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

[北科大建築]北科大建築畢業設計作品 一

By 欣建築2014/07/15
article cover


圖文提供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編輯 / 吳宜晏

「如果設計只是促使消費的手段,我們應該拒絕設計;如果建築只是為了彰顯社會和資產階級的所有權,我們應該拒絕建築;如果建築和城市規劃只是形式化了當今不公不義的社會分化,我們應該拒絕這個規劃和這些城市─直到所有的設計活動都是企圖朝向滿足最基本的需求。屆時設計應當消失了。我們沒有建築也能活下去。」(Adolfo Natalini, Superstudio, AA London 1971)

1968年5月30日,第14屆米蘭設計三年展開幕之際,抗議群眾立即湧入、佔領了展覽會場並阻止其運作直至6月9日。以學生為首的抗議群眾訴求:身為設計者應具備社會責任感的意識,更進一步達到對既有權力關係的批判。某種程度上,批判態度的內在衝突(該屆三年展的策展團隊包括著名的現代主義批判團體Team 10)更加激進化了義大利激進派的建築師,後續效應以受其衝擊影響最為顯著的資本主義批判建築團體例如Archizoom和Superstudio為其高峰。

諷刺的是,該屆三年展的策展主題為「大多數」。此次抗議行動雖不在展覽的初始規劃中,以文件化社會現象為其宗旨,之後仍收錄在第14屆米蘭三年展的官方出版品中:「年輕人的抗爭是典型的現象,可視為是社會的多數在轉變的過程中所引發的矛盾的強烈表現。次此抗議的方式顯示了新的組織原則的必要性─不只影響實體環境的結構和形式,也喚起了對建築和城市規劃的新的想像。」

身為空間專業者所應具備的不只是空間操作的能力,對所處時空的關懷和問題意識恐怕是更為關鍵的,包括自身所處的城市正在發生的空間議題(從場所權力到居住正義)、因應當下社會氛圍擾動而生的思考及反省(從民主價值到公民責任),和個人化批判觀點的建立(從自由意志到認知覺醒)。一方面是不可迴避的必須承受之重,而脫離舒適帶進行既有秩序的顛覆和重建、正面回應的態度和發聲的勇氣,也是這個世代的學生在即將踏出校園之際,值得被期待的珍貴特質。
-----2013-2014 畢業設計召集人 劉宛育 Wan-Yu Liu 撰文


由海水及河水沖刷堆積而成的天然沙舌地形使福隆早期便人潮眾多,但隨著地區發展人工設施、附加物不斷增建導致突堤效應及雙溪河含沙量減少與沿岸流侵蝕,多次造成沙舌崩壞及斷裂。沙灘腹地日益縮減,因此必須補足福隆沙灘所流失的部分來維持地貌及生態的永續發展。

河岸方面探討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因子,河岸邊上有許多生物會隨著漲退潮規律的活動,因為現在添加多人工設施,導致生物的棲息空間變少,因此想要操作多孔隙的空間讓生物增加更多的活動空間,並研究單元的接合、組構方式去創造多種變化,適應不同的地形,透過此裝置的介入回復原本生態環境且創造更多有趣空間。

企圖利用系統的概念創造出能適應不同地形與環境的地景式建物或裝置,使沙灘能更加適應現在的環境。將原本遭破壞的自然藉由比較自然的方式慢慢回復也賦予當地一個新的發展契機。觀察兩個裝置其中有趣的相互關係,並加以轉化到空間上使用。

模擬真實情況,將兩裝置置入基地後所產生的反應

河岸裝置細部,具有伸縮性可以適應、減緩河流的衝擊力同時也能提供生物棲息空間,在河堤另一面向提出假設性空間,試圖使河堤和人、生物的距離不再那麼遠。

在福隆沙灘及周遭發現的問題及現況整理,並將概念的流程圖應用在裝置的配置上,再根據選取範圍不同,單元也進行不同的TYPE變化去配合每種不同的基地現況,並適當地與當地現有活動、產業結合

核四的模擬圖,配合貨船會在此運行因此單元高度明顯增高,單元的附屬折板空間也配合船隻相對高度去設置。碼頭前端的空間部份下挖創造人與水能夠互動的有趣空間形式,讓觀光客可以到此體驗核四的運作及裝置所帶來的作用效果。

自幼就喜歡跟家人逛市場,特別是對漁市場有著莫名的興奮,所以有特別的感受及直覺,當初因為覺得民族東魚市位置令我感覺到特別,所以毅然決然的針對此進行畢業設計操作探討的開頭。首先分析市場主要的角色,在一天中出現的時間及強度,畫出人活動時間範圍,在時間的空隙也許可以置入新的機能或是強化時間的切點。



在空間中,因為時間軸的改變,牽動著光影變化,溫度的改變,而產生不一樣身體感知的空間氛圍,試圖用此方式改變原本人使用市場空間的基本流程及心理。空間操作開始以魚為主體對象,人進到市場空間的角色開始被弱化,透過空間的手法,光影的控制,溫度的改變或流動,使人行走在市場空間中開始不單純的只是買魚,亦是一種魚市場美術館化的空間體驗過程。


在發展觀光的同時,要維護生態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本案引用自然地質的生成機制發展出可導水的地景。同時解決環境問題與觀光議題。大台北盆地四面環山幾乎都是山崩的高危險區域,大雨過後翡翠水庫若發生山崩或土石流,屆時水質勢必受影響。保護區為防止水源汙染,在各行政區中皆有汙水處理場,但翡翠水庫周遭卻沒有。近來「石碇永安社區」 觀光快速發展與農地的開發,更加深水庫的汙染。



導水地景的目的是藉由控制水的流動來過濾坡地水質,同時限制交通模式,集中耕地範圍,整合農舍為聚落。觀光層面,從走馬看花,轉為生態教育與運動休閒,並增設服務設施,提升全區的觀光與生活機能。空間方面以不同高程差探討動線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在保有觀光價值的同時,最大化生態範圍以達到環境的永續發展。


因高架橋的介入造就橋下的空間,使各個負空間被地下停車場的引道或迴轉道切開,以及兩側流量及車速形成高流動的空間,演變周遭的使用性質有漸弱的問題,人無法長時間停滯,藉由重新檢討、分析橋下空間的連接及使用性的問題,做一系列的推論而改善開口部分加強連接性。

企圖改善周遭車流量及車速快問題,利用人車分道的方式,透過控制車道的深度並且往下降,使空間可以更為流暢,此研究已街廓及馬路寬度作為依據,而交互研究出,重新塑造出新型態交通規劃。

利用高架橋的轉折所帶來的好處與效果,可迫使周圍道路有所改變,讓汽車速度可受控制,移動過後的車道及綠帶的使用性質重新整合創造出更多連續的都市開放空間,重新打造出新的公園地景。

高架橋與城市之間所延伸出的問題和橋下空間的使用性,利用現況花市為機能的起點並且改善現有的消費模式及公園用地,將以橋的結構組織形塑空間,延伸至大安森林公園,在公園內部塑造地形讓花農可以在此栽種,而形成自然遊樂園區加強嬉戲的目的,重新讓高架橋不再只是為了車而設計,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以烏托邦形式對於未來的台北想像,企圖操作出改變高架橋結構,利用碎化及輕化的方式讓高架橋下不在是陰暗空間而會使陽光進入,讓市民可以更為親近,提出高架橋結構不在是笨重的支撐作用,而是會有美學及空間的實質探討,重新活化高架橋及定義結構形式。

概念為骨骼及身體的部分轉化為結構的概念發現,設計充滿趣味性,考慮人的尺度或是人進入空間後的感受,思維細膩,卻不單單只是造型上的設計,而是和當地人文特色都有相關、融合,也因此在設計操作通常會以結構屬性作為主要目標

從大安森林公園往高架橋視野呈現出一系列空間序列及美學

結構依序著密度不同而有了轉變處而形成戶外平台

內部空間與結構相互關係

高架橋與內部空間對比


棕地機制源於一套生態系統的概念,透過植生復育,重新探討有效率且節能減碳的生態路徑,以此解決棕地汙染問題,在建設與自然之間尋求一種共生的都市形態。



三重市仁義街身為都市工業代謝的生命流程已貢獻了其價值,未來為住宅都更發展區將重新展現新的生機,而棕地機制思想起源於對於都市更新的批判和自然環境彼此的共生。



因而開始從都市層面探討汙染該如何透過植生復育和都市計畫解決,跳脫出基地的微觀開始從都市的角度建構?新的生態紋理,形塑並整合?都市的復育輪廓。

做為都市的發展與脈絡,將15年的復育流程透過分期分區的規劃,融入建築發展的序列,整合?棕地機制的生命架構,由此生命週期探究如何在規劃中和自然尋求共生。


自然將烙印在人們生活的經歷之中,不在是都市殘存的綠地,不在是堤外的停車運動場,而是能身臨其中的共生體驗。




[延伸閱讀]
>人物專訪
[何震寰+劉宛育]建築系畢展 讓建築更貼進生活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2654-xinarchitecture

[何震寰+劉宛育]數位構築 探索更多建築可能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2655-xinarchitecture

>作品導讀
[北科大建築]Taipei Tech ARCH / Project Review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2711-NATA

[北科大建築]北科大建築畢業設計作品 一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2714-NATA

[北科大建築]北科大建築畢業設計作品 二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2723-NATA

[延伸資訊]
>誠品網路書店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2013-2014畢業設計作品集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21582340560

>北科大建築系畢展臉書粉絲頁
Taipei Tech -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_ Thesis Review:
https://m.facebook.com/TPTEDA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第二屆ADA 新銳建築獎
http://ada-taipei.org/tw/



===================
Profile
何震寰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於台大學習期間開啟空間塑造的興趣,而後跨領域就讀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學士後建築組(MRI)、英國AA建築聯盟(Landscape Urbanism)。經歷海內外建築設計實務工作數年,現任教於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關注領域包含設計論述、建築設計、設計方法、數位工具、細部、構造、建築史、建築理論、參數式設計、都市景觀、構築術、生態等,興趣廣泛而全面,並持續地進行建築設計實務創作。自Zaha Hadid事務所後返國服務並投入全職教學,為台北科大建築系帶來顯著影響,除了以其經歷及技術大幅地開拓了學生思維與視野,也在其強調紮實、實驗性,且獨具一格的教學方法中,為建築教育帶來新氣象。(攝影:吳宜晏)


劉宛育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學士、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數位組碩士,2009年自TU Delft建築學院Hyperbody以Honorable mention畢業,專長為設計理論發展及參數式計。2011年任亞洲大學安藤專案執行、「台灣旺得了生活漫遊指南」聯合策展人,同年受邀於「台灣集合住宅的未來預想圖」建築展展出。2012 參展「台灣旺得了以管窺天生活美學展」,同年底任「台北創意學院:流通台北」城市設計工作營講師。目前為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專案講師兼畢業設計召集人,授課範圍涵蓋建築設計、設計方法、當代建築思潮、建築表現法、數位構築、設計思考等領域。熱愛所有正業以外的活動,相信建築師創造出來的空間是他/她對這世界的看法的重現,一個人用以理解外在世界的邏輯和組織內在宇宙的方式存在著必然的一致性。(攝影:吳宜晏)






畢業展台北科技大學劉宛育何震寰北科大建築