校 閱/楊詠鵝


更多風格旅遊觀點,請上【欣旅誌—跟著藝術節去旅行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漁光島藝術節月津港燈節台南欣旅誌杜昭賢都市藝術工作室鹽水藝術節漁光島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